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4)1999年7月,锦州师范学院国有民营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入学后在二本相关各院系上课并归其管理。

2000年7月,合并后的锦州师范学院成立文理学院,部分学生从二本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相对独立办学,办公地点在锦州师范学院数学楼。

2000年9月,文理学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小南区(现渤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学院,独立迎接2000级新生。同年7月,学院搬迁至锦州师范学院东校区。

2001年9月,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试办足球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同年,新生入学。

2002年9月,锦州师范学院成立文理学部。

2003年3月21日,锦州师范学院发文撤消文理学部,组建文理学院。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2003年9月,更名后的渤海大学下发校发[2003]81号文件《关于申办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请示》,按照教育部[2003]8号文件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规定,与辽宁毅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组建新的文理学院,将原三批本科和足球学院学生均纳入新的办学实体中,实现了国家规定的新的办学形式。

辽宁理工学院

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复函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的评议结果,批准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辽宁理工学院,同时撤销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建制。[3]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景观设计学院9个院系,30个本科招生专业和13个专科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开设法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日语、英语、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工程造价、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环境设计、动画、风景园林、焊接技术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机器人工程30个本科专业。开设会计、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影视多媒体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供用电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社会体育13个专科专业。

学院计划转制成功后积极筹建理工类系部,2015年3月11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同意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等四所院校的高职教育专业备案的函》,其中辽宁理工学院新增设专科专业和方向有:

辽宁理工学院 550306 供用电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1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108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40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590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620505 物流管理 3
辽宁理工学院 660108 商务英语 3
辽宁理工学院 660303 社会体育 3

此外2015年3月24日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辽宁理工学院新增设本科专业和方向有:[5]

辽宁理工学院 网络工程 080903 工学 四年
辽宁理工学院 风景园林 082803 工学 四年
辽宁理工学院 物流工程 120602 工学 四年

师资力量

辽宁理工学院 550306 供用电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1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108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3
辽宁理工学院 58040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590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辽宁理工学院 620505 物流管理 3
辽宁理工学院 660108 商务英语 3
辽宁理工学院 660303 社会体育 3

学校荣誉

辽宁理工学院 网络工程 080903 工学 四年
辽宁理工学院 风景园林 082803 工学 四年
辽宁理工学院 物流工程 120602 工学 四年

学术研究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学校有专任教师36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43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60人。[1]

杰出人才

教授:李素荣、刘春香、任骏原、王晓明、尹子民[6]

办学特色

建院以来,学院的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在辽宁省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名列第一;

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9月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文化传统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3)学院实施教学精品工程建设,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2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改立项12项。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推动教学"的思路,加强科研工作。全院教师先后主持锦州市级以上科研项目84项。

校训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学院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适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三点式教学法",开展"专业主修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学生个性发展打造多个平台,设置了学术型综合班、复合型特色班、高级管理特色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毕业生考研率(考研率统计数字含第二学位、往届考研、出国读研)逐年提高,2014年2010级学生考研率达20.5%;

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大中城市建立了125多家稳固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指导站作为学生就业前的实训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被录用机关、电台、电视台等单位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学院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通过日常管理和"知行测评",促进学生良好素质、完美[5]人格的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做到知恩图报、助人为乐、扶弱孝道、自强不息。

50多个社团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发挥特长、锻练能力的舞台,相当多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

校徽

现任领导

尚德明理 精工致用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理工学院(3)尚德,出自《论语·宪问》:“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意为:崇尚德行。做人根本立德为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精心教学。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明理,出自《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意为: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体现学校师生在为人处事上鲜明的是非原则,能够以国家利益和学校大局为重,明辨是非,通情达理。

精工,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黄鲁直诗》:“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作为理工的学子,应力求技艺精湛,要有工匠精神。也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方针中,注重培养师生的刻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的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实践技能。

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致用 即“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首要目的。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所所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和掌握,然后以严谨的态度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尚德明理,精工致用”这八个字,体现学校“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理工科类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校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的应用技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尚德明理,精工致用”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全校师生长风破浪,砥砺前行![7]

学校地址

二○一五年一月七日公布新院标,新院标以环形轨道、星星和向上的箭头为主体造型,构成简化校名“辽理工”的拼音首字母“L”、“L”、“G”,并象征学院创新科技与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

下部图形为书籍和海浪,突出学院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滨海的地域特点。深蓝色作为标准色,代表智慧与理性,寓意学院严谨治学的校风。

设计者:

辽宁理工学院艺术系讲师 徐妹

词条图册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康军平
校长 邵良杉
副校长 戴春飒、刘英宏、赵辉、崔红军、李国义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辽宁理工学院官网[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