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文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作者 孟子及其学生
创作年代 战国
目录导航

词语释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拼音:bú xiào yǒu sān,wú hòu wéi dà),直译为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

词语出处

来源出处

《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为: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舜在没有通知自己的父母就娶了自己的妻子,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就是无后的解释。君子还是应该事先通知父母才对。

典故故事

典故释义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

1、中国古典训诂学,经文注疏学通常认为,“后”是后代的意思,《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该观点。

2、近现代有人根据上下文,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者简介

孟子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社会争议

观点一

观点一认为“后”应该译为“尽后代的责任”

1.原文中的“为无后也”不能翻译成“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理由一,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

2.许多人以为东汉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2]》的批注是对孟子这段话的解释,而是不合理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所言: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他把“不孝有三”定义为了三种,可见他并没有理解孟子的五不孝,就断章取义把“无后为大”解释为“没有后代”。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故意曲解了孟子的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三不孝”其实应当参照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三纲五常中的“父子纲”源自周礼中“亲亲父为首”,经过先秦孔子时期,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孟子尤为强调要遵守父子纲常,要注重敬重长辈,例如:

《孟子离娄上》第十一章: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十二章: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十九章: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

二十七章:

仁之实,事亲是也。

二十八章:

瞽瞍砥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这些都是在讲如何是父母高兴,遵守父子纲常。但是从来没有提及是否要后代的问题。舜不告而娶,他的这段婚姻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必定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孟子对他的行为做出了“大不孝”评论。

观点二

观点二认为“后”应该译为“后代、后继者”

《孟子》全书都没有把“无”作为“不尽……之责”来解释,比如孟子说墨家“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其中的“无”就必须做“没有”来解释,否则按照“无后”来套用就会翻译成“杨朱为我的观念,是不尽君主的责任。墨子兼爱的观念,是不尽父亲的责任。”这种解释是很可笑的。

另外“无后”一词在《孟子》中也有再次出现:“仲尼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难道这里孔子是在感叹“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他不尽后辈的责任吗?”很明显不是。“无”就是“没有”,“后”则是“继承人”的意思,孔子实际上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难道没有继承人了吗?”是在说做坏事的人难道不怕祸及子孙。所以所谓的把“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责任”,纯属用现代观点来套在古汉语上,反而是一种曲解。实际上,“无后”就是字面理解的“没有后代、没有后继者”的意思。

另外如果把“君子以为犹告也”翻译成“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犹”字是没有“做……比较好”的义项的。“犹”这里应该理解为“犹如”的意思,也就是说应该是“君子认为他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那么前文就应该是一个舜虽然没有禀告父母但是又有一个情有可原的情形才对。则只能解释为先娶后告是担心触犯“无后”这个不孝行。因为舜避免了“无后”,所以不禀告父母虽然也是不对的,但是是可以被君子们原谅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