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明初朱元漳大洗山东,附近村民就是靠这鹿角山的山寨躲过一次次劫难。一次官兵又来,村民躲到山上,紧闭寨门,备好滚木擂石准备迎击。这时山下走来一白衣女人,一路嚎哭,言称自己家人都被官兵所害,求山上村民接纳,出于怜悯,众人打开山门容其住下。就在收留白衣女人的第三天晚上,山寨上避难的百姓悉数被杀……。传说毕竟是传说,山上没有任何碑志记载,但围墙、房基、工事、山洞,特别是两个各有一间屋容积大,在山顶的石灰岩石上凿下的蓄水池,却在作着无言的叙述。据附近八十多岁的老人讲,围墙、水池等从其记事时起就有,何人何时建成,是土匪窝点,还是义军据点,无据可考。还有主峰西面石崖下的大石呵嵌,传说是古时官方牧马的马棚。更有附近郑家村的一马姓读书人,可能是羡慕陶渊明,夫妻二人来到这里,以洞为房,开荒种地,悠然闲适,与世无争,粮有盈余即周济众人,人求书问字也有求必应。一日,他在洞口石壁下面推磨,就在他转到洞里面的瞬间,洞口石壁轰然坍塌,整个磨盘和半截磨棍被压在下面,而他安然无恙,直到现在,附近村民还借此事教育后人要积德行善。
鹿角山因其高峻、险要又与马鞍山相望,在抗日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九四二年三月,日伪军三百余人向我鹿角山发动了第一次进攻。当时山上有完整的围墙、工事、寨门,加之上山路崎岖险要,又有小鹿角山和北顶两峰分立左右,火力交叉掩护,互为策应,守卫此山的第七区区中队英勇抵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此次战斗共歼敌五十多人,我五名干部战士英勇牺牲。其中时任班长的源泉镇郑家村人郑启才,在弹药打光之后带领全班战士打开寨门冲下主峰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搏斗。郑启才会武功,手舞两把大刀对付四个鬼子而面无俱色,不幸脚下一滑,跌入一石坑内被敌杀害。后来村民们将其尸体掩埋,并在主峰崖下一石洞内为其塑像,称郑启才烈士祠。
一九四三年二月,敌伪又纠集2000余人向鹿角山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守山部队除区中队外,还有八路军主力部队方营长率领的一个排,战斗中我军有效地利用了鹿角山的有利地形,打得灵活巧妙,有声有色。战斗开始,敌火炮轮番轰炸,飞机低空盘旋扫射,我军在方营长指挥下沉着应战,在敌爬到离寨门十几米远时,机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把敌人一次次压下山去。当时山上有一面大鼓,只要听到方营长“叭”一声响,马上是机枪一阵齐射,然后是鼓声震天,日寇汉奸闻之丧胆。敌酋见地面进攻不能得手,就命令部队后撤,让五架飞机轮番轰炸,我守山部队立即组织火力对空射击,结果击伤敌机一架,使其冒着黑烟狼狈逃窜,最后迫降在辛店。敌人的这次进攻又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战斗发生在同年六月。敌人吸取前面两次失败的教训改强攻为偷袭,加之敌特混入我内部,使敌人这次偷袭得手。当我发现敌人时,北顶小门和小鹿角山己被敌人占领,主峰遭到敌人两面火力夹击,守山部队见不能守就冒死突围,结果有十三人壮烈牺牲,鹿角山遂被敌伪四师占领。一九四四年敌被我军赶跑,为防山上设施重被敌所用,房屋、工事、围墙等都被我拆除。
鹿角山原为一片荒山,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绿化,现满山已被柏树覆盖。主峰下边盘山路边的石缝中有一清泉,天旱不涸,天涝不溢,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