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茎匍匐,长10一40cm,栽培者可达92cm。全体被白毛。羽状复叶,小叶11—17枚,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mm,先端圆形或截形,有细尖。托叶小,离生。总状花序腋生,花轴长1—2cm,有l–数朵蓝紫色花。萼钟状,长4—6mm,外面杂有少数黑色毛,里面无毛,萼齿5裂,短于萼筒。旗瓣扁圆形,长约1cm,先端微凹,基部具爪。翼瓣和龙骨瓣比旗瓣稍短,具短耳和爪。子房柄短。荚果长5—8mm,径粗3一4cm,有微毛,喙弯曲长2—2.5mm,成熟后二瓣开裂,具4—8颗黑褐色扁椭圆形种子(图54)。[1]
青海黄芪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1m余。根据栽培观察,当年实生苗生长缓慢,秋末植株枝长15一20cm.在青海湖西岸铁卜加地区,第二年5月上旬返青,7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结荚,9月中旬成熟,生育期为120天。植株的分蘖较少,一般为3—6个,花期枝长约为80cm,种子千粒重为2.4g。青海黄芪耐寒、耐早、耐牲畜践踏,在pH7一8的土壤上生长良好,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的主要豆科牧草之一。人工栽培或与其他牧草混播可作刈牧两用草场,也可作退化草场的补播牧草之用。青海黄芪能很好适应高原的生态条件。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常见于海拔2600—4500m的河滩,砾石山坡。通常与阿尔泰针茅(Stipakrylovii)、二叉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相伴生。在向阳缓坡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段亦可以亚建群种出现。[1]
分布于青海黄芪是青藏高原、甘肃西南部(夏河,岷县,玛曲,肃南),青海东部及南部,四川西北部(若尔盖、马尔康,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西藏东部(江达,昌都,丁青,巴青)。[1]
青海黄芪茎细(约2mm),柔软,叶片多、无苦味、适口性好。含粗蛋白质高、粗纤维低。营养期和秋后的黄青草,马、牛、羊优先采食。盛花期和荚果期,牲畜采食较少。经多年观察和牧民群众反映,牲畜采食后,从未发现有中毒现象。可以认为青海黄芪属于无毒黄芪属植物。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曾于1964—1967年对青海黄芪进行引种驯化。播种第二年,小区理论产量产青草18t/ha,产种子约375kg。缺点是植株分蘖少,茎匍匐,种子容易脱落,不利于机械收割和脱粒。综上所述,青海黄芪可评价为青藏高寒牧区的优质放牧型豆科牧草,有进一步驯化选育的广阔前途。
青海黄芪的种子粒小,每公斤有种子42万粒。种子硬实率高,播种量应15—22.5kg/ha。播种深度约2cm,条播行距30—40cm。在杂草少的地里(如休闲地前—年已进行多次机械灭草或喷施化学除草剂),可于4月中,下旬播种;在杂草多的地里,应于5月中旬先进行机械灭草或经化学除草剂对土壤处理后7—10天进行播种。青海黄芪实生苗生长缓慢,播种当年应强调进行以保苗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在幼苗出现4–5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视杂草发生情况,再除草1—2次。做到田间无杂草或杂草少的原则。播种当年应进行保护,第二年以后才能进行适度的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