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薄革质,通常在枝端密集,近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内弯的软骨质腺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4~5对。弧状弯,近边缘处相连接,在上面不明显,下面略突起;叶柄长5~8毫米,无毛。
顶生总状花序,通常长于叶,长10~18厘米,下垂;花序轴及花梗有微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多数,较密集,常3枚簇生;花梗长3~5毫米;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被微柔毛;花瓣白色,三角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花期直立;雄蕊长约3毫米;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背向着生;子房半下位,无毛,心皮2枚,紧贴;花柱单生,有纵沟。蒴果卵状锥形,长约5毫米,无毛。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河岸鼠刺生长于河岸边潮湿岩石上,海拔450~850米。
河岸鼠刺分布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金平、沧源。缅甸北部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