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农场

八一农场

中文名 八一农场
建成时间 1958年元月
目录导航

农场沿革

五十年代末,中央军委动员人民解放军大批干部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兰州军区部分军官亦在此列,任务是参加河西粮棉基地建设。

1957年12月,兰州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刘思向奉兰州军区、甘肃省命令率徐仰发、王家仲、陈立松—行4人前往河西勘察地址,自古浪永昌、民勤县境至安西,跋涉数千里,遍采河西地区水质、土壤样品,反复比较,最后,在选定场址。

元月,农庄先遣队自兰州出发至天生坑。

3月,首批农庄庄员800余人在天生坑集结完毕,编为3个大队,大队下设队。

7月,中共张掖地委征得兰州军区同意,将八一农庄改为八一农场,归张掖地区农垦局领导。农场改大队为分场,下设4个分场,14个专业队。

1959年,八一农场接受服役期满、前来农场参加建设的义务兵897名。

1960年,张掖地区专员公署和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永昌县境内的国营黑土洼农场、国营油籽洼农场、国营马家坪农场和民勤县境内的昌宁人民公社并入八一农场,徐仰发任场长,李克任书记。“四场合一”后,八一农场场部仍设在天生坑。原天生坑八一农场一(现天生炕分场一队)、二(现天生炕分场八队)、三(现天生炕分场三队)、四(现东四沟)分场维持原序号,油籽洼农场为五分场,马家坪农场为六分场,黑土洼农场为七分场,另增设平羌口新开垦地区为八分场。12月,昌宁人民公社退出农场回归公社建制。平羌口亦因高寒阴湿,作物不能成熟被迫放弃。

同年,八一农场接受河南项城地区支援边疆建设青年2034名,安置由兰州集中起来的社会流失人员3840名。农场人口达7734人。

1961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之人员骤增,造成严重缺粮,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化。3月,为避免人口过多死亡,八—农场实行“移工就食”政策,组织人口迁移。向新疆农一师迁移1950人,向山西潞安、晋城、石豹井煤矿迁移1399人,共计3349人。年底,八一农场场部亦被迫迁往尚能维持生产的黑土洼分场。

1963年12月23日,甘肃省农垦局根据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农建十一师的通知”精神,正式将八一农场移交农建十一师管理。同年,马家坪农场恢复人民公社建制。

1964年,农建十一师党委研究决定:将玉宝、东寨、玉皇地三个县办农场划归八一农场领导,组成团级农场,场部设在黑土洼。

1965年,八一农场接受由济南、天津、兰州等地来场参加建设的城市知识青年300人。

1966年成立八一农场小井子分场。

1967年冬,八一农场场部迁往玉皇地。

1968年2月13日,农建十一师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八一农场成立三结合“文化革命委员会”。同年8月,农建十一师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将八一农场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十一师第八团,下属黑土洼、玉皇地、东寨、青山、天生坑和小井子六个农业分场亦编制为营级单位。

1970年初,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对原农建十一师的师、团、厂、矿番号序列统一进行了调整变更。农八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团”。

1971年8月,兰州军区司令部以(71)第210号文件通知命令兵团所属各师团以上单位使用部队代号。十三团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字923部队。所属各营、连亦由师部统一编中队、分队代号。代号启用后,公函往来及私人通信,一律使用部队代号。

1973年10月21日,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4年12月,甘肃省委、省革委会决定十三团交武威地区领导。武威地区农垦局废除十三团军垦番号,改称国营永昌农场。十三团所属营、连亦相应转化为分场、生产队。

1978年,武威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国营八一农场名称至今。同年移交甘肃省农垦局(后改称甘肃省农垦总公司、2004年改为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管理。

1983年12月,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决定成立金昌农垦分公司,统管八一农场、河西堡电焊条厂、农垦建筑一公司。在八一农场机关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为县级经济实体。

1985年,八一农场全面推行职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制至今。同年1月1日,八一农场场部迁往永昌县河西堡镇。

2001年,农场撤销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玉皇地分场建制并将其并入东寨分场,二场合一成立了新的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东寨分场。

