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铜官山区处于 皖南的 丘陵地带,以境内一峰“铜官山”得名,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势,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风景秀丽,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城区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别具一格的 铜雕塑随处可见, 天井湖、 笔架山、 螺丝山、铜都广场等休闲景点星罗棋布,山、水、城浑然一体,呈现出古老厚重而又青春焕发的青铜特色。“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
五松山”,正是诗人李白对铜官山区风景如画、流连忘返的不朽咏叹。
铜官山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发达, 硬件设施完善, 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境内盛产金、银、铜、铁、硫等矿产资源和绿茶等自然资源。水、陆两路交通便利,东临南京、上海,西望武汉,南距 黄山仅180公里、距 九华山仅80公里,北至 合肥160公里。公路、铁路网络发达,每天有多班次沪铜、杭铜客列直达, 马芜铜沿江快速通道已经贯通,
铜九铁路、合 铜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
沿江高速公路也在积极的筹划之中,通讯、供电、供水条件完备。
铜陵火车站、汽车站、
铜陵港、
铜陵长江大桥坐落于内。
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涵盖周边十县市、近千万人,是皖 中南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铜官山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铜官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中心城区优势,确立了“工业强区、三产立区、民营 富区”的 发展战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区 GDP和 财政收入年均递增 30%以上。全区形成了以纺织、化工、冶金、 电子元器件为主体的 工业结构, 民营经济占全区 经济总量的85%以上,第三产业发展良好,目前已有两百多家外来企业在此扎根落户。在注重 经济发展的同时,铜官山区2003年被评为“省级社区示范城区”。
随着
皖江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热潮的掀起和“马芜铜”经济圈的形成,铜官山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行政区划
铜官山区辖6个街道:
长江路街道、 铜官山街道、 杨家山街道、 石城路街道、 扫把沟街道、
横港街道。
历史沿袭
铜官山区的建置几经变迁。1950年设立铜官山办事处,1953年成立铜官山区,均隶属 铜陵县。1956年成立铜官山市,铜官山区撤销,1958年恢复成立铜官山区。1959年撤销铜官山区,1960年恢复成立铜官山区。1963年再次撤销铜官山区,1969年成立
向阳区,1980年改称铜官山区至今。
地理位置
铜陵位于 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毗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临江近海,承东接西,为安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一座具有发展活力的沿江开放城市。境内地阜物华,自然资源丰富,尤以 矿产资源储量丰、矿种全而闻名,其中铜、金、银、
硫铁矿和石灰石储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街道简介
石城路街道:石城路街道始建于1990年12月,下设8个 社区居委会街道,1个社区党委,7个社区党总支,面积约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人。石城路街道位于 铜陵市铜官山区东北部,东靠风景秀丽的 螺丝山,南与繁华的义安路,淮河路毗邻,西与
铜陵市最大的交通枢纽汽车站火车站相接,北与开发区相连。有市委党校、 铜陵学院、中国银行、 铜峰电子集团、
三佳集团、省重点高中铜陵市一中等65家企事业单位坐落在辖区,宽阔的 北京路、石城路穿越其间,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是铜陵市政治、经济、教育和 交通中心。
长江路街道:铜陵市铜官山区长江路街道位于铜陵市主城区繁华地带,东以义安北路为界,南以家得利超市旁铁道线为界,西与铜陵县接壤,北至 北斗山粮库,辖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共2万户、约8万人。街道内设9个科室( 党政办、招商办、经济发展科、
民政办、 计生办、社保所、 司法所、城管中队、文明办),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有2个社区党委,9个社区、村总支委员会,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有3300多名党员,是铜陵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贸中心。 铜官山街道:铜官山街道位于铜陵市区东南部,是铜陵市的发祥地。铜官山街道成立于1959年,1969年改名为
东方街道,1975年10月恢复铜官山街道。街道东起尼姑岭,西至义安南路,南起铜官山铜矿,北至石城路;辖人东、商南、长江、 笔架山、友好、劳动、解西、 绿云八个社区,面积3.7平方公里,总人口43140人;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50多家。2005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官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优化 社区发展环境为主线,以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落脚点,全面推进“ 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杨家山街道:杨家山街道地处铜陵市铜官山区西南部,东至过境公路、西至胜利路、南至铜港路、北至 朝阳路,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下设 铜官社区、 世界花园社区、 鹞山社区、 铜庄社区、 露采社区、 金口岭社区、 金牛社区、 杨家山社区、 爱西社区、 杨东社区、朝阳社区11个社区。
扫把沟街道:扫把沟街道位于铜陵市西南部,毗邻长江,地处 城乡结合部。下辖6个社区(铜化、跃进、红光、江边、机厂、 金山社区)、2个居委会(兴隆、后冲居委会)、1个村委会( 新民村)。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万。
横港街道:横港街道位于市中心以南12公里处,东抵桂家湖,南到羊山矶,北至横港与扫把沟街道办事处毗邻没,西临长江大堤,隶属铜陵市铜官山区管辖。街道下辖一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户数1540户,常住人口4974人。横港街道是铜陵市南部交通枢纽,沿江快速通道贯穿南北,临近铜都大道,区内拥有铜陵市重要的水运港口,交通十分便捷。
风景名胜
铜官山区处于皖南的丘陵地带,以境内一峰“铜官山”得名,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风景秀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城区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别具一格的铜雕塑随处可见,天井湖、笔架山、螺丝山、铜都广场等休闲景点星罗棋布,山、水、城浑然一体,呈现出古老厚重而又青春焕发的青铜特色。“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正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铜官山区风景如画、流连忘返的不朽咏叹。铜官山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发达,硬件设施完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铜陵市委、市政府主要单位座落于辖区内。境内盛产金、银、铜、铁、硫等矿产资源和绿茶等自然资源。
