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美

徐琴美

中文名 徐琴美
出生地 浙江
民族 汉族
目录导航

主要经历

学习经历[1]

1997.09 - 2000.07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7.03 - 1999.10首届中德心理治疗研究院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系统家庭治疗组学员,获结业证书

1989.09 - 1992.07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7.09 - 1988.0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进修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983.09 - 1987.07 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09 - 至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2008.02 - 2009.02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 访问学者

2007.12 - 2014.08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教授

2001.08 - 2002.08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 访问学者

1998.09 - 2007.12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副教授

1993.09 -1998.08 杭州大学心理学系 讲师

1987.09 - 1993.08 杭州大学心理学系 助教

发表论文著作

学术期刊论文发表(*通讯作者)

1. Jie He, Peihua Qiu, Ka Young Park, Qinmei Xu*, and Michael Potegal (2013). Young Chinese children’s anger and distress: Emotion category and intensity identified by the time course of behavi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7, 347-356.(impact factor 1.495)

2. Tao, Y., Xu, Q.* (2013). Phonological Specificity of Lexical Tones in 12-month-old Chinese-speaking Infan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5(10), 1111-1118.

3. 陶冶, 徐琴美*, & Kim Plunkett. (2012). 不同母语环境下16个月婴儿词汇表征中声调的语义特性.心理学报(8), 1066-1074.

4. Hamamura, T., Xu, Q., & Du, Y. (2012). Culture, social class, and independence–interdependence The case of Chinese adolesc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8(3),344-351

5. He, J., Hane, A. A., Degnan, K. A., Henderson, H. A., Xu, Q.*, & Fox, N. A. (2012). Anger and Positive Reactivity in Infancy: Effects on Maternal Report of Surgency and Attention Focusing in Early Childhood.Infancy, 18,184-201.(impact factor 2.831)

6. He, J., Xu, Q.*, & Degnan, K. A. (2012). Anger Expression and Persistence in Young Children.Social Development, 21(2), 343-353..(impact factor 2.045)

7. He, J., Degnan, K. A., McDermott, J. M., Henderson, H. A., Hane, A. A., & Xu, Q., et al. (2010). Anger and Approach Motivation in Infancy: Relations to Early Childhood Inhibitory Control and Behavior Problems.Infancy, 15(3), 246-269..(impact factor 1.507)

8. 张晓贤, & 徐琴美*. (2010). 人际因素促进5_9岁儿童内疚情绪理解的研究. 心理科学.33(4), 942-945

9. 胡天婷, 陶沙, 徐琴美, & 毕鸿燕. (2010). 不同汉字解码技能与小学生阅读理解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 144-152.

10. 何洁, & 徐琴美*. (2009). 幼儿生气和伤心情绪情景理解.心理学报(1), 62-68.

11. 刘曼曼, & 徐琴美*. (2009). 大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0), 1241-1243.

12. 程黎, 施建农, 刘正奎, & 徐琴美. (2008). 作业时间和指导语导向对10-12岁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影响.心理科学(6), 1389-1393.

13. 潘晓蕾, & 徐琴美. (2008b). 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新美术(1), 98-102.

14. 潘晓蕾, & 徐琴美. (2008a). 美院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4), 381-383.

15. 王裕豪, 袁庆华, & 徐琴美. (2008). 自我建构量表(SCS)中文版的初步试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 602-604.

16. 徐琴美*, 严红滨, 方玫, & 喻擎苍. (2008). 表情分析中嘴形的计算机识别.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 65-69.

17. 徐琴美*, 徐慧颖, & 王婷. (2008). 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 49-51.

18. 李庆功, 徐琴美*, & 苏倩倩. (2007). 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应用心理学(1), 37-43.

19. 耿凤基, & 徐琴美*. (2007). 儿童行为抑制的生理机制研究述评.应用心理学(4), 367-372.

20. 何洁, 徐琴美*, & 王珏瑜. (2007). 幼儿对生气和伤心情绪倾向同伴的接受性比较.心理科学(5), 1229-1232.

21. 徐琴美*, 何洁, & 钟莹. (2006). 儿童在困难情景中的情绪反应.心理科学(4), 822-825.

