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约前21~前16世纪),按禹贡九州,为雍州之域。
商(约前16~前11世纪),仍属雍州。殷末,为岐周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据。
乾县(3)(前770~前256),即春秋战国时,乾地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国内设41县,乾地初置好畤县。以县境内有祭天的好畤而得名,治城在今县东好畤村。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设内史(内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为政区名),好畤县属内史管辖。秦末,项羽分内史地,章邯王咸阳以西,为雍国,好畤县为其辖地。
西汉(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国。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罢郡复为内史,好畤县属之。汉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内史,治京西之地。后又分右内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为秦官名,汉用其号),好畴县归其所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好畤县自此属右扶风。王莽新朝(9~23),好畴县曾被更名为好邑。
东汉(25~220),建武初年,好邑复名好畴县。建武六年,撤销好畤县,以其地并入池阳县(池阳县境包括今泾阳、礼泉、乾县等地),属司隶左冯翊领辖。
三国时(220~265),池阳归魏,初属司隶冯翊郡。中叶以后,改属扶风郡。
西晋(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风郡为秦国,治所在池阳。晋惠帝元康中,分池阳西部之地,再置好畴县,治城在秦汉时好畤故城南2里处,属秦国改置之京兆郡管辖。东晋、十六国(317~420),呈割据局面。这一时期,行政制度无常,好畤县曾一度撤销。乾地先后归前秦、后秦等国统辖。
南北朝(420~589),乾地属北魏、西魏、北周辖区。北魏太武帝始光时(424年后),改池阳为宁夷县(兼有今县东境部分地方),属雍州咸阳郡,而复设立好畤县为扶风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县西部置漠西县,以县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时,分咸阳郡地置宁夷郡、宁夷县属之。好畤县、漠西县统属武功郡(扶风郡废)。此时乾境仍分属三县。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宁夷郡曾改置为秦郡,宁夷县仍归其所辖,好畤、漠西县属武功郡未变。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并入咸阳郡,宁夷县即属咸阳郡。建德三年(574),并好畤入漠西县,漠西县再属扶风郡。
隋(581~618),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改漠西为上宜县(上宜兼有今永寿县境地)。十八年(598),改宁夷为醴泉县(仍兼有今县东境之地),并分上宜置好畤县。此时乾地仍分属三县,隶属京畿之雍州(咸阳、扶风等郡废后所置)。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废好畤,并入上宜县。是时乾境东归醴泉县,西属上宜县,隶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畤县,治城在今县东北6里许隋太子庄陵城。宋《长安志》载,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无考。太宗贞观元年(627),稷州废,好畴又隶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废上宜入岐州之岐阳县。贞观二十一年(647),撤销好畤、岐阳,复置上宜县。
五代(907~960),道一级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又升乾州为威胜军,领奉天、好畤等五县,上属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胜军,复为乾州,领奉天一县,隶复置之京兆府;好畤县别属凤翔府。明宗长兴元年(930),好畤亦归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奉天县仍隶属乾州,好畤县仍归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陕西路统管。熙宁三年(1070)乾州废,奉天、好畤均隶永兴军路。熙宁五年(1072),于奉天县置醴州,领一县,好畤县改隶凤翔府。神宗元丰元年(1078)醴州废,奉天还隶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复置乾州,领奉天、好畴县。隶属凤翔府未变。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隶环庆路,下辖奉天、好畴、永寿、武功、醴泉五县。