交通运输
水、陆两路交通便利,东临南京、上海,西望武汉,南距黄山仅180公里、距九华山仅80公里,北至合肥160公里。公路、铁路网络发达,每天有多班次沪铜、杭铜客列直达,马芜铜沿江快速通道已经贯通,铜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沿江高速公路也在积极的筹划之中,通讯、供电、供水条件完备。铜陵火车站、汽车站、铜陵港、铜陵长江大桥坐落于内。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涵盖周边十县市、近千万人,是皖中南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铜官山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区。
经济建设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9%,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3.3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3.7倍,首次迈上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跨越。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1%,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5.6倍,实现跳跃式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6.3%,五年累计投资5.1亿元。
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4亿元,增长56.2%;完成财政收入1.03亿元,增长38.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增长31.9%;实现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增长38.3%,规模工业产值5.89亿元,增长51.5%;新增就业4226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2%;农民人均纯收入4426元,增长7.5%。全年完成招商引资5.1亿元,其中市外资金2.65亿元。
社会发展
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涵盖周边十县市、近千万人,是皖中南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铜官山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铜官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中心城区优势,确立了“工业强区、三产立区、民营富区”的发展战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区GDP和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0%以上。全区形成了以纺织、化工、冶金、电子元器件为主体的工业结构,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5%以上,第三产业呈现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已有两百多家外来企业在此扎根落户。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铜官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建设、文明创建、诚信政府建设等各项工作。2003年被评为“省级社区示范城区”。围绕“巩固、提高、创新、拓展”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创建文明细胞工程,重点加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建设,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府工作的主题,加强诚信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树立“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新理念,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五”期间城区体制改革和属地管理不断深化,城区功能不断增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谐社区建设正式启动。继续加强基础建设,社区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社区管理考核体系基本建立。社区“四有”问题基本解决。“选聘分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平台初步建成,38个社区实现宽带接入,“数字社区”建设取得进展。文明创建考核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良性循环机制更趋完善。小学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搭建就业社保平台,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全面建立了城市低保、廉租房、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低保工作实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受到省、市表彰。非典、禽流感防控等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综治工作全面深入,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四五”普法圆满完成。 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府工作规则,科学考评机制初步建立,公共服务职能充分体现,诚信政府建设取得实效。着力推行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区、反腐倡廉、先进性教育整改等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教育
铜官山区现有区共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18087人,教职工886名。其中省实验小学1所(实验小学),省特色示范小学2所( 杨家山小学、建安小学)。全区共有托幼园所30所,在园(所)幼儿5389人,其中 公办幼儿园4所,教职工128人;民办幼儿园17所,企业办园8所, 托儿所1所。30所托幼园所中,省一类一级幼儿园2所(人民幼儿园、师范附幼),市一类幼儿园6所,全国优秀民办幼儿园1所(石城幼儿园)。 近年来,铜官山区在区委区政府和 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和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校园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教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以来,先后被确定为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省建立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区、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示范实验区和省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示范区。信息化建设走到全省小学前列, 新课改工作多次得到省市乃至全国有关专家的肯定,各校园特色办学意识强,办学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