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 云南省 剑川县 金华山北麓的 松岗山脚。
满贤林图册(3)
自剑川县城西行一两百步,即到金华山北麓的松岗山脚。行约一公里,迎面“皆纯石危亘,骈峡相对而路当其下。先有一崖,北向横障箐中,下嵌成悬,悬覆二丈余,而东北一石下垂,如象鼻柱地。《 徐霞客游记》)这里就是剑川名胜满贤林(又称莽歇岭或买闲林)进口处。在悬覆的大崖上,有“一窍通灵”、“峭壁于寻”、“买闲林”等巨形刻额,使这里的景色,更添了几分雄伟气氛。
从“象鼻”下进去,水帘从眼前哗哗下垂。继续蹑登,则贤林满箐,遮天蔽日。右侧峻峨峭壁,左尾松林苍翠。峭壁上,历代名人的 题字书额高镌于上,道劲雄浑, 气势非凡。如 杨琼的“磊坷英多”;董芳的“两岩竞翠”;何立言的“环宇神仙”; 李培林的“龙津胜域”和 李根源的“ 长剑依天”等等;字状景,景 衬字, 蔚为壮观。 徐霞客记述说:“矫首上眺,或下嵌上突,或中削旁裂,或居堆,或直劈,各极 骞腾。有出其上为‘ 天作高山’者,其字甚大,而悬穹亦甚高。或云以蔑箩藤索从峰顶倒挂而出者。”可惜这四个字可能被树木青苔掩盖,至今尚未发现。
再向西登,“满贤林” 石坊 高展眼前。石坊西有古朴庄重的三官殿,殿西北陡崖上, 五云楼(又叫 五间楼)犹如悬在山腰,险峻异常,有 大姚李宝书撰联其上:“云去月来山自悒;松擎岩挂阁如飞。”五云楼真若仙境。此外,这里还有摩空粘壁而成的西崖白衣大士和东崖的胡僧达摩,以及 观音岩与仙人床,也是游览的好去处。
满贤林的风景特点是景外有景,景上有 景和景中套景,共计有十:即自满贤林石罅出的一股溪水从下面淙淙流淌的“ 迎仙桥”;一岩横障,游人从下洞钻入的“通灵窍”;矗立通灵岩上,虽历经地震而不倾的“延 青塔”;进山门上攀约百步,拦路大岩右侧传说 吕洞宾从此岩骑驴上天留下的“仙驴迹”;紧靠五云楼东,两 岩相垒,下大上小,十数丈高,顶端仅容两个“仙人”在上面弈棋的“抛空石”;抛空 石南,有一棵与 泥塑 接引佛比高的“冲霄柏”。此外,还有“竞 翠屏”、“彩兰径”和“ 锄药圃”等景点。这十个景点, 赵藩都各写有一五言 律诗,给予吟颂。
![]() |
![]() |
![]() |
![]() |
现代人对 剑川满贤林的了解非常少,但在我国著名旅游家、 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中,对满贤林早有记载。在徐霞客的描写中,满贤林石崖危壁,险而奇妙, 流水潺潺,瀑布水帘,随处可见, 苍松翠柏随处可见。
满贤林图册(15) 古老名胜添画页,千狮荟萃满贤林。剑川石雕源远流长,深受 石钟山石窟影响。在白族画家 陈永发的指导下,石雕艺人充分发挥精湛的工艺水平,目前已在满贤林雕刻石狮2600多只和 狮王,还陈列了收集来的众多古老石狮,被誉为“世界双绝工程”,即在同一地点 石雕狮子最多,而且有何种最大的狮王。
狮吼贤林 走进满贤林,便走进了狮子的世界。雄距山顶的狮王高25米,身长15米,身宽12米, 独领风骚,称绝于世。那数千头石狮,无不显现出生命的活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那一组组从魏晋以来各个朝代风格的石狮和白族民间纹狮组合的狮群,透射出深邃神秘的文化气息,令人 惊叹不已。
通灵窍 走过迎仙桥,只见一堵巨崖挡住去路。上刻“一窍通灵”及“买 闲林”几个醒目大字。石崖顶端的延青塔 巍然屹立,俨然 画图。走进石崖下文的“通灵窍”天然石门,石罅间飞瀑流溅, 凉气袭人,空中灵雨,别有一景。
碧云坊 为一高二低三间斗拱式厦披石坊。
琼楼仙境 大雄宝殿北侧的五云楼、雷祖殿等 楼台亭阁依悬崖峭壁而建,极似琼楼仙境。
摩天柏 神秘的摩天柏高约70米。相传它与山腰飞阁内的接引佛比高,屡败。后有人蒙佛双眼,它才长成摩天 巨柏, “文化大革命”中遭砍伐。砍去一半时,斧下火星四溅,令偷伐者吓破胆,一命归西。如今树根只剩一半,依然郁郁葱葱,令人稀奇。
曲径通幽 沿大雄宝殿后的石级 山道前行,即达狮王处。还可通往 金华山 文风塔。其间 小桥流水,谷幽泉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