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乳化剂

石蜡乳化剂

中文名 石蜡乳化剂
形成 复合而成
分类 乳化剂
目录导航

基本概念

产品组成:

石蜡乳化剂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乳化剂复合而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性能与应用:

1、该乳化剂对全精炼、半精炼、粗石蜡及化工蜡、皂蜡等多种石蜡产品具有独特的乳化性能。用本产品制备石蜡乳液时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成熟、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形成的石蜡乳液均一稳定。

石蜡乳化剂石蜡乳化剂2、使用本产品可制得固含量为50%以上的石蜡乳液,具有粒子均匀、高度分散、贮存稳定、无毒、无味、润滑性好、抗酸、抗碱、耐硬水、不分层、不破乳等特点。并且水溶性好,任意比例水稀释不破乳、不结块、不分层,保质期长,在10-25℃条件下密闭、避光保存可达六个月以上。

3、本产品制备的石蜡乳液,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铸造、水性材料、水性油墨等领域,亦可直接用作脱模剂,在人造纤维板工业中,可完全替代石蜡作为防水、防潮助剂,且比使用石蜡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主要信息

1、用于人造板行业防水、防潮助剂和建筑脱模剂的使用方法:石蜡100份,乳化剂5-10份(一般6.5份左右),水35-40份,在反应釜中加热,到基本溶化开始搅拌,加热到93℃左右,保温搅拌15分钟后,慢慢滴入30%的NaOH溶液,用量约为石蜡量的0.1-0.2%左右,看到开始变稠,继续搅拌,时间大约为30-40分钟(小试时量少5分钟左右即可加水),再慢慢加入配方中余下的水(水温在50-60℃),充分搅拌至完全稀释,慢速搅拌下降温至40℃以下,可停止搅拌,即得到成品。

石蜡乳化剂石蜡乳化剂(5)2、用于纺织、皮革、水性油墨、脱模、农业保鲜剂的使用方法:石蜡100份,乳化剂30份,水40份,在反应釜中加热,到基本溶化开始搅拌,加热到75-80℃左右,保温搅拌10分钟后呈现淡蓝色透明状,再慢慢加入配方中余下的水(水温在75-80℃),充分搅拌至完全稀释,慢速搅拌下降温至40℃以下,可停止搅拌即得到带蓝光的乳状液。(固含量需控制在30%以下)

使用方法‚:石蜡100份,乳化剂30-35份,在容器中加热到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加入90℃左右的热水(300份左右),充分搅拌至完全稀释,慢速搅拌下降温至40℃以下,即得到带蓝光的乳状液。(固含量控制在30%以下,58#全精炼石蜡较好)。

注意事项:

1、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乳化剂和石蜡的配比,从而得到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石蜡乳液,请先小量实验之后再进行大批量生产。

2、操作过程中,由于乳液的温度过高,应做好防护,防止烫伤等意外发生。

3、石蜡不同需要的生产工艺可能稍有不同,如有问题请来电咨询!

五、包装和储运:

50千克白塑桶、200千克铁桶;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阴凉处存放。

化学成分

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乳化剂复合而成

性能特点

1、本品对58#石蜡有良好的乳化作用,用本品制备的石蜡乳液细腻稳定,可广泛用于纤维板加工、纺织和造纸工业。

2、本品分散于热水,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乳化与润滑作用。 技术指标:外 观:乳白色至淡黄色固状物  含 量:≥99%  p H 值:5.0~7.0(1%水溶液)

具体应用

一般情况下,对于58#石蜡,蜡乳液的含固量(包括石蜡和乳化剂)为20%~30%,乳化剂的用量为石蜡量的35%。以下以100千克为配制总量:

详细信息
石蜡乳液固含量(%) 石蜡 乳化剂
20% 80.2 14.8 5
25% 75 18.5 6.5
30% 70 23 7

2、配制过程:配制前要计算好,第一步将水加热到80~90 ℃;同时将乳化剂加入石蜡中混合加热熔化;第二步将此混合物加入上述热水中搅拌均匀,保温10min ,冷却即为带蓝光的浓乳状液。[2]

发展简史

详细信息
石蜡乳液固含量(%) 石蜡 乳化剂
20% 80.2 14.8 5
25% 75 18.5 6.5
30% 70 23 7

相关知识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安全性,加强了对无毒、生物降解性好的非离子乳化剂的研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限制某些乳化剂的使用,开发出山梨酸醇脂肪酸酯类、磷脂类、糖脂类乳化剂等新型乳化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乳化剂提出多功能、高纯度、低刺激、高效率的更高要求,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乳化剂。

乳浊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浊液、非水乳浊液、液晶乳浊液、发色乳浊液、凝胶乳浊液、磷脂乳浊液和脂质体乳浊液等多种形式。

定义

性质

乳化剂是指能够使乳浊液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在油水体系中加入乳化剂后,水和油就能相互混合,形成完全分散的乳浊液。乳化剂不仅仅能够提高乳浊液的稳定性,还能够决定乳浊液的类型。

乳化剂的亲水性和亲油性一般是不平衡的,它们适用的场合也有所差异,如果乳化剂分子的亲水基比亲油基大而强,属于亲水性的乳化剂,易形成油包水(O/W)型乳浊液;相反,如果乳化剂分子的亲油基团比亲水基大而强,它则属于亲水性的乳化剂,易形成油包水(W/O)型乳浊液。一般的,亲水性强的乳化剂适用于O/W型乳浊液,亲油性强的乳化剂适用于W/O型乳浊液[3]。

一般可用“亲水亲油平衡值”(即HLB)来表示其乳化能力的差别。若HLB愈大,则亲水作用愈大,即可稳定水包油型乳化体;反之,HLB愈小,则亲油作用愈大,即可稳定油包水型乳化体。

乳化剂根据其结构和性质都不相同,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乳化剂和合成乳化剂;按照作用类型可以分为表面活性剂、黏度增强剂和固体吸附剂;按其亲油亲水性可分为亲油型和亲水型。

词条图册

双亲性:所有乳化剂的分子中均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个功能基团,亲水基能吸引水层,亲油基能包围油层。

润湿性:降低液体和固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迅速扩散到全部表面,是有效的润滑剂。

与淀粉结合防止老化,改善产品质构;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增进面团的网络结构,强化面筋网,增强韧性和抗力,使蛋白质具有弹性,增加体积;对结晶物质结构的改善;稳定气泡和充气作用;降低液体和固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迅速扩散到全部表面,是有效的润滑剂;破乳消泡作用;提高乳浊液的稳定性。乳化剂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改善风味、口感,提高食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广泛应用于焙烤、冷饮、糖果等食品行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