金(1128~1227),太宗天会六年(1128),金夺取陕西诸州县。天会八年(1130),金将娄室克邠州,醴州降,后与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属之。金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复改醴州为乾州,领奉天、好畤、醴泉、武亭(武功)四县(是时永寿属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称蒙古),太祖铁木真二十二年(1227),灭西夏,乾州归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 (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后撤销奉天、好畤两县,其境域并入乾州,州牧亲民自此始。是时,永寿复归乾州,州亦领辖三县:永寿、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隶陕西行中书省安西路;仁宗后,归属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乾州属之,州仍领三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县直属西安府。从此乾州只领永寿、武功二县。
清(1644~1911),初沿明制。于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属陕西布政使司,故称“直隶州”,仍辖永寿、武功二县。
中华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隶属关中道,不再辖永寿、武功二县。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成立,废道,乾县直属陕西省政府。民国26年(1937)设立行政督察区,乾县隶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在彬县)。民国30年(1941),乾县由二等县编为三等县。
1949年5月,乾县解放,归属陕甘宁边区彬县分区。1950年5月,陕西省整编为九个专区,乾县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改由省直辖。1959年1月,乾县、永寿、礼泉三县合一,县名乾县,直属省辖。1961年10月,恢复原三县旧制,乾县改属咸阳专区。1968年9月改专区为地区,归属未变。1984年,实行市管县,咸阳地区改置为咸阳市,乾县为咸阳市管辖。
区划详情
乡(镇)名 | 所辖村 |
城关镇 | 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花口、北寺、三元、青仁村、安家寺。袁家庄、秦家庄、新巨州、老鸦嘴、木卜、赵后庙、铁炉、前孙段、后孙段、北巨村、长安村、北仁张家、北仁邱家、北仁宇家、州小村、大亓父、小亓父、亓母村、草谷村、小留村、中留村、南仁村、西金村、东金村、寥家沟、殷家、黑豹峪、丈八头、马家坡、张家堡、前林沟、玉皇洞、邀前(邀驾宫前堡)、邀后(邀驾宫后堡)、陵前村、石马道、神坡原、西南(包括西皇门、南白虎门等村)、柳树渠、沈家池潦、东皇门 |
阳洪镇 | 阳洪东村、阳洪西村、好畤东村、好畤西村、好畤新村、南旦、上旦、上陆陌、中陆陌、高庄、校前、王铁、习家、强家、杨庄、山坳。 |
灵源镇 | 三佃、市兴(牛市村)、丰兴(丰张西堡等村)、五星(巨家、西营寨等村)、紫石村、苏坊、灵源、大王家、孝义、沿河、佛留、吕胡州 |
薛录镇 | 马兰寨、小马、大马、马相、北田果、昙子坊、新兴、薛禄、薛仵、薛梅、薛宅、东小章、盘州、高墙 |
马连镇 | 南上官、北上官、袁村、赵和、高东(高家庄东队)、高西(高家庄西队)、西留村、大乙、埠洛坊、马连、连东(连马村东队)、连西(连马村西队)、南田果、连马上堡子、三马。 |
姜村镇 | 姜村、东王堡、康家、蒲家、田双东村、田双中村、田双西村、小田村、白落寨、白落寨南村、吕村、杨定村、神坊、神坊上堡子、田晁、晁杨、双羊东村、双羊西村 |
梁村镇 | 敏德、梁村、粱村西堡子、令胡、芝兰、樊家、阡道、北张村、唐家、颜家、新木卜、白家庄、大坡口、代东、凹里、槐家、朝王、南大朝、北大朝、倪家窑、龚家窑、王寨、西阳坊、董家庄、大羊、南郭、小曲、桑园、原上、中曲、仪门、北郭冯家、北郭上堡子、北郭下堡子 |
临平镇 | 临平、枣林村、新店、杨村、孙家窑、西渠、索杨、杨村窑、武兴(包括屈家、盂家店等村)、四兴(包括水磨头、王家庄等村)、马里、清水营、北郑村、龙塘口、李家台、苇子村、寒寨、寒寨西沟、寒北、土桥、三勤(包括东上社、王家沟等村)、龙背 |
阳峪镇 | 冯东(冯市东村)、冯南、冯西、冯北、阳峪、祝家堡、前进(包括庙前头等村)、刘家洼、新店、陈谈家、铁佛寺、上丁家、下丁家、南北村、靠山堡、陈家坳、杨家山、田家坳、南陵村、宋家坡、太平岭、三兴(包括地窑等三村)、三福寨、北白虎门、陈家洼、八一村(十八里铺)、任家洼、屈杨村(包括屈家、山杨家等村) |
峰阳镇 | 薛家、西孔头、窦村、南夹嘴、北夹嘴、宋村、东胡、居村、白草坡、西胡、马家原、刘家、云村、官庄、黄龙、朱家坪、山王、李家、杨家、吴家、川于、黄村 |
注泔镇 | 南注泔、南道、北注泔、东注泔、南北坳、屈家、瓜赵、南张、新升(包括南张村部分)、周家、张家、贺家坳、胡罗村、红崖、南羊牧、北羊牧、南孔头、北孔头、新华(包括天上、陈家坳等村) |
王村镇 | 大王村、王召前堡、王召李家、王召后堡、上官东村、上官西村、南上座、北上座、王吕东村、王吕西村、北昌马家、北昌任家、北昌杨家、北昌西畅家、北昌上堡子、淡头、牛池沟、张留村、南索、北索 |
