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过去用以指引我们自身的古老神话及象征已经消失,而举世弥漫的焦虑感则日益加深。我们彼此贴附着,妄图使自己相信我们所感觉的仍是爱。我们不敢运用意志力,因为我们畏惧着:倘若我们选择某一件东西或某一个人的话,我们便将丧失其余的一切。由于我们太缺乏安全感了,因此我们不敢冒险从事抉择。
当个人被迫“向内”转向时,他便为一种新形式的认同问题而困扰,此问题即是----即使我知道我是谁,也毫无意义可言,因为我根本无从影响他人。于是,下一步便转变成冷漠,而冷漠的下一步便是暴力。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长期忍受自身无能的麻痹状态。
对今天大多数人而言,性关系愈开放,则意味着性行为的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爱即便不完全是一个幻象,至少也似乎变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现象了。
爱的性形式----超越此种僵局的最低级形式----则变成我们一般人的普遍信仰;因为性行为系植根于人类的必然的生物本能,它至少能够提供给我们以某种爱的宛似状态。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舆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第一章 导言:我们的分裂性世界
第一部分 爱
第二章 性与爱的悖论
第三章 爱欲与性欲的冲突
第四章 爱与死亡
第五章 爱与原始生命力
第六章 与原始生命力对话
第二部分 意志
第七章 意志的危机
第八章 愿望与意志
第九章 意向性
第十章 治疗中的意向性
第三部分 爱与意志
第十一章 爱与意志的关系
第十二章 关怀的意义
第十三章 意识的交流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