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皮海鞘(Molgulamanhattensis)
编辑者(COMPILEDBY):何培青刘晨临胡小颖
出处(CITATIONOFTHISENTRY):中国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网
纲(Subtypus)
海鞘纲(Ascidiacea)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科(Family)
皮海鞘科(Molgulidae)
属(Genus)
种(Species)
曼氏皮海鞘(Molgulamanhattensis)
又称乳突皮海鞘。个体柔软,圆形或椭圆型,白色半透明表面具有毛状物,尤其是出入孔周围的毛状物更为密集和发达。被囊表面黏附少量泥沙。常出现一定的地理变异,如表面毛状物变成微小突起且很稀少,被囊变厚,且呈不同程度的釉质化。
传入和分布(INTRODUCTIONANDDISTRIBUTION)
首次记录(年,地区,参考文献)
定殖:无意引入,靠船底长距离传播。
来源:北美太平洋沿岸。
此种在全国沿海均有发现,而且出现一定的地理变异。数量最大记录出现在塘沽新港。
幼体营自由生活,成体营固着生活。被囊厚。咽部有许多鳃孔,排泄腔或围鳃腔包围咽部,由排泄孔通至外界。稚参培育后期和室外潮间带养殖池内多有发生。当室内育苗时,长期不倒池,易使海鞘在池壁或附着基上生长。而室外潮间带养殖池内海鞘的发生与周围海区海鞘生物资源量、繁殖季节和进水方式等有关。塘沽新港6月份的密度为20352个/m2,湿重达3729.0g/m2,烟台港次之,10月份的密度为19337个/m2,湿重达1048.8g/m2。繁殖期5-11月,盛期6-10月份。
海鞘类体形多样,适应盐度范围较广。单海鞘生殖腺可食用,被囊可提取纤维素。但因其成体常附着于舰艇、船只和码头上,能起破坏作用;又能与贝、藻类争夺基地,对海产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海鞘的大量繁殖,不仅会与海参争夺生活空间和饵料,而且会大量消耗溶解氧,同时向水中排泄代谢物,从而抑制海参的生长。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清除方法。蔓氏皮海鞘繁殖季节时期,养殖用水要经过沙滤等措施。勤倒池也能避免海鞘的繁生。如果发现养殖系统中有海鞘附着,必要时通过人工清除。而船底则需防污漆防除。
黄宗国,蔡如星.海洋污损生物及其防除.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352.
郑成兴.中国沿海海鞘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1995,3(4):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