大杨镇 | 王乐、院子、中巷、北门、祥符、杨善东村、杨善西村、大杨东村、大杨西村、大杨南村、苏张、双庙、杨母、双西(双留、新店)、留午村、永生坊东村、永生坊西村、王居村、北倪家、南张家、杜村、大留村、杨汉东村、杨汉西村、成宁村、杨安村、药王东村、药王中村、药王西村、新铁炉、大寨、小村、牛池、东壤村、西壤村、纪德、阎家庙 |
大墙社区 | 大墙、田家、董家、周南家、北田、杨家、上程家、尹家、富德府、东西村、西天堡、西小章、小寨、扶村、赵里、白杨寨、汉马 |
漠西社区 | 高庙(包括高崖、庙底等村)、贾赵、陈东(陈家庄东村)、陈西(陈家庄西村)、陈后(陈家庄后村)、安家庄、宇村、马桥、夹道、吴村、龙岩寺、夹北、倪家、大桥、孙家、白村、南白村、北塄、四冢顶、四里坊 |
新阳镇 | 三星村、王村、沟北村、西郭村、东郭村、善化寺、白塔、周张堡、周张坡、南尖(包括南面坡、尖山坡)、潘荔家、三关(包括上王家、寨里村、小郑村)、三合(包括何家沟、殷家沟、沟杨坡)、杨伯、咸阳、化家、邵剡 |
周城镇 | 周城府、庄里、南寨、紫邀、王家、红星(包括闻家、胥家寨、刘家、周家)、慈母、窦村、南齐、朱村、新庄、上曲、黑里、董城 |
梁山镇 | 官地、林沟、转弯、山峰(包括山顶、南庄、山后、九龙桥等村)、梁兴(包括粱山坊等村)、邵村、坊里、杨家、先锋(包括马家、铁王、柳村等村)、南坡、邵山(包括南窑、董家沟边等村)、吴店前村、吴店后村、吴店东村(秋家)、瓦屋、台子、吊庄、齐南、刘家嘴、三合(包括半个城、瓦子岗等三村)、庄子原、枣子渠 |
石牛社区 | 蔡家、舒家、五星(包括尖底、沟李等五村)、成上(包括上咸阳等四村)、黑山、段家桥、马家窑、山沟(包括刘家山、铧尖沟等村)、殷家、东窑、高杜村、周家河、南坡、何家原、朱家 |
关头社区 | 桥南、韩倪(包括韩店、倪家垃两村)、桥北、东柿园、西柿园、余村、南庄、秋善、坳里、淡村、佛头、鹞子村、嘴头、窑园[9] |
乡(镇)名 | 所辖村 |
城关镇 | 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花口、北寺、三元、青仁村、安家寺。袁家庄、秦家庄、新巨州、老鸦嘴、木卜、赵后庙、铁炉、前孙段、后孙段、北巨村、长安村、北仁张家、北仁邱家、北仁宇家、州小村、大亓父、小亓父、亓母村、草谷村、小留村、中留村、南仁村、西金村、东金村、寥家沟、殷家、黑豹峪、丈八头、马家坡、张家堡、前林沟、玉皇洞、邀前(邀驾宫前堡)、邀后(邀驾宫后堡)、陵前村、石马道、神坡原、西南(包括西皇门、南白虎门等村)、柳树渠、沈家池潦、东皇门 |
阳洪镇 | 阳洪东村、阳洪西村、好畤东村、好畤西村、好畤新村、南旦、上旦、上陆陌、中陆陌、高庄、校前、王铁、习家、强家、杨庄、山坳。 |
灵源镇 | 三佃、市兴(牛市村)、丰兴(丰张西堡等村)、五星(巨家、西营寨等村)、紫石村、苏坊、灵源、大王家、孝义、沿河、佛留、吕胡州 |
薛录镇 | 马兰寨、小马、大马、马相、北田果、昙子坊、新兴、薛禄、薛仵、薛梅、薛宅、东小章、盘州、高墙 |
马连镇 | 南上官、北上官、袁村、赵和、高东(高家庄东队)、高西(高家庄西队)、西留村、大乙、埠洛坊、马连、连东(连马村东队)、连西(连马村西队)、南田果、连马上堡子、三马。 |
姜村镇 | 姜村、东王堡、康家、蒲家、田双东村、田双中村、田双西村、小田村、白落寨、白落寨南村、吕村、杨定村、神坊、神坊上堡子、田晁、晁杨、双羊东村、双羊西村 |
梁村镇 | 敏德、梁村、粱村西堡子、令胡、芝兰、樊家、阡道、北张村、唐家、颜家、新木卜、白家庄、大坡口、代东、凹里、槐家、朝王、南大朝、北大朝、倪家窑、龚家窑、王寨、西阳坊、董家庄、大羊、南郭、小曲、桑园、原上、中曲、仪门、北郭冯家、北郭上堡子、北郭下堡子 |
临平镇 | 临平、枣林村、新店、杨村、孙家窑、西渠、索杨、杨村窑、武兴(包括屈家、盂家店等村)、四兴(包括水磨头、王家庄等村)、马里、清水营、北郑村、龙塘口、李家台、苇子村、寒寨、寒寨西沟、寒北、土桥、三勤(包括东上社、王家沟等村)、龙背 |
阳峪镇 | 冯东(冯市东村)、冯南、冯西、冯北、阳峪、祝家堡、前进(包括庙前头等村)、刘家洼、新店、陈谈家、铁佛寺、上丁家、下丁家、南北村、靠山堡、陈家坳、杨家山、田家坳、南陵村、宋家坡、太平岭、三兴(包括地窑等三村)、三福寨、北白虎门、陈家洼、八一村(十八里铺)、任家洼、屈杨村(包括屈家、山杨家等村) |
峰阳镇 | 薛家、西孔头、窦村、南夹嘴、北夹嘴、宋村、东胡、居村、白草坡、西胡、马家原、刘家、云村、官庄、黄龙、朱家坪、山王、李家、杨家、吴家、川于、黄村 |
注泔镇 | 南注泔、南道、北注泔、东注泔、南北坳、屈家、瓜赵、南张、新升(包括南张村部分)、周家、张家、贺家坳、胡罗村、红崖、南羊牧、北羊牧、南孔头、北孔头、新华(包括天上、陈家坳等村) |
王村镇 | 大王村、王召前堡、王召李家、王召后堡、上官东村、上官西村、南上座、北上座、王吕东村、王吕西村、北昌马家、北昌任家、北昌杨家、北昌西畅家、北昌上堡子、淡头、牛池沟、张留村、南索、北索 |
大杨镇 | 王乐、院子、中巷、北门、祥符、杨善东村、杨善西村、大杨东村、大杨西村、大杨南村、苏张、双庙、杨母、双西(双留、新店)、留午村、永生坊东村、永生坊西村、王居村、北倪家、南张家、杜村、大留村、杨汉东村、杨汉西村、成宁村、杨安村、药王东村、药王中村、药王西村、新铁炉、大寨、小村、牛池、东壤村、西壤村、纪德、阎家庙 |
大墙社区 | 大墙、田家、董家、周南家、北田、杨家、上程家、尹家、富德府、东西村、西天堡、西小章、小寨、扶村、赵里、白杨寨、汉马 |
漠西社区 | 高庙(包括高崖、庙底等村)、贾赵、陈东(陈家庄东村)、陈西(陈家庄西村)、陈后(陈家庄后村)、安家庄、宇村、马桥、夹道、吴村、龙岩寺、夹北、倪家、大桥、孙家、白村、南白村、北塄、四冢顶、四里坊 |
