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他从南京大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才一个星期,就传来了“新疆需要师资力量支援”的消息,他主动申请去新疆。
“文革”期间,新疆所有高等学院停止上课。徐思益被打成“牛鬼蛇神”,接受劳动改造,掏厕所、拉砖、批斗。
“文革”结束后,《教学研究》发表书评,认为《描写语法学初探》堪称当时国内系统研究描写语法学理论的唯一专著,填补了我国语法科学研究上的一项空白,该项成果获自治区首届哲学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
1980年,《描写语法学初探》出版,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
1986年,新疆汉语言学会成立,徐思益任第一任会长。由他主持完成的“八五”课题“语言的接触与影响”,对新疆的多元语言生活状况,尤其是对新疆双语现象和双语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调查研究,填补了学术界空白。同时为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民族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这些成果,是他个人渊博的学识和非凡才华的体现,也是他将学术研究、社会需要及学科发展成功地结合起来,直接为新疆服务的体现。
他先后任新疆大学理论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一至六届理事,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一、二届学术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新疆语言学会副会长,新疆汉语学会会长。
在近50年的教学与研究事业中,他先后出版了14部专著(包括合著),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和80余篇(首)散文、诗词。其学术成就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简史》、《中国理论语言学史》等书中都有评介,他个人也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
他一生酷爱语言学,凡属本专业有价值的书文都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一有心得体会,便提笔作文,这是他颐养身心的一大法宝,也算是老有所乐吧。他曾发下誓言,生命不息,研究不止。
1994年,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思益语言学论文选>,苏步青为其题写书名,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胡裕树先生撰写序评。心存前贤的鼓励,经过10多年忙中补拙,他又写了30多篇文章,从中选取20篇汇集成《徐思益语言学论文选续集》。不久前,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引来四方学人来信求索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