2005年,根据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改革改制的整体部署,八一农场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完成了“甘肃农垦金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登记,但仍保留“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和“金昌农垦公司”的牌子。

土地状况

建场初期,农场集中力量开荒,规划土地总面积87万亩,仅在天生炕、小井子井灌区规划垦殖面积为30万亩。1958年当年垦荒3503亩,1959年垦荒面积扩大到20138亩,主要种植春小麦和油料作物。到1963年,全场共开荒100288亩。后因三年自然灾害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大面积垦殖面积被迫撂荒弃耕。至1974年军垦结束时,实际播种面积为97705亩。从1958年建场到1990年,八一农场共开垦荒地162260亩, 1990年当年实际播种面积为139835亩。1994年随着农场经济状况的好转,农场零星收复弃耕地,至1995年末,农场耕地面积扩大到14.74亩。1996年,农场开始大面积收复弃耕地,至2004年,农场耕地面积为15.44万亩。由于受气候条件和河灌区灌水的影响,农场年际间作物播种面积不均衡,2008年全场实际播种面积154950亩。

矿产资源

1、石棉:1974年农场在酒泉市阿克塞县开发石棉矿,矿产蕴藏量31000吨,经过逐年开采,至2004年矿产资源基本枯竭。

2、煤:1987年农场在武威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发煤矿,原煤蕴藏量52万吨,经过逐年开采,至2004年矿产资源基本枯竭。

农业生产情况

农场建场之初,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加之体制变更频繁,且受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58年至1963年,建场伊始,就遭到严重自然灾害,农场所属大部分分场生产无以为继,1960年,粮食亩产降至38斤,为建场历史上的最低点。

1964年,进入军垦时期,农建十—师参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方针,通过大搞稳定高产农田和农田基本建设,调整作物结构,普遍推广良种,使粮食单产由1963年的96斤/亩,提高到1967年的198.3斤/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致力于调整经营方针,改善种植结构,适度增加经济作物比例,种植业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亏损不断降低。1981年,全场总播面积为93229亩,其中,粮食作物65791亩,总产1622.14万斤,亩产246.6斤。油料等经济作物及绿肥、牧草面积27438亩。1982年农场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效益不断增加,总播面积达到106518亩,新增啤酒大麦10935亩,总产192.6万斤,黑瓜籽3497亩,总产23.7万斤,啤酒花101亩,实现建场以来的首次盈利。

1983年以后的几年,八一农场继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同时,引进良种,推广沟植沟灌、地膜覆盖、化学除草技术,种植业效益不断增加。

1985年农场全面推行职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制,全场六个分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1300余户。家庭农场实行定额上交,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职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场经济社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同时,通过农场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更新农机具,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到1990年,全场粮食作物平均亩产422.16斤,比1981年增产71.18%,农业总产值达1306.65万元,较1981年分别增长82.88%。

1989年至1993年,农场种植业以小麦、啤酒大麦和黑瓜籽为主,啤酒花面积较小,处于示范推广阶段。1989年至1993年,小麦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89年的50.6%降到1993年的25.8%,下降幅度大;啤酒大麦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89年的30%增长到1993年的48%,增长幅度大;黑瓜籽的播种面积逐年增长,但年度间差异不大。 1982年,啤酒花在天生炕分场试种成功,1990年,面积达到795亩,1992年天生炕分场啤酒花面积扩大并稳定到1018亩。1992年小井子分场完成730亩啤酒花建园及酒花烤房建设工程。

1994年至1999年农场种植业仍以小麦、啤酒大麦、黑瓜籽和啤酒花面积为主。其中,啤酒花面积增加了1倍多, 小麦面积大幅度减小,啤酒大麦成为夏粮作物的主导产品,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啤酒大麦基地。经济作物黑瓜籽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加速度较快,至1999年占总播面积的30.7%。六年间大、小麦产量稳中有升,但增产幅度不大,主要是农场河灌区受干旱影响,年度间产量差异较大。黑瓜籽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连年种植,品种老化,土传病害严重。啤酒花产量年度间波动较大,产量不稳定。

