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火烧兰

大叶火烧兰

植物界
大叶火烧兰
鸟巢兰族
中文学名 大叶火烧兰
兰科
单子叶植物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脱落。

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

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7~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延伸成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多为卵状披针形,向上逐渐过渡为花苞片。

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10~20朵花,有时花更多;花苞片椭圆状披针形,下部的等于或稍长于花,向上逐渐变为短于花;子房和花梗长1.2~1.5厘米,被黄褐色或绣色柔毛;花黄绿带紫色、紫褐色或黄褐色,下垂;中萼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舟形,长13~17毫米,宽4~7.5毫米,先端渐尖,背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长14~20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并具小尖头;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1~17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中部稍缢缩而成上下唇;下唇长6~9毫米,两侧裂片近斜三角形,近直立,高56毫米,顶端钝圆,中央具23条鸡冠状褶片;褶片基部稍分开且较低,往上靠合且逐渐增高;上唇肥厚,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蕊柱连花药长7~8毫米;花药长3~4毫米。蒴果椭圆状,长约2.5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南、四川、云南西南部和西北部以及西藏东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100~3300米的林下草坡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