新阳镇 | 三星村、王村、沟北村、西郭村、东郭村、善化寺、白塔、周张堡、周张坡、南尖(包括南面坡、尖山坡)、潘荔家、三关(包括上王家、寨里村、小郑村)、三合(包括何家沟、殷家沟、沟杨坡)、杨伯、咸阳、化家、邵剡 |
周城镇 | 周城府、庄里、南寨、紫邀、王家、红星(包括闻家、胥家寨、刘家、周家)、慈母、窦村、南齐、朱村、新庄、上曲、黑里、董城 |
梁山镇 | 官地、林沟、转弯、山峰(包括山顶、南庄、山后、九龙桥等村)、梁兴(包括粱山坊等村)、邵村、坊里、杨家、先锋(包括马家、铁王、柳村等村)、南坡、邵山(包括南窑、董家沟边等村)、吴店前村、吴店后村、吴店东村(秋家)、瓦屋、台子、吊庄、齐南、刘家嘴、三合(包括半个城、瓦子岗等三村)、庄子原、枣子渠 |
石牛社区 | 蔡家、舒家、五星(包括尖底、沟李等五村)、成上(包括上咸阳等四村)、黑山、段家桥、马家窑、山沟(包括刘家山、铧尖沟等村)、殷家、东窑、高杜村、周家河、南坡、何家原、朱家 |
关头社区 | 桥南、韩倪(包括韩店、倪家垃两村)、桥北、东柿园、西柿园、余村、南庄、秋善、坳里、淡村、佛头、鹞子村、嘴头、窑园[9] |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省城西安之西北。地处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之间。东接礼泉县,南连兴平、武功二县,西邻扶风县,北靠永寿、麟游二县。乾县处于秦陇之要冲。九嵕山控其东,漆水环其西,北枕梁山,南接台原,国道西兰公路自东而北曲折穿境而过。
乾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冬季干燥寒冷,常有冬旱。春季气温渐高,为冷暖交替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大,雨水不均。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但降水分布不均,亦常有夏旱伏旱。秋季温和、湿润,多连阴雨。由于境内地貌特点、气候差异等原因,气温东南稍高,西北偏低。
乾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梁山屏倚北部,三河(泔河、漠谷河、漆水)从县境东、中、西三个部位由北向南流经北、中部地区。全境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黄土高原和河谷阶地。按地形可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浅山丘陵沟壑区,海拔650~1467米,约占乾县总面积的49%;南部为黄土台原区,地势较平坦,稍有波皱起伏,并有较多的宽浅洼地,海拔520~650米,约占乾县总面积的51%。
乾县耕地面积103万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条河流,大中小型水库22座,水灌条件优越;石灰石储量3亿立方米,属国家优质矿石,易于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10]
乾县境内土壤分为垆土、黄土、黑垆土、潮土、褐土5大类。有油土、褐土、灰土、黄土、黏黑垆土、潮土、垫垒土、脱潮土、普通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红胶土12个亚类,21个土属,48个土种。[11]
乾县境内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条河流。[1]
乾县水资源年均总量为15799.10万立方米,有大中小型水库22座。[1]。其中地表水年均量为5294.67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可开采量为13402.41万立方米。按区域分:南部为富水区,水资源年均总量为4610.08万立方米;中部为浅水区,水资源年均总量4907.17万立方米;北部为贫水区,水资源年均总量6282.48万立方米。[11]
乾县境内石灰石储量3亿立方米,属国家优质矿石,易于开采。[1]
2021年末,乾县总户数167130户,户籍总人口582442人。[2]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闫兴斌 |
常务副县长 | 刘春锋 |
副县长 | 王斌、刘磊、余胜辉、程妮、葛兵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2]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焦志鹏 |
县委副书记 | 闫兴斌、吴云锋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3]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张会文 |
副主任 | 焦志鹏、张小宁、冉歆、高志华、巨亚绒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4]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穆伟峰 |
副主席 | 杜亚军、周密霞、祝晓娣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5]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闫兴斌 |
