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学科。是人类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有力工具。树木
事树木学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为满足教学需要,他曾主编过华南、西南协作区树木学教材,参加了南京林学院、北京林学院分别主编的树木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多次编写校内使用的树木学教材。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树种丰富。基于这一情况,为使树木学教材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更具针对性,徐永椿于1985年春与南方几所农林院校的树木学教师共同倡议编写树木学教材南方本。这一倡议后来得到林业部批准。
徐永椿培养了许多树木学专门人才,这是他对树木学的一大贡献。他除了给大学生讲授树木学外,还带进修生、研究生。他的学生遍及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不少人成为科研、教学、生产骨干。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谭沛祥、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任宪威、云南大学教授孙必兴、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赵儒林、曾任昆明市园林处处长的胡秀荃等皆为徐永椿的学生。他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业务上凡有所求,他都乐于指教,百问不厌。他针对研究生的课题,把自己多年教学和研究中收集的书刊资料提供给他们参考。他对学生要求很严。要求研究生“学树木学,不但要学好理论,而且要从实践中学习,经常到野外去,多做调查,多采集标本,这样才能学得好,学得扎实”。一次,他阅完研究生的考卷后说:“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但字写得不很好。希望到你们毕业时字写得比现在好一些。”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使研究生们深受教育。多年来,徐永椿每年都带学生去野外实习,除滇中地区常来常往外,还先后到过丽江雪山、景东无量山、宾川鸡足山、云龙天池、保山、文山、河口等地,足迹遍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他在75岁高龄时,还带领4名研究生去西双版纳、澜沧、孟连、临沧等地考察实习。
由于徐永椿对树木学所作出的贡献,1985年11月在湖南大庸市举行的中国林学会树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全体与会代表一致推举他为中国树木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1988年11月选为名誉主任委员)。
徐永椿简历1910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
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
1938—1939年任中国木业公司四川分公司技术员。
1939—1948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1948—1949年任台中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
1949—1951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
1951—1958年任云南大学林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8—1970年任昆明农林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及图书馆长。
1971—1972年任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教授。
1973—1978年任云南林业学院教授。
1979—1979年9月任云南林业学院教授兼副院长。
1979—1983年11月任云南林学院院长兼图书馆长。
1981—1986年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
1983—1986年任云南林学会理事长。
1983—1987年任西南林学院教授。
1985—1988年任中国林学会树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5年任云南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8年任云南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3年8月15日病逝。
徐永椿的论著【1】四川沙坪森林之分布与现时采运.西南边疆,1940(10)。
【2】昆明附近栎属的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48,7(1—2).A study of the Genus Quercusin Kunming and its vicinities,Sunyatsenia,1948,7(1—2)。
【3】昆明附近森林生态的初步研究.美国达德利标本室刊物,1950,(4)A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orest ecology of the Area about Kunming,Contr.Dudley Herb,1950(4)。
【4】昆明各种重要木材天然抗腐力试验报告.中国林业,1952(4)。
【5】云南壳斗科的分类与分布(一).植物分类学报,1975,13(4)。
【6】云南壳斗科的分类与分布(二).植物分类学报,1976,14(2)。
【7】中国栗属Quercus分类与分布.西藏农牧学院院刊,1978(1)。
【8】壳斗科新种与新组合.云南植物研究,1979,1(1)。
【9】西藏壳斗科(Fagaceae)志.西藏农牧学院院刊,1979,(1)。
【10】中国青冈属Crclobalanopsis分类和分布.西藏农牧学院院刊,1979(2)。
【11】云南植物志第二卷(壳斗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2】我国山毛榉科植物中一个新分布的属——三棱栎属 Trigonobalanus (A. Camus) Forman.云南植物研究,1981,3(2)。
【13】西藏植物志第一卷(壳斗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4】云南壳斗科的几个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3,5(4)。
【15】云南壳斗科分类与分布.中国植物学会50周年年会论文(单行本),1983年。
【16】云南桦木属一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3,5(4)。
【17】中国树木志第二卷(三棱栎属、栎属、青冈属).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18】三棱栎的分类与分布.西南林学院学报,1986(1)。
【19】云南树木图志.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上卷1988,中卷1990,下卷1991。
【2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树种分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7。
【22】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