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状地衣

叶状地衣

子囊菌门
真菌界
粉衣目
分布区域 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特别能耐干、寒,在裸岩悬崖、树干分布
地衣属
目录导航

植物简介

地衣词源·一种很像于葛仙米(Nostoc commune)的珠藻科蓝藻又称作地耳或地木耳,亦于一些大陆地区中称作地衣,以之作为食品。此种地衣不同于地衣(Lichen)。实际上,地衣(Lichen)中生长于地上者并不多,然而何为称之地衣?最近一个日本学者考察地衣的词源。据此,地衣一词首见于早期道教书籍。但是,所指植物是现在的车前。其后,唐人陈藏器在本草书中首次记载地衣草,这个地衣草应是现在的地衣(Lichen)的词源。李时珍将之与《日华子诸家本草》中所记载的地衣视为统一种植物并记载了《本草纲目》中。清朝,李善兰同两位传教士编辑一本科学书《植物学》时,对lichen的词译采取本草书中的植物名称地衣。当时西方人最常见的地衣可能就是可用药的冰岛苔,它生长地上。

所以,他们可能毫不疑问使用地衣。在裸露的岩石上,在粗糙的树皮表面,常常可以看到颜色微绿、形似花瓣的片片斑痕,这就是地衣。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具体地说,地衣中的藻类植物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某些真菌提供营养物质,这些真菌则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以满足藻类植物生活的需要。此外,真菌的菌丝在环境干燥的时候,还对藻类植物的细胞起保护作用。真菌和藻类植物的这种结合,使地衣成为一类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很强抵抗能力的植物。地衣甚至可以生活在其他植物不能生活的地方,如不毛的荒地,高山的绝顶,裸露的岩石,北极的冻土。

  根据外部形态,地衣可以分为三类:牢固地着生在岩石、树皮上的壳状地衣;容易从岩石、树皮上剥离下来的叶状地衣;具有分枝的枝状地衣(图3-4-6)。

形态特征

  叶状地衣,地衣的一种生长类型。地衣体叶片状,无裂片,或有或宽或窄的裂片。大多具下皮层,并由菌丝束形成很多假根与生长基质相连,有的在下皮层形成脐,以固着于基质上。易于从树皮、岩石或土表等基质上采下。

常见种类

  梅衣属、地卷属、皮果衣等。

地衣介绍

  地衣是一类由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的生物。分类学家有的把它归为植物,有的则纳入真菌。地衣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有地衣酸等特殊的化学物质,并有一定的生态特征,都是藻和菌原来没有的,故可以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类群。地衣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特别能耐干、寒,在裸岩悬崖、树干、土壤中均有分布,约有18000余种。

  地衣,是由微观的绿藻或蓝藻与丝状的真菌群丛组成的共生生物。很多人以为是植物,其实是错误的。共生体中藻类和真菌各自分工,藻类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真菌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外部形状由真菌形成,因此根据真菌来命名。真菌通常组成地衣躯体的大部分,但是在丝状的和凝胶状的地衣中并非如此。地衣中的真菌通常是子囊菌门的成员,很少是担子菌门的成员。一些地衣分类学家将地衣放在菌藻植物门(或地衣植物门)中,但是这种做法忽略了事实:其成员属于不同的世系。地衣植物约有1.8万余种。

  这些藻类的细胞包含叶绿素,可产生有机化合物使地衣得以在纯无机环境中生存。真菌则保护藻类防止变干,并从下层土壤中获得矿物质,提供给藻类。

地衣类型

  根据外部生长状态,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三大类。

  (1)壳状地衣 :叶状体很薄,以菌丝牢固地紧贴在基质上,有的甚至伸入基质中,因此很难剥离。壳状地衣约占全部地衣的80%。如生于岩石上的茶渍属和生于树皮上的文字衣属等。

