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节到 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至 讹答剌(一作兀都刺儿,在今 哈萨克斯坦 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国王屠杀之,侵吞商品与骆驼。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断贸易,争取和平解决,派出使臣,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要求交出凶手。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害正使,剃光两位副使胡须,押送出境。 成吉思汗遂以攻金事付 木华黎,而自谋征讨 花剌子模之事。
十三年(1218年),灭 西辽后,蒙古 西境遂与 西域接壤。十四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历时五年。消灭了40万军队,征服了 花剌子模。十四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统大军从额尔的失河出发,越过阿勒 台山,经 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破城子)、仰吉八里(今新疆马纳斯西北)、天地(今新疆寨里木湖)、畏兀儿(今新疆 东南地区)、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哈刺鲁(今 哈萨克斯坦 伊犁河以北地区)各以兵从,共23万人,号称60万。摩诃末与大臣议定,命各城坚壁清野,不出战。成吉思汗于是年中秋前后抵达虎思斡耳朵,稍事集中休整,立即向 锡尔河进攻;以 哲别率5000骑兵为奇兵,取道畏兀儿、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市北)、 拔汗那(今 乌兹别克斯坦 费尔干纳地区),进入 阿姆河上游,从 花剌子模东南部,进攻摩诃末战略上敏感的地方。以造成切断王国与两大资源地和新军筹建基地 阿富汗与 呼罗珊联系的假象,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摩诃末中计,派其主力指向 拔汗那对付 哲别。成吉思汗率主力乘机推进到 锡尔河的 讹答剌,分军为四;第一路军由皇子察合台、窝阔台指挥,留攻讹答剌。
经强攻六个月,最后占领 讹答剌,活捉亦难出;第二路军由皇子术赤指挥,顺 锡尔河西北攻占昔格那克(也称速黑纳黑,今哈萨克斯坦契伊利东南)、讹迹邗(今 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巴耳赤邗(今契伊利西北),毡的(今哈萨克斯坦克齐尔·奥尔达东南);第三路由 阿剌黑、速亦客秃、塔孩指挥,沿锡尔河东南攻占伯纳克特(一作别纳客,今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忽毡(今 塔吉克斯坦之 列宁纳巴德)。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主力,以 速不台为先锋,渡过 锡尔河,通过600公里宽的基吉尔 库姆沙漠,直取 不花剌(今 乌兹别克斯坦 布哈拉)、撒麻耳干,切断摩诃末向受围各城支援的通道。
成吉思汗于十五年秋,派以 术赤为主帅,察合台、 窝阔台为副,指挥第一、二路军往攻玉龙杰赤,次年攻克(参见 玉龙赤杰之战)。成吉思汗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消灭 花剌子模国30万军队,攻占花剌子模本土和河中地区,取得了具战略决战性的河中 战役的胜利,为灭亡花剌子模国打下了基础(参见 河中之战)。
成吉思汗军至撒麻耳干,获情报:摩诃末已从忒耳迷(今 乌兹别克斯坦捷尔梅兹北)渡河,暂住夏营地,兵力不多。于是派 哲别、 速不台、脱忽察儿三将,各率领l万骑兵往攻,摩诃末认为新都撒麻耳干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没有三至四年不能攻克,不料五天陷落,遂率部逃窜(参见 撒麻尔干之战),路经纳克休普(今 阿富汗 马扎里沙里夫北)、 巴里黑(马扎里沙里夫西)、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部 内沙布尔)(参见你沙不儿之战)、可疾云(今伊朗 德黑兰西北 加兹温)、哈马丹(今伊朗德黑兰西南哈马丹),马三德兰(今伊朗东北部 马赞德兰省)至 里海阿疏儿·阿迭岛(今伊朗 戈尔甘河口以西,其岛或已下沉)、阿必思浑岛(今已无可考)隐蔽。 哲别、 速不台二将率领部队跟踪追击,俘其母后秃儿堪可敦和嫔妃,缴获了金库,押送撒麻耳干至成吉思汗大本营。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待命往攻玉龙杰赤,阻击乘船沿海北上的摩诃末军。
