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其执行结果却一直富有争议。在一些美国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及不少评论员的观点中,政治正确一词本身“政治不正确”,属贬义词,与假道学的意义相类,且会威胁社会的言论自由(自由意志主义者认为即使被视为冒犯甚至歧视的言词也是言论自由一部分),对社会的包容价值观构成威胁(反而变成不包容),而相关“政治不正确”言论是否构成歧视及冒犯性存在争议。支持者则认为,倾向采用较中立语言、文明用语来包装政治正确的语句,本质上并没有冒犯任何人,并批评部分反对者以“反对政治正确”为理由,煽动仇恨及分化社会,而反对者实际上也有自身一套的政治正确,并籍反对政治正确之名而打压异见。
政治正确的用语强调必须尊重某些少数群体,为了避免真实存在的或对他们造成不公正的歧视,而采用的变换另一种称呼的行为。政治正确的一个目的是用相对最“中立”的字眼及用语,防止及避免歧视或侵害任何人。
支持者认为,政治正确的用语有助于唤醒公众的无意识的偏见,使得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加正式的、无偏见的语言可以称谓与大众不同的人群,而避免“伤害”他们。
反对者认为,政治正确只是在逃避问题,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且规范化使用某些用语反而会打压言论自由。
根据科学研究,爱德华·萨丕尔和本杰明·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最早提出语言影响思维,因此通常用来描述人群的语言是有影响力的。虽然这个论断仍然很有争议,但是政治正确是基于这个理论的。批评政治正确的人士认为,禁止被指使用具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词语,反而会促进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