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力性循环状态主要发生于贫血、体循环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脚气性心脏病等,由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多,也能引起心室容量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
主要临床表现是“充血”,其次是周围组织灌注不足。
心排血量增多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离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其它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
较少见的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粘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1]
1.感染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其次为风湿热。在儿童风湿热则占首位。女性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亦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膜炎也常因损害心瓣和心肌而诱发心力衰竭。
2.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3.钠盐摄入过多。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
5.妊娠和分娩。
6.输液(特别是含钠盐的液体)、输血过快和(或)过多。
7.洋地黄过量或不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