  (2)叶状地衣 :叶状体以假根或脐较疏松地固着在基质上,易与基质剥离。如生于草地上的地卷属、脐衣属和生在岩石或树皮上的梅衣属等。

  (3)枝状地衣:个体呈树枝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都附着于基质上,如直立的石蕊属,悬垂分枝于树枝上的松萝属。此外,还有介于中间类型的地衣,有的呈鳞片状,有的呈粉末状。

地衣结构

  地衣生活在各种表面上:土壤、树木、岩石和墙上。他们通常会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生长,如海拔数千米的高山、沙漠和接近极地的冻土。

  而地衣结构一般可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

  上下皮层: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特称为假皮层,下皮层一般能长出假根。

  藻胞层:上皮层的下部,在排列疏松的藻胞层之间夹杂有许多藻细胞,这些细胞成层排列称异层细胞,若散生则称为同层细胞。

  髓:藻细胞下面为髓层,由比较疏松而粗大的菌丝体交织而成,专门贮存空气、水分。

作用价值

  地衣能够产生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地衣酸。地衣酸是一种抗生素,可以作药用。

  中国地衣资源相当丰富,人们食用和药用地衣的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可供食用的地衣有15种,如皮果衣、老龙皮、网肺衣、松石蕊、雀石蕊、石耳、树花、绿树发、长松萝、风滚地衣、风滚平茶渍等。其中,石耳是特产中国和日本的著名食用地衣,可炖、炒、烧汤、凉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中国自古就有用地衣中的松罗治疗肺病,用石耳来止血或消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石蕊的药用价值,说它有和津润喉、解热化痰的功效。人们研究发现松萝酸、地衣硬酸以及地衣二酚的多种缩合物,在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尤其是在抗结核杆菌方面具有极高的活性。地衣抗生素对于结核性淋巴腺炎、静脉曲张性和营养性溃疡、外伤性骨髓炎、烧伤、子宫颈糜烂和阴道滴虫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发现大多数地衣多糖具有高度的抗癌活性,能通过增强健康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且还具有降血压、消炎、清热解毒等功能。

  地衣还可以用作饲料,是饲养鹿和麝的良好饲料,特别在寒带、亚寒带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冬季,驯鹿吃不到杂草、嫩枝、嫩芽,就以地衣作为主要饲料。如东北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和北欧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把地衣像割草一样收割起来,作为饲养动物的冬季饲料。

  火成岩上的地衣还可以加速岩石风化。

营养价值

  地衣营养价值较高,内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且钙含量之高是蔬菜中少见的。下面以地衣中的东方肺衣、裂髓树花为代表与其他食品进行比较来分析食用地衣的营养成分。

  

样品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灰分 总糖 可溶性糖
东方肺衣 12.52 11.02 5.56 2.64 0.62 0.37
裂髓树花 14.96 3.43 3.12 2.99 0.79 0.35
白菜 10.0 6.2 0.8 10.1
菠菜 9.2 6.4 0.6 8.1
大米 16.2 7.3 0.4 0.4
小麦粉 12.7 11.2 1.5 1.0
蘑菇 13.7 21.0 4.6 8.0
香菇 12.3 20.0 1.2 4.8
黑,牛肝菌 34.5

 从表中可以看出东方肺衣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常见的蔬菜,与粮食类接近,粗脂肪含量两种地衣均高于大部分蔬菜、粮食及食用菌。

资源保护

样品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灰分 总糖 可溶性糖
东方肺衣 12.52 11.02 5.56 2.64 0.62 0.37
裂髓树花 14.96 3.43 3.12 2.99 0.79 0.35
白菜 10.0 6.2 0.8 10.1
菠菜 9.2 6.4 0.6 8.1
大米 16.2 7.3 0.4 0.4
小麦粉 12.7 11.2 1.5 1.0
蘑菇 13.7 21.0 4.6 8.0
香菇 12.3 20.0 1.2 4.8
黑,牛肝菌 34.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