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雷锋纪念馆

湖南省雷锋纪念馆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中文名称 湖南省雷锋纪念馆
目录导航

湖南雷锋纪念馆简介

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所在地)是全国青少年德育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36)基地,是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雷锋精神宣传实践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自1968年建馆迄今,雷锋馆人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促社会和谐”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400余万人次,外出作报告、举办流动展览5000多场次,听众达30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有关雷锋的宣传资料300多万册,发展学雷锋共建单位200多家。1991年3月16日,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3]

中央、省、市、县各级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雷锋纪念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曾分别于1990年、1998年和2003年对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馆区面积不断扩大,内部设施不断完善。现纪念馆总面积10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绿化面积81000平方米,集会广场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具有现代气息、陈列简朴的新展馆“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建筑面积达1072平方米,日记文化是该馆的特色和灵魂,日记展示成为陈列中的最大亮点。长沙国防教育馆建筑面积1500㎡,共分六个展厅:军事主题厅、中国国防教育展厅、长沙国防历程展厅、兵器模型展厅、长沙驻军风采展厅和军事演示厅;每个展厅都设有独立的自动语音解说系统。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124平方米,主要布置面向青少年学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七巧板科普乐园,另有可以容纳400人的多功能影视报告厅和一个高标准的会议室等;接待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956平方米,可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目前参观的主要内容有: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雷锋故居、领袖名人题词碑廊、雷锋塑像广场、观看雷锋影视、长沙国防教育馆、七巧板科普乐园等。馆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内容丰富,正朝着集参观学习、主题教育、会议培训、旅游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发展。

2021年5月,成为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员。[4]

雷锋简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50年9月至1956年7月,在望城县龙回乡清水塘荷叶坝小学读书。

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在鞍钢化工总厂当推土机手。

1960年1月至196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任战士、班长。

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学习、生活平凡;工作、事迹平凡;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今天,我们追寻雷锋成长的道路,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它的核心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沃土,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为了真实地反映雷锋光辉的一生,由曾和雷锋共同生活、学习、工作过的亲人、老师、同学、同事、战友和领导向大家介绍雷锋在家乡小学、县委机关、治伪工地、团山湖农场以及在鞍钢以及参军后成长进步的一些真实情况。他们当中有雷锋少年时的启蒙老师;有引导雷锋走向工作岗位的指路人;有参加鞍钢建设的青年伙伴;有传授给他知识技能的厂矿领导;有朝夕相处的亲密战友;有关怀他成长的部队领导;有离休的老革命;有在职的部队高级将领。他们怀着对雷锋的深厚感情,对弘扬雷锋精神的执著追求,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用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实为主要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角度,如实地再现了雷锋成长道路上的每个足迹,真实地反映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湖南雷锋纪念馆的性质与历史渊源

一、性质:

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所在地)是全国青少年德育基地,是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雷锋精神宣传实践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湖南雷锋纪念馆是一个副县级全民事业单位。自1968年建馆迄今,雷锋馆人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促社会和谐”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400余万人次,外出作报告、举办流动展览5,000多场次,听众达30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有关雷锋的宣传资料150多万册,发展学雷锋共建单位200多家。1991年3月16日,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

二、历史渊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就。但是也遭遇了很多挫折。由于当时“大跃进”的失误加上接连发生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陷入了3年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人民生活非常困难,边境上又遭到外来的武装侵扰。内忧外患,使我国的经济雪上加霜。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从来不对任何压力屈服。面对这内忧外患的重重困难,中国人民吹响了不断前进的号角。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社会都需要有一种精神来凝聚,并激励着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愤图强。

雷锋精神正是适应这一社会历史需要而产生形成的。雷锋生活成长的年代,正是我国历经沧桑巨变,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过旧制度剥削压迫的苦孩子,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幸福和温暖,使他衷心地拥护党,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他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社会基础和主观条件。作为新时代社会道德风尚的产物,雷锋精神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思想道德的要求。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着亿万群众破除千百年来私有制和小生产的道德观念,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想道德。在这场发端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雷锋那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正是集中体现了社会先进的思想道德,它的本质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新的社会制度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必然产生的结果。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文明的象征和人格体现。正因为如此,当60年代初雷锋精神出现以后,就立即被全国人民所接受,并迅速成为一种良好、高尚的社会风尚。

