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博士生导师
在研的经费 不少于3万元
简称 博导
类型 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指导教师
目录导航

职业要求

袁隆平院士,博士生导师袁隆平院士,博士生导师2016年,教育部启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相关职责。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导师道德要求,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二是强化导师学术指导,建立师生定期沟通制度,及时关注研究生学业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研究生克服困难,坚定学术志趣,培养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三是加强教学质量反馈,面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关系动向,加大对导师行为失范的监督和惩戒力度。[4]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

承担有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3万元(个别基础研究项目不少于1.5万元)。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正式出版过学术专著,或有重要的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或专著曾被同行多次引用或曾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获省部或国家级成果登记2项或发明专利(授权)2项。

承担国家或部(省)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项目,在研的经费不少于6万元。

工作内容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职业说明

顾秉林院士,博士生导师顾秉林院士,博士生导师对于主持经费在30万元以上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或主持经费在60万元以上工程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或曾获国家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成员,上述要求可适当放宽。

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及列入SCI,EI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或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对其发表论文的篇数要求可酌减。

上述指标中的著作,成果只考虑有足够证据的主要贡献者。

师德教育

2015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教师培训开展师德教育。精心组织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新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处级干部培训、青年骨干理论培训等各类教职工培训。[5]

导师队伍

2018年,教育部深入推动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人文学院、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遴选高水平专家,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博士研究生导师力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动员全体博士研究生导师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人才培养工作。

导师扶贫

2019年9月,根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文件部署和安排,西南大学开始实施“乡村振兴助推工程”定点扶贫云南省昌宁县,以博士研究生导师领衔的五个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昌宁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生态环保、畜牧养殖、果蔬营养等调研,并对相关生产企业和种植养殖等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指导和培训。[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