1998年,农场推行家庭农场两费自理,当年自理户达到886户,占了家庭农场的49.2%,半自理户913户,占了50.8%。

2000年,农场农业两费自理户达到家庭农场总户数的98.1%,同时,各分场积极实施了与土地配套的水电设施及酒花、林果业的产权转移工作。

2000年至2004年,引进示范了苜蓿、马铃薯、蓖麻、棉花、食葵等多种作物,种植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至2004年大、小麦的种植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年度间变动不大,啤酒大麦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经济作物比重不断加大。2001年,在小面积引进马铃薯、食葵试种的同时,大面积推广了蓖麻。2002年,在继续进行马铃薯、食葵、棉花小面积示范的同时,大幅度压减了蓖麻的种植面积,较大面积地推广种植了苜蓿,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转向粮、经、草三元结构。2002至2003年,食葵和苜蓿面积大幅度增长,黑瓜籽的面积大幅度下降;2004年至今,种植业形成了以啤酒大麦、小麦、食葵、特种药材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其间,从2002年开始,不再种植蓖麻。从2003年开始,小井子分场不再种植啤酒花,从2004年开始,天生炕分场不再种植啤酒花。从2005年开始,不再种植苜蓿。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八一农场开始种植特种药材,各年度间种植面积随国家计划的变化而调整。

2004至2007年间,农场主要农作物小麦、大麦和食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普及面广,推广力度大,种植经验丰富,为各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但年度间大麦单位面积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2007年各类作物单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小麦平均亩产456公斤,大麦平均亩产424公斤,食葵平均亩产264公斤。

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由于受市场环境、农场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农场农业出现连续十年的亏损局面。通过2004年至2007年农场强化企业管理,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07年农场结束了农业长达10年的亏损历史。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国营农场的主要生产手段,根据国营农场农机具配备定额的规定,八一农场随着建场,就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农机具设备,并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不断更新换代,自制改造农业机械化程度日臻提高。

1958年建场以来,八一农场农业机械化进程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国外进口农机具配备阶段:建场初期,国内尚不能进行大中型拖拉机的制造,农场所配备的农机具全部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产品。链轨式拖拉机有匈牙利产的DT-413,轮式拖拉机有罗马尼亚产的UTOS-2、捷克产的Z-25K、Z-35K,苏联产的C-45、MTO3-5。农机具有罗马尼亚UTOS三铧犁、捷克Z35K三铧犁、Z-25K两铧犁,苏式开沟犁、园盘耙、联接器、播种机。1959年,八一农场拥有拖拉机11个混合台,折合22.6标准台,犁14部,园盘耙8部,播种机6台,收割机1台。由于当时燃料缺乏,机型多而杂,农机具不配套,维修零件短缺,管理和驾驶人员不熟练,机械出勤率仅为40%,机械完好率为50%,大量繁重的劳动仍为职工人力负担。1961年,“四场合一”后,八一农场有拖拉机35混合台,收割机6台,脱谷机3台,犁41部,耙34部,播种机25台,中耕机2台,分散在9个分场,由于报废、封存、维修困难,能正常出勤的拖拉机只有27标准台,相对于10.7万亩耕地面积,相差甚远,职工的体力劳动仍然异常繁重。

2、国产农机具配备及机械化程度提高阶段:1961年至1963年,国营农场在“大跃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对不适于农场使用、性能质量较差、故障多、技术状况不良而又难以修复的进口机型实行批量淘汰,并开始购入国产东方红-54链轨式拖拉机。由于机型逐渐简化,维修条件逐步改善,农机具完好率和出勤率达到70%以上,综合机械化程度平均在60%左右。1964—1974年军垦时期,八一农场淘汰了大部分进口机械,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国产化,国产拖拉机型有东方红-54/75,东方红-28/40、铁牛-55,国产推土机机型有东方红-54/75、东方红-60,国产联合收割机有GT-4.9、云-3,国产自走式收割机东风-3以及相配套的国产机力农具,由原来的耕、耙、播、镇压、收割等作业项目发展到中耕、开沟、筑埂、破埂、播种、施肥、苗期耕地、条施化肥、桔杆还田等项目,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74年,各类谷物的机收面积达到50%以上,主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1975—1984年,八一农场基本形成了以国产大、中型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系统,拖拉机以东方红-75(链式)、铁牛-55(轮式)为主,推土机东方红-60为主,联合收割机以4.9B与《云-3为主,并增加了自走式东风3/5型联合收割机,机力农具配备也日臻完善。1984年,机耕面积占总耕种面积的80.4%,机播面积总播面积的81%,机收面积总收割面积的69.5%,粮油作物主要作业项目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7%。

