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图书馆

皖西学院图书馆

中文名 皖西学院图书馆
组成 本部中心馆、东校区分馆
目录导航

发展建设

近年来,图书馆围绕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资料153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约105.9万册,电子图书47万余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Springer、Ebsco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22种,订有中外文纸质期刊1113种,报纸104种,这些文献资源基本上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图书馆纸质资源,除古籍线装书外,全部实行全开架服务,藏阅合一,借阅一体,形成了以图书馆为中心、二级学院资料室和校外共享平台为补充的多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十分重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积极更新管理手段和服务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图书馆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提升了图书采编、流通服务和读者查询一体化管理水平。本部中心馆各库室及其公共区域设有校园网有线上网接入点并提供校园网无线上网服务,依托校园网,通过图书馆使用的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不同校区的读者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查询完整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使用各种数字资源。

近年来,图书馆不断延长开放时间,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各主要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达到67小时/周左右,部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达到了119小时/周,电子资源实行24小时网上免费服务。

机构设置

图书馆为学院的二级机构,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目前,图书馆机构设置为四部一室,即文献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东区读者服务部、信息技术与参考咨询部、馆办公室。目前,现有员工51人,其中在编38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2人,中级职称人员10人,初级职称人员 14人,大多数年龄在28-45岁之间。

办馆宗旨

图书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图书馆办馆宗旨,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育人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事业上层次上水平为目的,紧跟学校办学发展方向与学科专业调整,致力于馆藏资源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图书馆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馆藏分布

本部中心馆 东区分馆
本部中心馆
楼层平面 部室 位置 备注
主楼一楼 行政业务办公区 106 图书馆办公区
文献资源建设(采编)部 106-4 周三送新书至各部各室,图书采购、编目、财产登记。
样本书阅览室一 107 中图法样本图书A-I,图书阅览。
前附一楼 普通阅览室一 101 学生自修室
样本书阅览室二 103 中图法样本图书J-Z,图书阅览。
展览区 104/105 展览使用,主附楼连接走廊
值班室一 102 24小时值班室
主楼二楼 总咨询台 二楼大厅 还书处,解答借阅疑难,过期赔偿等。
图书借阅室二 204 中图法图书G-I,图书借阅。
图书借阅室三 205 中图法图书J-S,图书借阅。
公共检索区 205 馆藏书目信息及读者个人信息查询、网上续借。
前附二楼 普通阅览室二 202 学生自修室
值班室二 201 24小时值班室
普通阅览室三 203 学生自修室
三楼 图书借阅室四 301 中图法图书T-Z,图书借阅。
公共阅览区 三楼大厅 公共自修阅览空间
电子阅览室 304 书目查询、光盘检索、视频点播、期刊全文检索和浏览、网络检索以及电子图书阅读
图书借阅室一 302 中图法图书A-F,图书借阅。
四楼 文艺作品借阅室 401 文艺作品借阅。
信息技术部 403-405 404中心机房不对外开放,403室开展打印业务。
公共阅览区 四楼大厅 公共自修阅览空间。
期刊阅览室 402 本年度的中文专业型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部分文献检索刊物。一年前外文报纸期刊和中文期刊、部分画刊合订本,开展复印业务。
五楼 流通书库五 501 中文下架图书借阅
文献检索实验室 504 教学辅导室
公共阅览区 五楼大厅 公共自修阅览空间
特藏阅览室 502 线装书、善本书, 以地方志、 清代诗文集、 目录书较为丰富,古文献参考工具书,本库阅览。
六楼 课题研究室 601-604 教授课题室
会议室 606-608
图书借阅室六 605 中文下架图书
后附楼报告厅 109 学术报告厅
207 学生自修室
楼层平面 部室 位置 备注
三楼 现刊阅览室 三楼 本年度的中文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部分文献检索刊物(。
过刊阅览室 三楼 一年前外文报纸期刊和中文期刊、部分画刊合订本
学生教室 三楼 教室
四楼 图书借阅室 四楼 中图法图书A-Z
过刊室及旧书库 四楼 暂不开放
电子阅览室
五楼 502 书目查询、光盘检索、视频点播、期刊全文检索和浏览、网络检索以及电子图书阅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