常务副县长 | 刘春锋 |
副县长 | 王斌、刘磊、余胜辉、程妮、葛兵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2]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焦志鹏 |
县委副书记 | 闫兴斌、吴云锋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3]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张会文 |
副主任 | 焦志鹏、张小宁、冉歆、高志华、巨亚绒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4]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穆伟峰 |
副主席 | 杜亚军、周密霞、祝晓娣 |
参考资料来源:乾县人民政府网[15] |
2021年,乾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8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94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同比增长11.2%。[2]
2021年,乾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88亿元,同比增长9.5%。夏粮种植面积55.32万亩,同比下降1.98%,秋粮种植面积25.78万亩,同比增长1.04%。粮食总产27.46万吨,同比增长3.12%。2021年,乾县油料种植面积3.99万亩,同比增长3.26%,油料总产5640吨,同比增长4.37%。2021年,乾县出栏猪121044头,同比增长26.68%,出栏牛19897头,同比增长1.22%。出栏羊40531只,同比增长4.12%。奶类产量124455吨,同比增长0.88%。[2]
2021年,乾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75.87亿元,同比增长35.36%。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52.76亿元,同比增长35.8%。轻工业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38.53%,重工业产值46.57亿元,同比增长27.27%。工业品销售状况平稳,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62.3亿元,同比增长31.85%。[2]
2021年,乾县房地产开发完成20.21亿元,同比下降5.8%。
2021年,乾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86.20亿元,同比增长20.5%。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7.72亿元,同比增长13.72%,零售业实现65.36亿元,同比增长23.13%,住宿业实现1.96亿元,同比增长13.97%,餐饮业实现11.16亿元,同比增长12.28%。
2021年,乾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3亿元,同比增长9.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17亿元,同比增长7.5%。[2]
酸汤挂面
酸汤挂面乾县挂面采用上乘精粉,加盐水和成面团,人工反复揉搓成长蛇状的大条,压在瓷缸内“回性”两晌,再将大条分成小条,挂在竹竿搭成的面架上拉丝。面条徐徐附落,渐渐由粗变绸,状若发丝,晾晒风干,落下大架放上案板切做八寸长短,用马莲草扎成小把。食用酸汤挂面时,先将挂面在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后放入凉开水中冰过,再用筷子捞成小撮,在甑笆上滤净水浇酸汤食用。调制酸汤:开水中兑上陈醋,加上骨头汤或肉汤,再添上五香调料煎熬,汤沸后放入香油、大油,佐以切成碎片的鸡蛋饼、葱花、韭菜、白菜心、香菜等漂稍,将挂面挑入细花碗里,浇汤即可享用。乾州酸汤挂面讲究汪(油要多)、煎(汤要热)、稀(面要少),汤清亮溢香。[16]
豆腐脑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黄豆磨成豆瓣,去皮,放入清水中,泡至发白时捞出, 倒入钢磨,磨成细浆,用过浆布过滤,倒入大锅中用旺火烧开,在烧煮过程中,用木勺把豆浆舀起,倒入,重复几次,装入桶内,倒入熟石膏水点制,停5分钟后即成豆腐脑。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倒入湿淀粉搅匀,下入胡罗卜丝、水发黄花、水粉丝等,煮开时即成卤汁。 食用时按季节,春夏秋季在豆腐脑碗内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醋、辣椒油等,淋入芝麻油即成。冬在豆腐脑碗里浇入占汁、再放人精盐、酱油、醋、辣椒油、淋上芝麻油即成。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胡罗卜素和钙等营养素,并易于消化。[17]
乾州剪纸