3、机械化优势的波动阶段:1985年,八一农场全面推行职工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制,允许职工家庭农场自主经营,原来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大条田被分为数段。这样,妨碍了机械化优势的发挥,并产生了机械空行空转多、磨损大、成本高、效率低等弊病。1985年较1984年,机组工效平均下降42%,年马力平均作业量下降36.5%,标准亩成本平均上升36.5%,标准亩耗油呈平均增加18%。1985年,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6.7%,机播面积占总播面积81.7%,机收面积占总播面积的50.1%,综合机械化程度降至66.2%。为了解决职工家庭农场土地承包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八一农场采取“种植业规范化管理”和“种植业强化管理”的办法,在不妨害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实行条田统一种植和轮作,使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得以回升。至1990年,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4%,机播面积占总播面积的86%,机械收获面积占总收获面积的82%,机械铺膜面积占总地膜覆盖面积的97.3%,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

4、农机具私有化阶段: 随着职工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制的不断完善,家庭农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家庭农场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大增,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国有农机具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天生炕分场于 年率先在全场进行了国有农机具私有化试点,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场逐步推开,至 年全场国有农机具全部实现了私有化。2007年随着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在农场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家庭农场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使农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场办工业发展

农场地处荒僻,远离城市,交通不便,部分生产资料,职工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以及农业机械的维修改造都由农场内部解决,因此,随着农场的建立,场办工业也应运而生了。

建场初期,八一农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和农机具的维修问题,如磨面、榨油、制作酱油、醋、豆腐之类和拖拉机的小修、中修、农具装配、校正、改装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自然消失了,一些行业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生产范围的不断扩大,厂房建设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是农场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场办工业的基础。农场场办工业企业建设及发展变迁情况如下:

1、农机修造厂、面粉厂、砖瓦厂、石灰厂:1958年,随着建场而建立的主要场办工业有农机修造厂、面粉厂、砖瓦厂、石灰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经济困难,新粮地砖瓦厂、九洞湾石灰厂被迫撤消。农机修造厂和面粉厂随场部两度迁移,在玉皇地发展为八一修造厂和八一粮油加工厂。

至1990年,八一修造厂有修理、铸造、钳工、制钉4个车间,108名职工,承担农场农机具的修理、改装、承接场内外的汽车修理业务。八一粮油加工厂承担全场粮油加工任务,年加工面粉670000公斤,食用油2100000公斤。

2、水泥厂、磷肥厂:经过十年军垦,农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生产建设需求,1976年12月,武威地委批准,在国营永昌农场新建一座小水泥厂,一座小磷肥厂,以解决地区境内永昌、黄羊河、条山三个国营农场的农田基建所需水泥和农业生产所需肥料问题。1976年,河西堡砖瓦厂改建为磷肥厂。1977年投资30万元、年产水泥7000吨的水泥厂和投资10万元、年产磷肥7000吨的磷肥厂建成投产。

1984年,八一水泥厂将原有的土立窑改为双辊机立窑,同时新建联合磨房,将年生产能力从7000吨提高到3.2万吨。1987年,新建?2.5×10米塔式机立窑,将两台磨机由开流改为闭流,年生产能力从3.2万吨提高到7万吨。1989年,在双辊机立窑的基础上安装?2.2×8米盘塔式机立窑,将?1.2×4.5米磨机换为?1.83×7米磨机,新增生产能力5万吨。至1990年,八一水泥厂已拥有两条生产线,应用微机控制,形成年产水泥12万吨的生产能力。同年,八一水泥厂的产品丝路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获农业部、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为省一级企业。1993年,农场投入2700万元,对八一水泥厂进行了第三次9万吨生产线扩建改造工程,形成了年产水泥23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值达到4000万元,利润600万元。1999年,在金昌市委的积极倡导下,八一农场、永昌县人民政府、金昌区人民政府整合了金昌地域内的八一水泥厂、永昌县水泥厂、金川区水泥厂、永昌骊阡水泥厂,联合组建了金昌水泥集团公司,金昌水泥集团公司于1999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八一农场出资3888.84万元,以53.87%的股份控股经营金昌水泥集团公司,金昌水泥集团公司组建后,年产量达到65万吨。2000年金泥集团投资1.38亿元新建1000t/d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量达到100万吨。2008年金泥集团投资2.9亿元新建2500T/D电石渣制水泥熟料新型干法带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同时淘汰落后的立窑生产线,实现水泥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到2012年使水泥年产量达到200万吨。

