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装: 304页封面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
ISBN: 7563379282, 9787563379286
条形码: 9787563379286
商品尺寸: 24.2 x 17.6 x 1.8 cm
商品重量: 499 g
ASIN: B001PBFGSO
《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是张晓红博士新的研究成果,阅读它增强了我对中国学界水准和国际化程度的信心。在诗歌研究不景气和感性批评泛滥的今天,张晓红博士等学者的努力,对当下中国诗歌的研究、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的比较研究、中国女性诗歌的研究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张晓红,1970年生,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荷兰莱顿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性别研究等。已出版英文专著The Inevention of a Disourse和中文合著《苍山夜话》,以及《阐释历史:欧洲语境中的荷兰文化》、《千万别娶大脚女人》、《达尔文的梦幻池塘》、《阿姆斯特丹:一座城市的小传》等多部合译著作,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序
绪论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中的中国女性诗歌
第一节 术语和概念的歧义
第二节 当代主要潮流
第三节 区别性文本特征
第四节 女性文学传统
第五节 历史大观园
第二章 作为一种阅读策略的互文理论
第一节 互文现象掠影
第二节 互文性概念
第三节 应用型互文性
第四节 分析框架
第三章 走向共同的中国女性诗学
第一节 有关语言和性征的女性主义理论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第三节 走向中国女性诗学
第四章 女性身体
第一节 传统母题
第二节 当代重写
第三节 闯入禁区
第四节 女性创造力的象征:血和分娩
第五章 镜子与写作
第一节 传统的镜子意象
第二节 跨文化的镜像作用
第三节 照镜与镜鉴
第六章 她们自己的黑夜
第一节 黑夜意识
第二节 黑色、女性性欲和主体身份
第三节 历史记忆
第七章 死亡的圣地
第一节 文坛自杀事件
第二节 隐喻性死亡
第三节 戏剧化的生命叙事
第四节 死亡乃创造力之源
第八章 沉重的飞翔
第一节 女性身份和飞翔
第二节 飞行生物的生存境遇
第三节 小鸟和创造力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走进翟永明的诗歌世界
附录二 南行深圳:王小妮采访笔录
附录三 诗里诗外:与海男谈文学创作和性别话语
后记
第二章 作为一种阅读策略的互文理论
互文性现象由来已久。不过,互文性这一术语却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命名的。根据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的阐述,抽象的原创性子虚乌有,封闭自足的文本无处可寻;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和别的文学或非文学文本发生关系。互文性概念引起我们关注以下问题:在普遍拥挤不堪的文学环境中写作者何以组成和构建文本?此文本和他文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存在于各种文学传统当中?然而,此文本和他文本的互为参照并非互文性概念的全部内涵。互文性意味着一个文本固定的界限被打破,所有文本都被置于一个庞大的、密密麻麻的文本网络之中,因而削减了文本的同质性、特殊性、独特性。
互文性理论适用于任何一个文本的解读。同时,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阐释。关涉文学文本的阅读策略多种多样,学界常用的包括历史的、传记式的、结构主义的、新批评的、女性主义的、解构主义的、后殖民主义的等批评方法。笔者倾向于互文性视角,因为它有助于探察女性诗歌话语的形成机制。笔者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辨析一个广西关系网,以探究当代中国女诗人如何互为参照并如何吸收和转化国内外先辈的文本。不仅如此,笔者的研究兴趣更加着眼于考察当代中国女诗人在个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地接受、摒弃、掩饰或篡改前人的文本。
……
《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放眼当代中国,女诗人灿若繁星
诗歌作品有如雨后的春笋
“女性诗歌”这一批评话语也应运而生
笔者深受法国社 会学家福柯和不啻厄的启发
将“话语”定义为一种语言生产、接受、流通、消费的模式,涉及由作家、普通读者、批评家、出版社,文学体制等环节组成的整个文学场。
互文性现象由来已久。不过,互文性这一术语却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者朱莉娅·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命名的。根据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的阐述,抽象的原创性子虚乌有,封闭自足的文本无处可寻;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和别的文学或非文学文本发生关系。互文性概念引起我们关注以下问题:在普遍拥挤不堪的文学环境中写作者何以组成和构建文本?此文本和他文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存在于各种文学传统当中?然而,此文本和他文本的互为参照并非互文性概念的全部内涵。互文性意味着一个文本固定的界限被打破,所有文本都被置于一个庞大的、密密麻麻的文本网络之中,因而削减了文本的同质性、特殊性、独特性。
互文性理论适用于任何一个文本的解读。同时,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阐释。关涉文学文本的阅读策略多种多样,学界常用的包括历史的、传记式的、结构主义的、新批评的、女性主义的、解构主义的、后殖民主义的等批评方法。笔者倾向于互文性视角,因为它有助于探察女性诗歌话语的形成机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便与诗歌结缘。当时,正值朦胧诗席卷大江南北,处于青春骚动期的我迷上了北岛、顾城、舒婷、张烨等诗人。一张张小纸片,一本本笔记本,抄满了激情澎湃、缠绵悱侧的诗句,就这样走过了人生最乏味的中学岁月。不知是命运弄人,还是机缘巧合,喜欢文学的我阴差阳错地考进大学外语系,因忙于“学舌”而阔别了心爱的诗歌。
一别经年,重逢竟然发生在“美人鱼”的故乡——丹麦哥本哈根。在那里攻读北欧文学的时候,我决心重拾少女时代的诗歌梦想,开始系统地阅读中英文诗歌作品,并向荷兰莱顿大学提交了一份博士论文研究计划。赴丹麦学习之前,由于命运的垂青,我结识了国际比较文学大师佛克马教授。佛克马教授热心地牵线搭桥,使我如愿以偿地投奔到国际著名汉学家柯雷教授的门下。柯雷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执著认真而又不失艺术家气质。他对我的要求近乎严苛,小到标点符号错误,大到治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事无巨细,力求尽善尽美。没有他的悉心指导和不断鞭策,我就不可能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在莱顿求学的五年时间里,跨文化研究专家米尼克教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佛克马教授也是我的指导教授之一,他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心思缜密。没有他的牵引,我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曾经、现在都以其独特的审美意义和先锋性而获得学界的重视,无论是在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还是海外汉学的研究中,它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对当代中国女性诗歌的研究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整理和新的观照,并尽量克服以往研究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误写和误读,是文学研究者们刻不容缓的工作。张晓红博士的The In-vention of a Discourse :Women's Poetry,rom Contem porary China(荷兰莱顿大学CNws出版社2004年版)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女性诗歌的英文专著,在广阔的学术背景下审视了一系列“周边”话语。该书在文学理论、性别研究、中外女性文学史等领域中开辟出一方新天地,同时避免了让研究对象个性化的声音淹没在理论术语和历史潮流之中。
某些文本在一些个体当中偶然走红的机制,凸显了个性化声音,而巧合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一民族诗学的趋向。美国诗人西维尔亚·普拉斯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即可为一例。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拒绝哗众取宠的诗歌文本并不多见。在官方文艺圈之外,这些稀罕的另类文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接受效应。放眼中外文学史,由于机缘巧合而导致个体写作者成功和某种诗学形成的先例屡见不鲜。当学者们试图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时,往往会小视偶然性之类的概念。然而,艺术品先由我们创造出来,而后又被我们考量。当我们致力于辨别艺术品永远变化着的维度时,一旦发现偶然性,就有理由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当然,归根结底,机缘巧合只能起到催化作用。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只能用文学标准和学术标准加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