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头症患儿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指一个人的头围相对于其年龄与性别的平均值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状况。
小头畸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会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出现。多种的发展状况或染色体异常都可造成小头畸形,若正好遗传到一众“小头基因”(microcephalin)中的其中一种的两份失能等位基因的话也会造成小头症。
一般而言,有小头症的人的预期寿命会减短,而大脑功能方面也很难趋于正常,患者的预后依其所呈现的异常之处而有所不同。
2016年4月13日,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得出确定性结论,寨卡病毒是导致小头症和其他几种胎儿出生缺陷的原因。[1]
头小畸形可分真性头小畸形、假性头小畸形,真性小头畸形多由一种常染色体畸变、或胎儿特别是在妊娠早期,受放射线照射或宫内感染引起;假性头小畸形是由于炎症、脑血管损伤而引起的脑损伤和脑萎缩,头围减少的程度比真性小头畸形轻些。
小头症患儿由于一种常染色体畸变、或胎儿特别是在妊娠早期,受放射线照射或宫内感染,胎儿显示脑回过小,或无脑回,脑发育明显延缓,常在胎儿第3-5月即停止进展。
小头症病人头顶部小而尖,扁额,头围比胸转小,最大不超过43厘米,最小可在25厘米以下,脑重量在900克以下;额与枕部常平坦,前囟闭合早,骨缝全部或部分闭合过早,身体及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及行为发育障碍,有的病人有惊厥;肌张力增淋巴,甚至有痉挛性瘫痪,预事依脑发育不全程度而异。
2014年,巴西“小头症”病例数量飙升,医生注意到该现象与Zika病毒的出现同步。医生发现,大部分病儿的母亲在怀孕早期曾报告出现轻度发热、皮疹和头痛等Zika病毒样症状。
小头症患儿巴西2015年已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而2014年巴西只有147宗小头症个案。巴西卫生部门称,2015年以来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Zika)病毒有关,巴西卫生官员给国内家庭提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建议:暂勿怀孕。
巴西小头症新生儿大增 政府呼吁民众暂停生2015年11月28日,巴西卫生部宣布,在尸检中发现一个先天性小头畸形的婴儿携带有Zika病毒,两者之间的关联得到确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