乾州剪纸乾县人过春节或新婚嫁娶都要剪贴窗花,布置房间,以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窗花按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戏剧人物,如花亭相会、三娘教子、青白二蛇、孙悟空盗扇、刘海戏金蟾等;二类是花鸟虫鱼,如孔雀开屏、春燕剪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丹凤朝阳、鱼儿钻莲等;三类是艺术字和图案花卉,如双喜、彩云、佛寿、石榴、桃等。
乾州转鼓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陕西省西部的一种民间鼓舞,在乾县尤为盛行。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鼓腔上绘有“蛟龙”,所以又称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气势恢宏,一般在元宵节表演,属集体乐舞艺术,由15人到50人组成,也有百人参加的壮阔场面。蛟龙转鼓在表演形式上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转鼓”顾名思义就是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鼓转的过程中鼓槌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围于大圈之外。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舞蹈、曲牌、鼓点仅靠艺人们的口述或记忆流传至今,在流传的过程中艺人们不断加工、整理,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蛟龙转鼓以其传统性、民族性、艺术性,成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结合的一枝民间鼓舞奇葩。[18]
乾州布艺
乾州布艺是流传于陕西乾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布艺,即布上的艺术,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19]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大周皇帝武则天合葬陵墓,位于乾县梁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陵园,总面积接近240万平方米。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漠西大葱
漠西大葱,是乾县特产,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漠西大葱葱白长、无丝、细腻、不辣、口感好。[21]
乾县香菜
乾县香菜,是乾县特产,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乾县香菜叶簇半立,根粗茎直,叶大油绿,香味浓郁。[22]乾县香菜
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传于乾县的传统戏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经过发展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
乾州四宝制作技艺
乾州四宝制作技艺发源于乾县,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四宝,指“锅盔、挂面、豆腐脑、钗酥”。“锅盔、挂面、豆腐脑”传说是修乾陵时,修陵官兵们发明的饮食品种。“卸酥”是唐代宫中祭祀食品,后传至民间。
乾州布玩具
乾州布玩具是流传于乾县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县布玩具主要以节日和婚礼装饰品为主,作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色调淳朴,轻巧实用。
2015年,乾县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乾县文化事业进步明显。全县有文化馆(国家一级馆)1个,从业人员17人;县级图书馆(二级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6万册,从业人员23人;剧院1个,从业人员16人;剧团1个,从业人员40余人;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从业人员60人;农家书屋256个,从业人员256人,总藏书52万余册;数字农家书屋10个,从业人数10人;镇社区综合文体中心6个,从业人数4人;村级文化活动室117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20个;新建乾县博物馆一个,从业人数12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一个,11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23]
2021年,乾县举办了“4·23世界读书日”“花好月圆话咸阳”及“今年花开逛咸阳”等系列活动,开展了戏曲进乡村活动,为各镇村送戏137场次。[2]
