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新乡呈东高西低中间凹的不规则圆形山地。乡政府所在地龙新村距县城26公里,海拔1835米,年降雨量2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3℃,绝对最低温-5℃。乡内有较为平缓开阔的小坝子5个,即黄草坝、勐冒坝、绕廊坝、雪山坝和蚌渺坝。全乡总面积318.1平方千米,有11个村委会,214个村民小组。
龙新乡有2所初级中学,11所村完小,现有在校学生3970人,教职工278人。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两所中学正在筹建多媒体教室,11所村完小均已设置远程教育播放点,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龙新乡乡政府
龙新乡勐冒中学的霞光龙新有着悠久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在明朝以前就居住着傣、佤等少数民族,迄今保存的“赖土舍疆域碑”是龙陵最早的史实碑刻文字。龙新是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绝技的发源地,傈僳族风情迷人,被保山市首批命名为傈僳族刀杆艺术之乡。龙新还是龙陵县最大的侨乡之一,华侨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法国等国家。龙新抗战历史文化丰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宋希濂将军的指挥部就设在勐冒廖家寨,抗战遗址遗迹遍及全乡,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龙新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上的璀璨明珠。
龙新乡交通便利,320国道穿境而过,黄南县际油路贯穿全乡5个村,龙天公路已全线铺筑弹石,乡内11个村已村村通公路,正在建设的保龙高速公路在黄草坝村小米地建一出口,将成为全县人流、物流、商品流的集散地。
龙新乡自然风光龙新乡年产水量7.16亿立方,年径流深1360.8毫米,年量径流4.5亿立方,地下径流量1.95亿立方。全乡分属两大水系,以勐冒徐家寨—龙新,火石场—蚌渺火夹湾为分水岭,其中黄草坝村、荆竹坪村、蚌渺村、勐冒村的部分为伊洛瓦底江流域水系,占总面积的20%左右,其余村组为怒江流域水系,驰名全市的苏帕河发源于此,茄子山水库全积水面积在龙新乡境内。
龙新的假金沙江
龙新乡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它以全乡半山区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坡度平缓等特点,以灌木林和工程林形成了全乡的森林屏障,绿化、美化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水土流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全乡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8518.7公顷,其中,荒山林地14093.1公顷,灌木林地1672.3公顷,未成林27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2%。
龙新乡地热资源分布广,有黄草坝、茄子山温泉、三关温泉等。全乡共有8处,其中80度以上有1处(蚌渺上硝现被茄子山水库淹没),60——79度有4处(达龙田、黄草坝、三关、黑山)。
龙新乡矿产资源丰富,金属、非金属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省、市地质专家经常到境内考察、探测。
龙新乡学校全景
龙新乡学校全景很早以前,龙新乡是人类生存的一快乐土。傈僳、卡佤等少数民族一直在此繁衍声息,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明朝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不断迁入,汉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使龙新乡的民族民间文化更加多资多彩。
在龙新民族民间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活动以及打歌(傈僳族称“刮欠”)活动。龙新响鼓社和小米地社的“刀杆”表演曾多次到县城并应邀到上海、海南、武汉、昆明等地和缅甸表演,深受观众喜爱。龙新乡民间拥有大量的自制乐器,有二胡、笛子、三弦、葫芦笙、口弦、大号、小号等。打歌曲谱主要有傈僳族的《平歌》、《啊密来来刮欠来》、《括吃粑粑左一勒》等。
龙新乡一角龙新乡一角
龙新旅游资源丰富,有幽深神秘、让人叹为观止的小黑山原始森林和全县最高峰大雪山,有风光秀丽的蚌渺湖及湖畔农家乐园,已建成蚌渺农家乐、碧颐山庄、水泊山庄等旅游接待点;有祛病除尘的黄草坝、茄子山、三关等多处热矿泉;有体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文明新村;有极富观赏性的千亩生态梅园和四季盛开的百合花。
龙新乡在1995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核桃。另外,龙新乡有茶园11154.55亩,分布于全乡11个行政村。可采摘面积9424亩,2006年生产187吨,年产值145.9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4903.5万元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