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将对应的星宿十二天将,也叫十二天官。起源自北极星四周的华夏星相。主要应用于占卜术数中的“大六壬”,作为六壬式预测事物成败吉凶的参考条件之一。[1]
占卜术有“易经”和“术数”两大流脉,前者以八卦为基础,后者以天干地支为基础,但二者可相互流通结合。壬术据传乃玄女授于黄帝败蚩尤之三式之一,与奇门、太乙神术并称齐名,称为“三式”,有“精通三式谓之神”之说。据史册记载六壬最早见於吴越春秋,陶朱公范蠡、子胥、文种等均精於此道,且以此术为谋。中国各朝均出现六壬大师,如宋朝邵彦和、明朝陈公献等等。
占卜术大概于唐朝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到亚洲各地,其基本元素,如太极、八卦、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生克、神煞等等,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近代,随着日本文化的兴起,由于其漫画、电影等的传播,又使之享誉于世。如世人熟知的日本阴阳道大师安倍晴明。
十二将含义为:
“前一腾蛇火神家在巳主惊恐怖畏凶将
前二朱雀火神家在午主口舌悬官凶将
前三六合木神家在卯主阴私和合吉将
前四勾陈土神家在辰主戦闘诤讼凶将
前五青龙木神家在寅主銭财庆贺吉将
天一贵人土神家在丑主福徳之神吉将
後一天后水神家在亥主後宫妇女吉将
後二太阴金神家在酉主弊匿隠蔵吉将
後三玄武水神家在子主亡遗盗贼凶将
後四太常土神家在未主冠帯衣服吉将
後五白虎金神家在申主疾病丧凶将
後六天空土神家在戌主欺殆不信凶将”
五行 | 十二支 | 解说 | 吉凶 | 十干 | 阴阳 | 季节 | 方角 | 备考 | ||
前一 | 腾蛇 | 火神 | 巳 | 主惊恐怖畏 | 凶将 | 丁 | 阴 | 夏 | 南东 | |
前二 | 朱雀 | 火神 | 午 | 主口舌悬官 | 凶将 | 丙 | 阳 | 夏 | 南 | |
前三 | 六合 | 木神 | 卯 | 主阴私和合 | 吉将 | 乙 | 阴 | 春 | 东 | 司平和调和 |
前四 | 勾陈 | 土神 | 辰 | 主戦闘诤讼 | 凶将 | 戊 | 阳 | 土用 | 南东 | |
前五 | 青龙 | 木神 | 寅 | 主銭财庆贺 | 吉将 | 甲 | 阳 | 春 | 北东 | |
天一 | 贵人 | 土神 | 丑 | 主福徳之神 | 吉将 | 己 | 阴 | 土用 | 北东 | 十二天将的主神、天一神、天乙贵人 |
后一 | 天后 | 水神 | 亥 | 主後宫妇女 | 吉将 | 癸 | 阴 | 冬 | 北西 | 司航海安全的女神 |
后二 | 太阴 | 金神 | 酉 | 主弊匿隠蔵 | 吉将 | 辛 | 阴 | 秋 | 西 | 少女之姿的女神 |
后三 | 玄武 | 水神 | 子 | 主亡遗盗贼 | 凶将 | 壬 | 阳 | 冬 | 北 | |
后四 | 太常 | 土神 | 未 | 主冠帯衣服 | 吉将 | 己 | 阴 | 土用 | 南西 | 天帝的文官 |
后五 | 白虎 | 金神 | 申 | 主疾病丧 | 凶将 | 庚 | 阳 | 秋 | 南西 | |
后六 | 天空 | 土神 | 戌 | 主欺殆不信 | 凶将 | 戊 | 阳 | 土用 | 北西 | 可以呼唤雾和黄沙 |
十二天将位置关系
其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兽”,分别代表东、西、南、北的12黄道星宫。在中国的风水占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