乾县境内有312国道、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银西高速铁路、西法城际铁路、107省道、108省道等道路。[1]
2015年,乾县拥有公交路数48路,公路里程1788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3142辆。2015年末乾县拥有出租汽车290辆,出行条件明显改善。2015年西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使乾县铁路交通事业迈上新台阶。[23]
乾县第一中学2021年,乾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全年累计完成培训校园长及教师1259人次,建立县级名师工作室7个并授牌。举办了乾县中小学教学能手评赛活动,评选出县级教学能手126人,市级教学能手23人,4名教师被推荐参加省级教学能手评赛。2021年全县中考线下学生共有1581名,县职教中心招高一新生1036人,其他五年一贯制、高职、中职、技工、技师学校和成人大专各职业类院校已报名545名,完成率为100%。[2]
2015年,乾县拓展纵向合作,组建医疗联合体。县人民医院与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对口支援医院。县中医医院与省第四人民医院联合成立耳鼻咽喉头颅外科、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联合成立心脑血管病专科医疗联合体。同时乾县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着手组建县域“手牵手”医疗集团。2015年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梁村中心卫生院等10家镇(社区)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乾县人民医院“手牵手”医疗集团;以县中医医院为核心,临平中心卫生院等10家镇(社区)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乾县中医医院“手牵手”医疗集团;以县妇幼保健院为核心,注泔卫生院等5家镇(社区)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乾县妇幼保健院“手牵手”医疗集团。通过深化改革,乾县卫生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医疗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23]
2021年,乾县组团参加市十二运,选拔188人参加了田径、游泳、武术、跆拳道等10个项目的比赛,共荣获93枚奖牌,其中金牌20枚、银牌44枚、铜牌29枚,位列全市第六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织参加咸阳市2021年“庆建党百年、迎全运盛会”全民篮球联赛,乾县代表队获得青年组小组第3名。[2]
2015年,全县城区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0天,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678.3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787.59吨。2015年乾县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日益增强。2015年底乾县拥有垃圾处理站1个,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23]
201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4元,同比增长8.43%,农民人均纯收入11721元,同比增长9.54%。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群日益增多。2015年乾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人数49106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人数47541人。农村参加社保养老人数293810人。2015年底乾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44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99069人。[23]
2021年,乾县各种招聘会24次,提供就业岗位1700个,带动就业225人。通过“乾县人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秦云就业”发布线上招聘信息60期,提供就业岗位14620个,带动就业800余人。[2]
2021年,乾县城乡居保累计参保30.21万人,基金累存2.68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8470人,职业年金收缴4675.99万元。工伤保险扩面完成1325人,完征缴工伤保险基金264万元。失业保险扩面1083人,失业保险基金征收475万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