1988年,为适应市场需要,八一磷肥厂新增建筑涂料生产项目,至1990年,八一磷肥厂有职工132人,年产过磷酸钙1.3万吨,涂料400吨,产值240万元,年创利税43万元。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磷肥厂在困境中求生存,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艰难度日。2005年农场通过强化管理,狠抓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技术改造,使磷肥厂起死回生。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磷肥厂累计投资 万元对设备、生产车间等进行了改造,新建年生产能力 吨的复合肥生产线一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到2007年,磷肥产销量达到 吨,实现利润 万元,开创了磷肥厂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

3、食品厂:1984年,根据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根据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指导方针,在河西堡镇原农二师师部所在地投资219万元,新建一座综合型食品加工厂,命名为甘肃农垦八一食品厂,与天津食品厂、重庆饮料厂等外地厂家进行技术协作,引进糕点、饮料、糖果、饼干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后因受市场影响及经营管理不善,中途停产。

4、麦芽厂:1995年,农场投资1176万元建成万吨麦芽生产线—八一麦芽厂一期工程,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增值。1998年,又投资3380万元完成了麦芽厂二期扩建,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2000年,八一农场以原八一麦芽厂净资产1918.55万元参股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股份1410万,占全部股份的10.19%。

商业发展

军垦时期以前,八一农场尚未形成完整的商业机构,只是在农场场部设有自我服务性的商店,并随场部搬迁,分场则由地方商业设点,供应职工所需的生活用品。

1964年,八一农场首次在金川开办一家小饭馆,为农场场办商业的萌芽,不久被地方政府没收。随即又在河西堡镇继续开办饭馆,惨淡经营,未能得到大的发展。

军垦开始后,地方商业退出农场,由军垦部队建立三级批发站,从省二级批发站直接进货,农场在各分场设点,建立本场自我服务的商业网点,为农场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64年,八一农场在河西堡镇成立供应组,经营农场生产建设所需的化肥、农药、建筑三材等。1977年元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农场物资站。

七十年代末,在农垦部的号召下,全国农垦系统形成大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热潮,八一农场在金川、河西堡陆续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1979年,在此基础上八一农场成立了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各农业分场也纷纷在城镇开店设点,经营饮食服务、百货以及自产的议价粮油、白酒等产品。

1980年至1982年,农场投资87万元在金昌市北京路建成八一饭店,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1981年至1989年,陆续投资37万元在河西堡镇车站路建成金河饭店,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至1990年,八一供销公司拥有两个饭店,1个批发站,1个采购站;在兰州、天水、张掖设3个办事处;在金昌市、河西堡镇以及各农业分场设21个固定门市部,从业人员248人,经营商业批发、零售、饮食服务、农副产品购销、生产资料供应等项目。

1986年,农场在河西堡镇河雅路成立金昌农垦农机供应公司,主要经营农场生产所需的农机配件。

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型国有商业企业的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农场创建的物资站、供销公司及农机公司也在此阶段停业。

运输业

1958年,随着建场,兰州军区拨给八一农场4辆苏联产吉斯(俗称“羊毛车”),1辆美国产大道奇,均为破旧不堪的军队“退役车”。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八一农场汽车队。1961年,随八一农场机关迁至黑土洼,1967年迁至玉皇地至今。1970年,更名为“九二三汽车连”,1975年更名为“武威地区国营永昌农场汽车队”,1979年恢复“八一农场汽车队”名称,1985年8月,成立金昌农垦运输公司。

