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目前常规的用药模式主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并发症、是否怀孕等因素,但忽略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遗传药理主要指的是遗传因素和
药物基因组学因素表明: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药物作用靶点)的遗传变异是造成个体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如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D6发生基因突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所介导代谢的b
受体阻滞剂在突变型纯合子中的血药浓度比野生型纯合子高2-3倍,如不根据
基因型调整剂量,突变型纯合子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的毒
副反应;相反,如果b受体发生功能性突变,在突变型纯合子个体中依然使用b受体阻滞药,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这不仅延误治疗,而且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根据个体与药物治疗相关的
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的遗传变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实现药物治疗个体化就是当今遗传药理和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方向,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