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风光(25)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夏商时嘉兴属百越之地。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嘉兴从此自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
中共“一大”正是在嘉兴的游船上召开的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明末清初,清军攻破此处进行后进行了屠杀,使嘉兴损失惨重,不复当年繁华。清朝中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才逐渐好转,市镇恢复繁荣。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
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
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王会悟建议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南湖红船代表们以游湖为名把船停泊在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视察南湖,察看纪念船后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彭真1991年3月18日登临纪念船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条“一大”纪念船被称之为南湖红船。
嘉兴1949年,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
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
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4]
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
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2017年4月3日,浙江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13]
截至2021年,嘉兴市下辖2个区、3个市、2个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嘉兴市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共42个镇,30个街道,城乡社区1193个。其中:城市社区450个、行政村743个。[14]
2个区:南湖区、秀洲区。
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
3个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
区划 | 面积(k㎡)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街道 | 镇 | 居委会 | 村委会 |
---|---|---|---|---|---|---|---|
嘉兴市 | 4008.75 | 南湖区 | 314000 | 29 | 44 | 355 | 815 |
南湖区 | 439.05 | 东栅街道 | 314000 | 8 | 5 | 69 | 66 |
秀洲区 | 547.82 | 新城街道 | 314000 | 4 | 5 | 44 | 117 |
嘉善县 | 506.97 | 罗星街道 | 314100 | 3 | 6 | 45 | 104 |
海盐县 | 534.73 | 武原街道 | 314300 | 4 | 5 | 46 | 85 |
海宁市 | 700.50 | 海洲街道 | 314400 | 4 | 8 | 61 | 161 |
平湖市 | 552.20 | 当湖街道 | 314200 | 3 | 6 | 56 | 106 |
桐乡市 | 727.49 | 梧桐街道 | 314500 | 3 | 9 | 34 | 176 |
区划 | 面积(k㎡)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街道 | 镇 | 居委会 | 村委会 |
---|---|---|---|---|---|---|---|
嘉兴市 | 4008.75 | 南湖区 | 314000 | 29 | 44 | 355 | 815 |
南湖区 | 439.05 | 东栅街道 | 314000 | 8 | 5 | 69 | 66 |
秀洲区 | 547.82 | 新城街道 | 314000 | 4 | 5 | 44 | 117 |
嘉善县 | 506.97 | 罗星街道 | 314100 | 3 | 6 | 45 | 104 |
海盐县 | 534.73 | 武原街道 | 314300 | 4 | 5 | 46 | 85 |
海宁市 | 700.50 | 海洲街道 | 314400 | 4 | 8 | 61 | 161 |
平湖市 | 552.20 | 当湖街道 | 314200 | 3 | 6 | 56 | 106 |
桐乡市 | 727.49 | 梧桐街道 | 314500 | 3 | 9 | 34 | 176 |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处于江河湖海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在上海、杭州中间,区位优势明显。
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其中秀洲区和嘉善北部最为低洼,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间,部分低地2.8米~3.0米。嘉兴市有山丘200余个,零散分布在钱塘江杭州湾北岸一线,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点是位于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高阳山。市境为太湖边的浅碟形洼地,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数千年来人类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年平均气温15.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平均日照2017.0小时。
2022年末,嘉兴市户籍人口374.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万人。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量555.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1.6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72.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66万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3.55万人,死亡率为6.4‰;自然增长率为0.2‰。[3]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陈伟[10] |
市委副书记 | 李军、帅燮琅[15]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陈伟[10] |
市委副书记 | 李军、帅燮琅[15]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李军[12] |
副市长 |
朱苗、邢海华、王慧琳、齐力[12]、倪沪平、林万乐[16]、张海燕[17] |
秘书长 |
戴锋[18]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李军[12] |
副市长 |
朱苗、邢海华、王慧琳、齐力[12]、倪沪平、林万乐[16]、张海燕[17] |
秘书长 |
戴锋[18]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高玲慧 |
副主任 |
张仁贵、敖考权、王马青、张永红、沈建华、祁海龙、曹建强、沈建明[19] |
秘书长 | 汤云良[12]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高玲慧 |
副主任 |
张仁贵、敖考权、王马青、张永红、沈建华、祁海龙、曹建强、沈建明[19] |
秘书长 | 汤云良[12]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陈利众 |
副主席 |
盛全生、薛佳平、戴铭、赵如英、盛付祥、周连昆、王登峰、徐勇、俞红平 |
秘书长 | 章剑[20]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陈利众 |
副主席 |
盛全生、薛佳平、戴铭、赵如英、盛付祥、周连昆、王登峰、徐勇、俞红平 |
秘书长 | 章剑[20] |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39.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4.0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719.61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83亿元,增长2.0%。按常住人口计算,2022年全市人均GDP为1217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108美元),比上年增长1.2%。经最终核实,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6388.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1:54.3:43.6。