雷锋是五六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的高尚品格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继承和发展。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使雷锋精神在教育、激励一代新人中发挥了巨大的榜样作用。40多年来,“在题词精神的鼓舞下,一个由亿万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雷锋精神的价值,更加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胡锦涛语)

作为雷锋出生地和雷锋精神产生地的雷锋故居和雷锋纪念馆是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历史见证,是伟大的雷锋精神的历史活化石。为了创建一个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的基地和平台,湖南雷锋纪念馆在1968年顺势建设而成。

湖南雷锋纪念馆建馆迄今,曾分别于1990年、1998年和2003年分别对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馆区面积不断扩大,内部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作用进一步扩大。作为承载着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雷锋纪念馆(包括雷锋故居)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时期,都成为了全国各地人们了解雷锋生平、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净化人类心灵的理想去处和重要的活动场所。40多年来,雷锋馆人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以“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促社会和谐”为己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400余万人次,外出作报告、举办流动展览5,000多场次,听众达30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有关雷锋的宣传资料150多万册,发展学雷锋共建单位200多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健康发展和文明和谐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雷锋事迹虽然已成为过去,雷锋故居虽然依旧,但它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教益功能却是永恒的。所以,早在1993年3月5日,胡锦涛同志就深刻指出:“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组织机构

邹文

现任博物馆副馆长

邹文

性别:女

学历:大学

出生年月:1982年1月

所在单位:中共党员共青团宁乡县委

馆藏品

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毛泽东题词 邓小平题词 刘少奇题词 周恩来题词 江泽民题词 朱德题词

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

湖南省雷锋纪念馆具有现代气息、陈列简朴的新展馆"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建筑面积达1072平方米,日记文化是该馆的特色和灵魂,日记展示成为陈列中的最大亮点。

雷锋塑像广场

1990年3月,长沙市望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了雷锋塑像广场,并决定广场中央立尊雷锋塑像。

1990年10月雷锋塑像建成,作者为省内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塑像材质采用望城特产花岗岩石雕刻而成,雷锋塑像高5米,底3米,喻意为毛泽东题词纪念日即“3月5日”。

1991年3月5日,雷锋塑像在纪念馆主体建筑中轴线广场上方正式落成。

2002年1月8日,望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通过望政办发[2002]11号“关于将雷锋塑像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将雷锋塑像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其保护范围为:塑像北向50米至雷锋纪念馆门楼;南向50米至绿化广场,东向30米至围墙;西向30米至围墙。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通过湘政发[2002]11号“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将雷锋塑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从塑像台基起四向各至30米处。

2002年雷锋纪念馆大规模改建工程全面启动,新佂地80余亩,总投资3000多万元,总面积达130余亩,新辟大型活动广场,县委决定把雷锋塑像整体迁移至新广场,经过精心组织,启用两台吊车,于2002年11月5日成功搬移新广场,现雷锋塑像伫立于新广场前方,成为凭悼纪念雷锋和开展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

2003年5月20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在塑像台基右前侧树立保护标牌和说明牌。

这是改扩建后的雷锋纪念馆的雷锋塑像广场

馆区景点

名人题词碑廊 生平事迹陈列厅 纪念馆全景 雷锋故居

湖南雷锋纪念馆导游手册

1、雷锋纪念馆记(傅国清书)

2、雷锋纪念馆简介

3、雷锋生平事迹陈列展

4、雷锋生平事迹陈列中的绘画、雕塑作品

5、建筑风格

6、馆区环境(休闲场所)

7、馆区分布图

8、长沙市旅游景(区)点分布图(标注雷锋纪念馆位置)

9、雷锋纪念馆记(何满宗书)

乘车路线

路线:1.从长沙火车站坐12路或312路车到溁湾镇再转315路车到终点站下车即可。

2.坐312到汽车西站再转小中巴15路到雷锋镇下车即可。

3.坐913到终点站。

乘车路线图

旅游产品

纪念品 纪念品 纪念品 纪念品 纪念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