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特性 无色,有化学气味
中文名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危害性 2A类致癌物
目录导航

简介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俗称 DDT),它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杀虫剂,它经过长久的历史,曾经被视为灵药,但由於它对 环境长久性的污染,一直备受 争议,目前已被禁止农业使用。

它不存在於自然界,可经由化学反应chloral和chlorobenzene在硫酸催化下高温缩和而成。

它是一种有机氯化合物,无色,有化学气味,是一疏水性物质,但可溶於大部分有机溶剂。市售的DDT是由它的异构物p, p’-DDT(77%),o, p’-DDT(15%)及微量o,o’- DDT组成。其他相似化合物为经由降解生成的DDE (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ylene,脱去一个HCl得到)和DDD(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ane,还原脱氯得到),它们与DDT皆有相似的物性和化性,也具有高度持久性。

用途

DDT最早在1874年被 合成出,直到1939年Paul Hermann Muumlller发现DDT具有良好的杀虫特性,并因此得到1948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时届二次世界大战,它对抗带有疟疾、斑疹伤寒的蚊子和蝨子深具效力,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於DDT使用期间,有二千五百万人因此被拯救。此後被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1962年Rachel Carson出版的书「寂静的春天」,提出DDT对生物及 环境造成的威胁,促使人们开始思考这些备受争议的化合物,在带给人类世界好处时另外被忽略的问题。然而在1972年美国颁布农业禁止使用令前,已超过60万吨被使用掉。

危害

DDT的土壤吸收性强,当喷洒的农药经水冲刷,会进入土壤且很容易被吸收,研究显示它的 半衰期从五年到数十年,也就是说当它被代谢掉一半所需的时间。这些残留DDT在进入食物链後,经过转移进入生物体,又因为其高度持久性和抵抗代谢性,极难排出。有机氯化合物相对不溶於水,但易溶於脂肪或高血脂,因为亲油性,会堆积在体脂肪。这些东西变成人类潜在的威胁,遗传毒性作用和内分泌干扰,就是俗称的 环境荷尔蒙。当某种人工 合成化学物质,因为 污染了环境,而后经过食物链再回到生物体内,它可以模拟我们体内生成的荷尔蒙,可能是抑制或激增,进而影响体内的正常生理调节机能。DDT的组成成分均有发现雄激素或雌激素活性,可能造成人类在繁殖上的障碍,损害生殖系统。

它可能对动物的神经系统造成干扰进而影响健康,研究也显示可能有致癌的风险,根据许多研究案例也显示暴露于DDT或间接接触DDT都可能在生殖、发育、人体健康上造成病因。若进入水中,将被鱼类和贝类吸收。其中鸟类就是主要受害者,它们的蛋壳因为钙的缺乏,还没孵化的蛋很容易被坐在鸟巢的成鸟所破坏。释放在大气,又因大气沉降,可能飘散至没有使用的地区。目前在多数国家禁止下,仍有少数地方还在使用和生产著DDT,不当的使用和处置也是原因。

尽管禁止使用已行之有年,也寻求替代品解决,但至今还是可发现DDT的踪迹,而这往往是以前大量喷洒所聚积下来,而这些灾难可能还会周期性的循环,这往往才环境被破坏的可怕之处。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4,4'-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滴滴涕)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