20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29.99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6.47亿元,下降11.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0%。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民生支出659.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6%。
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56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实现低于5.5%的宏观调控目标。
2022年,全市进一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年共整治高耗低效企业2284家,腾退低效用地2.76万亩。惠企助企精准发力,减税降费成效显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60元,比上年下降0.16元。全力实施“凤凰行动”和“上市100”专项行动,2022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1家,列全省第2位;累计共有上市公司80家,列全省第4位。科创动能持续增强,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1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新产品产值率50.5%,较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且高于全省平均8.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7%、14.1%、14.0%、12.6%和6.7%,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和全省同产业平均水平;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7.8%、20.7%、42.2%、44.0%和70.5%,分别较上年提高1.7个、0.9个、2.8个、2.6个和2.8个百分点。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长7.5%;居民网络消费增长4.9%。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1.7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71.61万户,比上年增长8.8%。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975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85.5%;实现增加值1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2022年全市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不含贸易)832.28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70.4%;比上年增长12.1%,增速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4.1个百分点。从市场主体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6.9%,占比列全省第5位。[3]
现代农业嘉兴是浙江粮、油、畜、茧、鱼的重要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位居浙江省之首(2003年至2011年)。
2022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1.4万亩,连续17年保持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2.2%;粮食总产量98.2万吨,增长0.4%。油菜籽产量1.4万吨,下降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66.5万吨,下降0.4%;盆栽观赏植物销售2.6亿盆,增长15.6%;水果总产量45.4万吨,下降8.4%。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总产量16.6万吨,增长2.2%。年末生猪存栏26.7万头,下降1.2%;全年生猪出栏34.0万头,增长30.4%。
2022年,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9%,建成省级农机服务中心29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40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12个,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二。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7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2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深入实施全域农创工程,累计建设农创园13个,培育农创客、新农人3682人。加快推进农业区镇建设,累计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2个。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全市共有绿色食品156个、有机食品16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59.28%。
2022年,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19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全市共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50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示范镇52个、3A级景区村庄90个、特色精品村163个,启动33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全年农家乐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651.7万人次,直接营收35亿元。
2022年,全面实施“强村富民”行动,2022年全市858个村集体年经常性总收入达52.04亿元,村均607万元;年经营性总收入达21.4亿元,村均249万元;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5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100%。强化政策支持和多元保障兜底,全市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0元,高于全省平均5861元,居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12.2%,高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6.1个百分点。[3]
嘉兴工业(3)
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3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重工业1873.49亿元、轻工业942.15亿元,分别增长9.6%和下降6.2%。全市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3980.7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出口交货值2832.47亿元,增长16.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4736.35亿元,增长4.4%;利润总额686.62亿元,下降20.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6%,资本保值增值率110.9%,成本费用利润率4.84%。
2022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1.9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3]
嘉兴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4.7%、14.9%和3.5%。从重点领域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5.8%、20.5%和0.5%,交通投资下降15.6%。
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5.1%。房屋施工面积5132.34万平方米,下降8.6%;房屋竣工面积437.33万平方米,下降29.5%。商品房销售面积542.45万平方米,下降41.8%;商品房销售额823.74亿元,下降41.3%。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2.73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16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餐饮收入1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67.26亿元,增长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5.47亿元,增长3.1%。2022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实体交易市场245个,全年成交额2604.30亿元,比上年增长0.2%。
2022年,嘉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8%,工业品价格上涨4.3%,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1%。2022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9.3%。