22. 徐琴美*, & 何洁. (2006). 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 223-228.

23. 徐琴美*, 李庆功, & 林洁. (2006). 4~6岁儿童对梦的起因和可控性的理解.心理学报(1), 70-78.

24. 包克冰, & 徐琴美*. (2006b).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心理学探新(2), 51-54.

25. 包克冰, & 徐琴美*. (2006a). 中马两国青少年的父母和同伴依恋关系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172-174.

26. 包克冰, 李卉, & 徐琴美*. (2006).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教育科学研究(1), 25-28.

27. 王婷, & 徐琴美*. (2006). 冲突情景中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遵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 87-90.

28. 陈花, 陆立忠, & 徐琴美*. (2005). 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 62-65.

29. 何洁, 徐琴美*, & 王旭玲. (2005). 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_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30. 马伟娜, & 徐琴美*. (2005). 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8), 19-22.

31. 徐琴美*, 丁晓攀, & 傅根跃. (2005). 孤独症儿童及其矫治方法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6), 59-64.

32. 徐琴美*, 何洁, & 蒋国香. (2005). 小学生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特点及与同伴接受性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177-179.

33. 徐琴美*, 袁庆华, & 王惠坚. (2005). 儿童对空间位置协变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6), 121-124.

34. 徐琴美*, & 何洁. (2005). 儿童问题行为问卷项目对中国小学生的适用性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 49-52.

35. 徐琴美*, & 鞠晓辉. (2005a). 9_11岁儿童对失败学习情景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表达研究.心理科学.

36. 徐琴美*, & 鞠晓辉. (2005b). 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94-100.

37. 徐琴美*, & 刘曼曼. (2005). 同伴支持_父母支持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初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8. 徐琴美*, & 鞠晓辉. (2004). 7_11岁小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与情绪归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9. 徐琴美*, & 翟春艳. (2004). 羞愧研究综述.心理科学(1), 179-181.

40. 徐琴美*, & 袁庆华. (2003). 高_低焦虑儿童对教师权威行为的认知特点初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1. 徐琴美*, & 张晓贤. (2003a). 5_9岁儿童内疚情绪理解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

42. 徐琴美*, & 张晓贤. (2003b). 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心理科学(6), 1114.

43. 陈昌凯, & 徐琴美*. (2003). 3_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

44. 施剑飞, 唐文新, 陈远岭, 黄晓霞, 蔡建华, & 徐琴美. (2002). 父母养育方式及气质类型与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康复(9), 1320-1321.

45. 蔡建华, 叶建林, 王义强, 汪乐群, 张铁忠, & 徐琴美. (2001). 神经症MMPI-2的测量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3), 193-195.

46. 于绍元, 何剑, & 徐琴美. (2000). 未成年罪犯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对少年犯心理测评的研究报告.法学天地.

47. 龙君伟, & 徐琴美. (2000). 人的自我调节机制述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59-64.

48. 龙君伟, & 徐琴美. (1999). Bandura的效能预期理论述评.心理科学(4), 346-349.

49. 陆斐, 楼美丽, & 徐琴美. (1998). 护生及高中女生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47-48.

50. 徐琴美, 陈伟伟, 施剑飞, & 蔡建华. (1998). 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应用心理学(1), 44-48.

51. 孙建胜, 赵国秋, 王义强, & 徐琴美. (1996). 中学教师与医护人员职业心理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4), 157-159.

52. 徐琴美, & 王重鸣. (1993). 知识结构及其评估.应用心理学(1), 42-46.

53. 王重鸣, & 徐琴美. (1990).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能力倾向与教学措施的交互影响.应用心理学(3), 1-7.

科研项目

  1. 发现儿童
  2.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
  3. 中国和克罗地亚背景下情绪智力测量的发展和效度
  4. 儿童人格发展及其教育干预
  5. 婴幼儿情感发展
  6. 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纵向研究
  7. 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
  8. 儿童人格发展
  9. 2--4岁婴幼儿大脑发育与心智发展
  10. 婴儿认知能力测试分析技术
  11. 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12. 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13. 儿童青少年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意识情感发展
  14. 蒙特梭瑞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15. 中学生心理健康系统干预方案研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