在其发展过程中,农场汽车队陆续增加由成都军区、省农牧厅、交通厅、农垦局、农建十一师、农二师以及兄弟农场调拨的各类汽车13辆,同时购进新车,全部实现运输车辆国产化。至1990年底,金昌农垦运输公司拥有各类车辆23辆,职工70人,其中驾驶员37人,修理工15人,管理人员6人,业务后勤人员12人。

八一农场汽车队创建初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运力紧张,主要运送农场内部生活、农用、基本建设物资,同时抽出部分运力,参与社会运营。70年代后期,面向社会发展运营。进入80年代,农场各基层单位运力有了较大发展,农垦运输公司主要面向社会发展营业运输。1984年至1985年,承揽援藏物资运输任务。1986年开办客运业务,主要运营黑土洼至小井子路线,1988年8月又新辟金昌至兰州长途客运线路。

农垦运输业曾为农垦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体制机制的约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被淘汰。

电力建设

建场初期,农场处于蛮荒之地,电力不通,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到1968年天生炕分场才通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场生产生活的需要,电力建设对农场来讲显得越来越紧迫,特别是对井灌区来讲,电网不通,供电不足已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为此,农场于19 年在天生炕与小井子交界处建设了八一变电所,容量为 KVA。1992-1993年,农场先后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八一变电所第一、第二期增容改造工程,新增电力3150KVA,及时缓解了井灌区供电紧张的矛盾。1996年,农场、分场和家庭农场共投入资金1282.9万元,架设10千伏农电线路92公里,同年4月,农场对八一变电所进行了三期增容改造,新增电力3150KVA。1997年,农场多方筹措资金1012.9万元,架设35KV“宁八线”22.5Km,完成“八一变”增容改造工程,电力容量由原来的9900KVA增加到14400KVA。2002年底,农场投资3400万元用于农用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原八一变电所改造,新建小井子分场变电所1座,改造完成青山分场全部农用电网。(后续东寨、黑土洼、天生炕及玉皇地电网改造)电网改造完成后交由地方供电部门管理。

场区道路建设

在国家政策难以顾及的情况下,八一农场利用自身能力进行道路建设。1992年至1993年,天生炕分场和职工共同投资93万元,修建场区柏油公路7.2公里,成为八一农场建场以来的第一条柏油公路。2001年,通过投资投劳修建天生炕分场至小井子分场砂石公路18公里,修建青山分场至河清公路砂石公路6公里。200 年,通过投资投劳修建小井子分场至七队砂石公路10.5公里。2004年,修建小井子分场至赵家沟砂石公路3.3公里。2007年通过积极协调、多方争取,天生炕分场到小井子七队28.5公里公路被金昌市列为通村公路项目,总投资594.5万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285万元,农场及职工筹资309.5万元。天小公路于2008年8月建成通车,该公路是八一农场建场以来第一条列为财政资金补贴的公路,也是金昌市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通村公里。

教育建设

办公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1990年以来,八一农场在兴办教育、改造厂区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1990年,投资166万元,建成3182平方米的农垦中学教学楼;1992年,投资28万元,建成638平方米的青山分场教学楼;1993年,投资159万元,建成2740平方米的农场机关办公楼;1994年,投资131万元,建成2100平方米的天生炕分场机关办公楼;1995年,投资36.8万元,建成706平方米的天生炕分场教学楼;2000年,投资89万元,建成1380平方米的黑土洼分场教学楼;2004年,投资28万元,建成550平方米的东寨分场教学楼。(后结小井子分场教学楼建设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

八一农场经过三代农垦人50年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派新气象。截止2007年底,全场占地面积87万亩,耕地面积18万亩,播种面积154950万亩。全场人口 万人,职工 人,离退休职工 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340万元,实现利润835.5万元,职工年均收入17049元。完成了甘肃农垦金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登记注册,完成了供销公司、汽修厂、农机公司三户企业的改制,撤销了煤矿、石棉矿,完成了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工作。2007年结束了农场农业企业和场办工业企业连续十年亏损的历史,各项经济指标均创造了建场五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