对外经济
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出口3213.1亿元,增长14.7%;进口1186.9亿元,增长20.6%。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1661.7亿元、684.8亿元,增长22.0%、49.7%,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分别为51.7%、21.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051.0亿元,增长22.6%;对RCEP国家出口836.0亿元,增长26.1%。
2022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26个,其中新设(增资)超亿美元项目67个,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31.58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2.8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40.6%;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8.35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8.1%。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7.2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4.6%。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707.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3260.48亿元,增长13.3%。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6389.59亿元,增长19.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345.45亿元,增长16.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4098.39亿元,增长16.8%。
2022年,嘉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80家,总市值9711.64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省第四。其中,59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在主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主板总数的9.7%,位列全省第五;在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创业板总数的5.8%,位列全省第六;在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科创板总数的9.3%,位列全省第三;在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占全省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21.4%,位列全省第二。新三板挂牌企业64家,占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10.5%,位列全省第三。
2022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7.88亿元,增长12.4%;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37.49亿元,增长7.4%。全年赔付支出75.38亿元,下降1.0%。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4.44亿元,下降2.2%;人身险业务赔付30.94亿元,增长0.9%。[21]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境内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同时也是吴越文化的传承地。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改革发展的实践,嘉兴既凝炼了“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又彰显了“越韵吴风”、“水乡绿城”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特征,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嘉兴话,方言俗称“嘉兴闲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嘉兴话和北部吴语中的其他方言如苏州话、上海话、湖州话、绍兴话、杭州话等基本能互通。
嘉兴话拥有29个声母,具有全浊音。嘉兴话拥有43个韵母,具有入声韵。嘉兴话拥有7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主词条:禾帮菜】
浙江餐饮一度引领全国餐饮潮流,禾帮菜(2)嘉兴只是浙江的一个小角,但餐饮却是重头,与上海、杭州、苏州为邻,嘉兴餐饮却不为上海本帮菜、杭州杭帮菜所同化,个性、特色是嘉兴餐饮最大的特点。用嘉兴当地大厨的话说,可独成一帮,就叫“禾帮菜”。
原料不乏上海铜川路上的时新原料,却也保持了当地的独有特色;菜品借鉴杭帮菜创新思路,却也有杭帮菜不及的特色做法。嘉兴餐饮讲的就是一个特色。
禾帮菜最令人称道的是“船菜”。按嘉兴一位老者说,禾帮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原料必须乡土,乡村收来的最新鲜的时令菜蔬,野菜竹笋,野生的鱼虾,土鸡,野鸭。
南湖船菜是江南水乡传统的汉族名肴,主要流行于民国时期。以八大碗八小碗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规格。
船菜,顾名思义是在船上制作,又在船上享用的美味佳肴。船菜兼旅游与美食双重特色,在江南水乡嘉兴烹饪史上独树一帜。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海宁皮影戏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潮神祭祀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硖石灯彩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 |
网船会 | 平湖派琵琶艺术 |
平湖钹子书 | 嘉兴灶头画 |
嘉兴端午习俗 | 嘉善田歌 |
含山轧蚕花 |
海盐滚灯 |
掼牛 | 海宁皮影戏 | 高竿船技 |
- |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海宁皮影戏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潮神祭祀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硖石灯彩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 |
网船会 | 平湖派琵琶艺术 |
平湖钹子书 | 嘉兴灶头画 |
嘉兴端午习俗 | 嘉善田歌 |
含山轧蚕花 |
海盐滚灯 |
掼牛 | 海宁皮影戏 | 高竿船技 |
- |
乌镇戏剧节 | 西塘汉服文化周 | 嘉兴市生态文化旅游节暨南湖桃花节 |
钱江(海宁)观潮节 | 海宁潮音乐节 | 硖石灯会 |
“硖石灯会”灯彩艺术节 | 网船会 | 西瓜灯节 |
乌镇戏剧节 | 西塘汉服文化周 | 嘉兴市生态文化旅游节暨南湖桃花节 |
钱江(海宁)观潮节 | 海宁潮音乐节 | 硖石灯会 |
“硖石灯会”灯彩艺术节 | 网船会 | 西瓜灯节 |
嘉兴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分,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秉礼勤劳: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其俗少阴狡”,“能秉礼义,务耕织”,“尺寸之土必耕,机轴之声不绝”。
秀慧工巧:嘉兴“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仅表现在人的聪慧文雅上,而且表现在精于劳动制作。历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多创造。元代,除丝绸制品以外,漆器和金银器皿都精美绝伦,如传世的西塘派剔红漆器,朱碧山银槎杯都是国宝,形成了“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的局面。
嘉兴子城崇文好学:嘉兴自古“罕习军旅,尤慕文儒”,“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处廛者亦类皆鸿生硕彦”。“衣冠之物,焕然可观”。“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
进取求新:嘉兴因地处两省交界,多移民,具有包容并蓄的特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潮流,开通风气。南宋时嘉兴成为畿辅之地及“龙兴之地”。明清时文学艺术开宗立派。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民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
嘉兴特产(4)五芳斋粽子、南湖菱、文虎酱鸭、三珍斋八宝饭、西塘八珍糕、蓝印花布、杭白菊、汾湖蟹、凤桥水蜜桃、平湖西瓜、平湖糟蛋、嘉善黄酒、乌镇姑嫂饼、乌镇丝绵、桐乡檇李、荷叶粉蒸肉、斜桥榨菜、洪合蜜梨、黄沙坞蜜桔、南北湖虎鲻鱼、王店三元鸡、濮院羊毛衫、海宁皮革、海宁经编、海宁家纺、海宁绿毛龟、余新蜗牛、平湖元青豆、桐乡蚕丝被、姚庄黄桃、平湖蜂蜜、杨庙雪菜、海盐大头菜、新塍月饼等。
