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

追星

中文名 追星
别名 粉丝
出现时间 1989年
目录导航

词语释义

(fans或中文译为“粉丝”)也可用idolater来表示。

拼音:zhuī xīng

狂热地、喜欢明星;追求明星;有时会以亲昵方式称呼明星

词语来源

追星一般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男女,他们首先通过电视等传媒渠道认识偶像,继而或多或少地产生出一种迷恋情绪,欣赏那位偶像的一切作品及其本人,甚至与其有关的一切事物。比较痴迷的追星族会对偶像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在幻想中与偶像沟通,为偶像花费精力与金钱。而有大学应用社科系教授表示,可能会出现对偶像认知的“光环效应”(Halo Effect),把偶像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了,也俗称“粉丝滤镜”。

追星利弊

追星有利有弊,追星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崇拜的对象,并朝他们成功的方向发展,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未来。但是也有可能因此耽误学习,浪费钱财。主要取决于崇拜的程度。

追星之利

追星一词来源追星一词来源(4)1.追星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

2.追星有利于向自己偶像学习,有动力;

3.追星有利于培养自身兴趣。

追星之弊

1.追星导致盲目崇拜;

2.追星导致把全部心思花在了偶像身上,学习成绩一直呈下降趋势。

总结

过分或盲目地“追星”,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但是如果你能适当地调节时间,“追星”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爱好。因为在“追星”的过程中,你会对那些明星产生敬慕,从而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他们敬业爱业的精神以及刻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总之一句话,“追星”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看你怎样适当地分配和安排时间。追星应该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正确追星,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意事项

追星族追星族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追星上。因为,学习是最主要的。想想看: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明星会喜欢你吗?

3.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4、在追星的同时,.也要关心身边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5.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明星有他的工作,需要有人支持,但支持并不是你的工作,你还有你的生活。

6、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专项整治

2020年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严厉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在社交平台、音视频平台的热搜榜、排行榜、推荐位等重点区域应援打榜、刷量控评、大额消费等行为。大力整治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的互动评论环节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严格清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账号。深入清理宣扬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信息。

2020年11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发布,提出坚决防止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高价片酬、唯收听收视率等不良倾向。

社会评价

控评、互踩、造话题、网络恐吓等“饭圈”互撕的事件频现。无底线追星不但入侵校园,甚至扰乱正常教学秩序,还长期霸屏社交媒体,侵占公共资源,不仅吞噬了青少年群体的精力,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对粉丝的行为,更需要“疏”。对于这些已然形成的庞大粉丝群体,需要加强引导,长期以来,演艺人员与粉丝群体持续推进的公益行为,让我们看到饭圈存在的“正能量”。当“挣流量”变成“正流量”时,也可以引导青少年“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说的那样,理性地欣赏艺人及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华网评)

相关事件

2021年7月,据“平安北京昌平”微博消息,警方接一男子拨打110报警,称其所驾小客车为演员王某某在京长期租用车辆,车上被人安装了定位装置。警方依法开展调查,将嫌疑人李某(女,25岁)、张某某(女,24岁)查获。经审查,两人系该演员粉丝,为了达到“追星”目的,在该车上非法安装了定位装置,掌握相关行程信息后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炫耀,并曾售卖牟利。两人已被昌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

2021年7月31日,警方通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部分平台的网友出现“为偶像劫狱”等极端言论,甚至有粉丝组织“救援群”“探监大队”等。随后,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布整治饭圈乱象公告,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极端言论等行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