大围涂

大围涂

中文名 大围涂
位置 北流贯全境
目录导航

时代背景

万人大围涂万人大围涂上虞北濒杭州湾,母亲河曹娥江自南而北流贯全境,入杭州湾与钱塘江主流交汇。因为泥沙淤积,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但是又因为洪水与涌潮冲击,曹娥江江道摆动频繁,导致滩涂涨坍不定,自古以来,沿海百姓在得享滩涂之利的同时,更饱受倒江坍涂、抛家别园之苦。

为解除沿海百姓的疾苦,也为了夺取宝贵的土地资源,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指挥下,上虞人民打响了一场治江围涂的人民战争。

基本信息

围涂现场围涂现场艰苦的万人大围涂艰苦的万人大围涂早在350多年前,上虞先民便已开始围垦滩涂,并逐年围成大片沙地,繁衍生息。据史书记载,清康熙、乾隆年间,钱塘江下游出水主槽北摆,在上虞北端淤成大片涂地,后来又经多次坍涨,至清末民初,滩涂又向北延伸10多公里。沿海居民虽曾逐年围起新涨涂地晒盐、垦种,但江道仍未能得到有效治理。拉开真正意义上的围涂序幕,上演一出又一出经典好戏,则是在解放以后。1969年底,崧厦、沥海区沿海8个公社围垦“六九丘”的战斗打响。

时值隆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满涂冰封,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上,数万民工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肩挑手提的原始方法第一次完成了3500亩的围涂任务。

此后,一直到1991年,上虞全县人民又抢时机,战风浪,先后围成9个丘,计16万亩海涂。在这20多年里,全县先后发动民工73万人次,投工2327万工,搬动土方4013万立方米,相当于在海涂构筑起5米高、10米宽的土方长城800多公里。

万人大围涂万人大围涂

功绩与荣誉

时至今日,40年的围涂业绩,不仅增加了大量耕地,缓解了人地矛盾,促使江道稳定,消除了坍江的后顾之忧,而且推进了综合开发,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随着嘉绍跨江大桥、曹娥江口门大闸、新港口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推进,广袤的上虞海涂正逐步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和接轨沪杭甬的重要工业基地。

上虞人民大桥上虞人民大桥40多年来,上虞人民万众一心,从最初的民工大会战,到1991年机械化施工显威力,到近年来的截留南股槽、进军中沙岛,勤劳勇敢的上虞人民,凭着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毅力,万众一心、战天斗地的豪迈,肩挑背扛、流血流汗的顽强,抢险保丘、战风搏浪的壮烈,和抢抓时机、敢创奇迹的卓越,终于向大海夺得了30多万亩土地。在缔造出一片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伟业的同时,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大围涂精神

今日上虞今日上虞大围涂是上虞百万人民历四十年之久举全市之力关乎子孙后代的跨世纪大工程,上虞百万围垦者以其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为广袤的虞北海涂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一部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围涂史,是上虞人民值得回忆和骄傲自豪的奋斗史、拼搏史、创业史。可歌可泣的围涂史,就是上虞人民值得回忆和骄傲的奋斗史、拼搏史、创业史。沧海桑田的上虞海涂,是上虞一代又一代父老乡亲最为经典的一大创造;幅员广袤的上虞海涂,更是承载着上虞发展崛起的希望。“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知难而进、人定胜天”的围涂精神;不仅仅是浙江人的骄傲,更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艰苦朴素、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

人类的脚步走到今天,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记忆,它们有的以文字书本的形式留存着,有的以思想智慧传承着,有的以人文精神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岁月流逝,世代传承,精神不倒,魂魄永驻。围涂文化、围涂精神,是战鼓,是响箭,是漫天风雪中的火炬,是茫茫荒原上的明灯。围涂文化、围涂精神独树一帜,非常奇特,她必将引领人们蓬勃向上,勇往直前,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长篇报告文学大围涂

《大围涂》作者:顾志坤《大围涂》作者:顾志坤作者:顾志坤郑志勋 姜林坤

创作背景:

将一部波澜壮阔凝聚着上虞人精神的围涂史,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立体式地记录下来,作为对上虞壮丽的可歌可泣的围涂事业的历史追寻和写实,作为对百万勇敢顽强可敬可佩的围涂民工们的礼赞和仰望,在时隔1969年12月上虞第一次围涂40多年后,浙江省作家顾志坤、上虞日报记者郑志勋,市府办老主任姜林坤,心怀使命,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了33万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围涂》。

《大围涂》首发式《大围涂》首发式作品简介:

《大围涂》以史诗般的语言、宏大的叙事,变焦的广角镜头,深入生动地再现了上虞人民治理滩涂的历史进程。作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呼唤经济转型,进而发展低碳低耗能低污染的蓝色海洋经济,主题显明,结构严谨,情节细腻,语言质朴,是一部真实记录上虞人民几十年来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教科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