2022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公里。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412.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5%,其中公路153.15亿吨公里,下降12.4%;全年旅客周转量(营业性车辆)4.84亿人公里,下降40.3%。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3240.48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98.49万吨,下降2.7%,集装箱吞吐量285.39万标箱,增长28.4%。
全市年末机动车总量达209.6万辆,其中汽车180.8万辆,比上年增长6.8%,私人汽车158.0万辆,增长7.2%。
2022年末,嘉兴市公路通车里程82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公里。[3]
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常台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苏绍高速公路、练杭高速公路
国道:320国道、101省道、202省道
客运站:嘉兴汽车北站、嘉兴汽车客运中心
线路:沪杭铁路(沪昆铁路)、沪昆高铁
嘉兴南站火车站:嘉兴站、嘉兴南站、嘉善站、嘉善南站、海宁站、海宁西站、桐乡站
嘉兴一小时到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空港。
航道:京杭大运河、杭申线、六平申线、乍嘉苏线、湖嘉申线
上世纪初,孙中山曾到嘉兴平湖乍浦一带勘察,并在《建国方略》中计划在此建设“东方大港”。乍浦港建成全国唯一的海河联运港,2001年4月嘉兴港正式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嘉兴港已拥有外海泊位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2011年,嘉兴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258万吨。
2022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3240.48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98.49万吨,下降2.7%,集装箱吞吐量285.39万标箱,增长28.4%。[3]
地铁:杭海城际铁路[22]
三环南路(嘉杭路—南湖大道段),双溪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庆丰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南江路(三环南路―百川路段)[23]
2019年1月19日,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整体立项、分期实施、分段施工”的原则,分期实施、分段施工。其中,一期工程:三环东路广益路交叉口—长水路—中环西路洪波路交叉口段;二期工程:中环西路洪波路交叉口—中环西路东升路交叉口段;三期工程:中环西路东升路交叉口—中环北路—三环东路广益路交叉口段。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西大门(4)嘉兴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水平变化情况保持浙江省前列,市及所属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所属县(市、区)全部进入省科技强县(市、区)。
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3.9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932件,比上年增长3.0%。全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14家,累计拥有3698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92家,累计拥有8756家。全市累计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国家级12家、省级1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2家(国家级19家、省级13家)。[3]
嘉兴旅游环境(26)2022年末,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8家,文化馆8个,文化站72个,博物馆35个,农村文化礼堂791家。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100%,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建成城乡一体的“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99个。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394项。拥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4个,艺术表演场所39个。全市电影院60家,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100%,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2022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19963个,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76平方米,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为94.2%。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7个,全民健身中心5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33个、社区多动能运动场160个,建成“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385个,构筑城乡一体化“10分钟健身生活圈”。全市共有国家、省级高水平训练基地6所,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5所,市级高水平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5所,市级体教融合特色学校48所。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第四。
202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4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01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366人,注册护士22334人,医疗床位30408张。平均每千户籍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43名,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医院床位8.11张。全年门诊病人4713万人次,住院89.74万人次。
2022年,全市无偿献血69381人次,献血量2253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3]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26元,增长4.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96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6元,增长6.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全体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分别增长2.1%、1.1%和4.0%。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146元,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112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571元,增长7.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均为26.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1.2平方米。
2022年,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39万户,比上年减少0.01万户;保障人数1.93万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8亿元,低保标准为1070元/人•月,最低工资标准2070元/月。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55.12万人和423.1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63.82万人。[3]
2022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23公顷,比上年下降8.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992公顷,增长12.8%;房地产用地556公顷,下降32.9%;基础设施等用地1475公顷,下降7.1%。
初步统计,2022年城市污水年排放总量3.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2%;城市污水处理量为3.22亿立方米,增长9.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3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1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8.07%。
