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品管理包括信息产品的开发——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信息产品的流通——信息服务方式与信息市场管理,以及走向网络化、数字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环境对人类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有何影响。
(1)了解信息消费者的需求[1]
金融公司和眼镜公司必须确定外部客户和内部消费者两类信息消费者的需求。下面的分析将说明如果公司不了解这些需求会出现什么情况。
对于外部客户,金融公司必须迅速为其开立账户,保持最新的客户风险档案,并且掌握同一客户的所有账户。不符合客户风险承受水平的投资往往造成客户不满,还有可能要对客户的损失进行赔偿。而对于内部消费者,金融公司必须提供所有关于客户账户余额变动的实时信息。否则,内部消费者不得不使用在本地维护的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通常是不一致的。
满足眼镜公司客户的需求可以解释为提供合适的镜片,而实现这一需求则依赖于零售商店向实验室提供正确的镜片规格。当配镜师,也就是规格书写者不能正确理解镜片研磨工(内部信息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时,所造成的后果是生产出了大量不符合要求的镜片,并需要返工。配镜师与镜片研磨工不能正确地沟通,不能满足镜片研磨工的信息需求,这将产生额外的成本,造成交付产品的延误,从而降低外部客户的满意度。
(2)将信息作为产品加以管理
对信息要像产品一样加以管理。从根本上说,信息是具有明确定义的信息生产流程的产品。
金融公司对中央客户账户数据库进行维护。每晚,对白天产生的交易进行记录并更新客户账户的余额。对其他的客户信息,如客户风险档案要在方便的时候以特殊的方式进行更新。这种特殊的方法是将信息视作物理事件的副产品,而不作为具有明确定义的信息生产流程的产品。一个客户请求可能触发某个变更,因此,一个明确定义的生产流程需要系统地审视客户行为,然后对风险档案进行更新。
金融公司的内部消费者认为客户账户信息不可靠,因为很多人都有更新客户账户信息的权
利。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同部门开发了不同的客户账户数据库。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本地数据库根据各个部门的特定需要定制了大量的本地客户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的数据不统一,各个部门的客户信息甚至比中央数据库的信息还要新。每个部门都将收集和处理信息作为其本地运作的副产品,这不能满足公司需要完整的客户账户信息的需求。
(3)管理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
为适应正规的营销概念,我们将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定义为引入(创建) 、成长、成熟和退化4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信息经历了从引入到废弃的过程。化学制品公司是不遵循此原则的一个例子。该公司为创建安全表格所明确定义的流程并未扩展到在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护信息的质量。其结果是,根据所积累的产品经验和新发现的科学证据,有关新危害的信息被不定期地加入到产品的安全数据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
质量出现下滑。
在金融公司,运营环境中的变化需要最新的生产流程以改善公司的信息产品。然而,金融公司并未能管理客户账户信息的生命周期,以适应新的全球、法制和充满竞争的环境,最终为银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银行未能做好准备以在其全球运作中充分利用客户账户信息。比如,尽管客户在所有的账户中有充足的信用额度,但却不能以全部余额进行交易或借用。如果不进行大量容易出错的人为干预,那么就不能跟踪客户单个和多个账户的余额、因某个客户的犯罪行为而关闭其所有账户以及保证准确的客户风险档案。
(4)任命信息产品经理对信息流程和产品进行管理
本文使用信息产品经理这一术语来表示组织中的一个普通的职能角色。根据此角色的职责范围以及在公司管理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的公司使用不同的术语或头衔。在金融公司,信息产品经理负责持续地监控和捕捉客户的需求、协调各种不同的需求,并且将此方面的知识转化为促进持续改进的流程。如果不设置信息产品经理,那么金融公司将削弱或减少信息流程测量标准和控制措施。比如,银行不会设立控制措施来确保定期更新客户风险档案。金融公司不会规范或检查账户创建流程。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公司没有度量标准来确定有多少账户是按时开立的,以及这些账户中的客户信息是否进行了更新。由于管理层将关注点放在产生收入的运营方面,如交易,因此IT部门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更积极地响应来自交易部门的更新客户账户信息的特定请求。如果金融公司任命了信息产品经理,公司将拥有更好的风险管理水准和更佳的客户服务。这两方面恰好也是在金融行业取得成功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金融公司聘用了一名对信息质量概念、过程工程以及业务应用有丰富知识的信息技术主管,由此开始了向IP观点的转变。这位主管开始设计一套跨职能部门的方法。在CEO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客户账户信息生产流程的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客户服务、业务运营以及信息部门。由此,金融公司启用了生成高质量客户账户信息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