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7681-65-4
分子式: CuI
分子量: 190.45
中文名称: 碘化亚铜
英文名称: Copper iodide
Cuprous iodide
性质描述: 灰白色或棕黄色粉末。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硫酸、盐酸、氨水和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氰化钠的水溶液。在光的作用下容易分解。
碘化亚铜几乎不溶于水(0.00042 g/L,25°C),也不溶于酸,但可以和碘离子继续配位,生成直线型的[CuI2]离子,从而溶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液中。得到的溶液经稀释又得到碘化亚铜沉淀,因此可用于纯化碘化亚铜样品。
性状:白色结晶或灰白色粉末,见光易分解变成棕黄色。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75%硫酸和盐酸,亦溶于氨水、碘化钾。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亚铜。
碘化亚铜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以及加碘盐中的碘来源。
用途很广泛,可用作分析试剂、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阳极射线管覆盖物,以及加碘盐中的碘来源。
有机反应催化剂,与碘化汞同用,作为测定机械轴承温度升高的指示剂。
在1,2-或1,3-二胺配体存在下,碘化亚铜可以催化溴代芳烃、溴代杂环化合物和乙烯基溴转化为相应碘化物的反应。反应一般在二恶烷溶剂中进行,以碘化钠作为碘化试剂。
芳香碘化物一般比对应的氯化物和碘化物活泼,因此,碘化亚铜可以催化一系列卤代烃参与的偶联反应,例如Heck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及Ullmann反应。
2-溴-1-辛烯-3-醇与1-壬炔在二氯双三苯基膦配合钯(II)、氯化亚铜和二乙胺存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7-亚甲基-8-十六碳-6-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