2022年末,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0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深度为1260.9毫米(折合降水量53.25亿立方米)。全市83个市控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占比达100%,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IV类和V类水质断面均实现清零。
2022年,市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影响),与上年持平;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0.8%,比上年下降9.3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等价值,下同)1862.6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5%,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3%。其中,八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1327.83万吨标准煤,增长0.5%,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3.3%。[3]
2022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0起、死亡65人(含高速7起11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8.0%和27.8%。其中,道路运输(含高速)共发生事故66起、死亡43人;工矿商贸企业(包含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共发生事故24起、死亡22人。[3]
2022年,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81亿件,比上年增长4.3%;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17.85亿元,增长11.1%。其中,快递业务量12.16亿件,比上年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105.34亿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82.09亿元,增长24.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9万户,比上年减少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6万户,比上年增加2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0万户,比上年增加52万户。[3]
嘉兴高级中学2022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757所,在校生81.67万人。全市共有各类高校10所,在校生12.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5.31万人;普通高中39所,在校生5.68万人;初级中学132所,在校生11.94万人;小学151所,在校学生31.01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65万人,增长 2.8%,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达99.31%。全市普通本专科、高职招生2.94万人,毕业学生2.05万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人数1.1万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人数1515人。全市各类民办学校34所(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7.6万人。[3]
类别 |
学校列表 |
||
主要中学 |
嘉兴市第一中学 |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
嘉兴市秀州中学 |
嘉兴高级中学 |
嘉兴市第三中学 |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
嘉兴市南湖高级中学 |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
平湖中学 |
|
当湖高级中学 |
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
乍浦高级中学 |
|
桐乡市高级中学 |
桐乡市第一中学 |
桐乡市第二中学 |
|
茅盾中学 |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
海宁市高级中学 |
|
海宁市第一中学 |
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 |
海宁中学 |
|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
海盐高级中学 |
海盐实验中学 |
|
海盐武原中学 |
嘉善中学 |
嘉善高级中学 |
|
高等院校 |
嘉兴学院 |
嘉兴南湖学院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 |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 |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 |
类别 |
学校列表 |
||
主要中学 |
嘉兴市第一中学 |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
嘉兴市秀州中学 |
嘉兴高级中学 |
嘉兴市第三中学 |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
|
嘉兴市南湖高级中学 |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
平湖中学 |
|
当湖高级中学 |
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
乍浦高级中学 |
|
桐乡市高级中学 |
桐乡市第一中学 |
桐乡市第二中学 |
|
茅盾中学 |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
海宁市高级中学 |
|
海宁市第一中学 |
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 |
海宁中学 |
|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
海盐高级中学 |
海盐实验中学 |
|
海盐武原中学 |
嘉善中学 |
嘉善高级中学 |
|
高等院校 |
嘉兴学院 |
嘉兴南湖学院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 |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 |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 |
2018年7月30日,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渭蛟与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仁贵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圆通集团将投资122亿元,在嘉兴机场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并依托该枢纽打造立足长三角、联通全国、辐射全世界的超级共享联运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24]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同意在嘉兴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5]
2022年7月,浙江省2021年度水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公布,嘉兴市排名第十。[3]
嘉兴南湖(6)嘉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截至2016年,嘉兴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个(南湖、乌镇、西塘),数量与省会城市杭州齐平并列省内首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AAA级景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202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001.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8.77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8%和12.8%。其中,入境旅游1.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9.0%;旅游外汇收入2524.06万美元,下降14.0%。接待国内游客2999.3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27.07亿元,分别下降6.7%和12.9%。[3]
马家浜遗址 | 南河浜遗址 | 罗家角遗址 | 谭家湾遗址 |
庄桥坟遗址 | 新地里遗址 | 长安画像石墓 | 吴镇墓 |
安国寺经幢 | 惠力寺经幢 | 盐官海塘及海神庙 | 京杭大运河—长虹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