当摩诃末得知其母后、嫔妃被俘,幼子丧命,又患肋膜炎,自知不久于世,乃立札兰丁为嗣主。成吉思汗立即命令 哲别、 速不台率领3万骑兵(包括脱忽察儿之1万骑兵)北越 高加索探察。 哲别、 速不台率军由南面迂回 里海,进入亚塞拜然(今 阿塞拜疆)进行了乔治亚(或称谷儿只,即今 格鲁吉亚)之战,扫荡 高加索南北诸役,举行了帖雷克河之战、 迦勒迦河之战,破俄罗斯联军lO万,打开了俄罗斯大门,班师回国。
拖雷奉命率领军扫荡 阿姆河以西 呼罗珊地区(今 土库曼南部、伊朗东北部和 阿富汗西北部地区)。成吉思汗率领主力攻占忒耳迷及渡口,进军忽儿忒地区(今 阿富汗北部)和撒蛮(今阿富汗北部之 萨曼甘),攻占了巴达哈伤(今阿富汗东北部 兴都库什山以北, 喷赤河以南地区)和 巴里黑、塔里寒(今阿富汗东北之塔利甘)(参见 塔里寒之战),平定了 阿姆河以北地区,尔后进军并攻克了另一个塔里寒(又称言内思剌惕——苦黑)。
札兰丁继位国王,决心据旧都玉龙杰赤抗击蒙古军。玉龙杰赤有9万守军,但守将不拥护甚至密谋杀死札兰丁。札兰丁率领帖木儿·灭里等300骑逃奔到哥疾宁(今 阿富汗喀布尔西南的 加兹尼),广事号召,奋力救亡,其部下从四面八方投奔而来,马鲁都督汗灭里(也称额明木勒克)、赛甫哀丁———阿里拉黑各率领4万人马来到,札兰丁信心倍增,重整军备,准备反攻。两军在巴鲁安(又作八米俺,在今 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巴米安)遭遇。成吉思汗闻报立即率领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各军向巴鲁安急行军,追歼札兰丁,于十六年十一月举行申河(今 印度河)战役,全歼札兰丁4万多众,札兰丁率50余人向印度逃遁(参见 申河之战)。成吉思汗派拖雷、巴拉二将渡申河追击札兰丁,未获而还。
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为军事、政治、外交综合运用。成吉思汗的战略基本原则是: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在政治上,争取对方贵族、官吏、宗教领袖、军事首领等代表人物降服,在军事上,针对 花剌子模分军防守要点的特点,采用迂回及突然袭击等战术,逐次占领对方战略要点,从而取得了第一次西征的胜利。
即 蒙古汗国的第二次西征。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征服 伏尔加河以西诸国的战争。
蒙古灭金战争结束后(参见 蔡州之战),窝阔台汗在中原和中亚建立了巩固的统治。也儿的 石河(今新疆 额尔齐斯河)以西、 乌拉尔河以东之地为蒙古的征服地区,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领土。但是, 乌拉尔河以西的钦察、斡罗斯等还未平定。元太宗七年(1235年),窝阔台召集 忽里勒台,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等未服诸国。居住在 伏尔加河和 乌拉尔河之间的钦察部首领忽鲁速蛮惧怕蒙古军,已先遣使纳款,蒙古军至,准备投降。惟居住在 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抗战。斡罗斯和波兰、匈牙利当时分为诸公国,各自为政,不听大公号令,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欧洲形势对蒙古西征有利。
八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 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 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 伏尔加河东岸集中。诸王商定后,各率本部兵前进。 速不台率先锋军取不里阿耳(今俄罗斯维亚特卡一波利亚纳东)。是年冬, 蒙哥进征 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出没于密林,不时袭击蒙古军队。次年春, 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增援 蒙哥。八赤蛮闻 速不台至,大惧,逃入海中。 蒙哥率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 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于是,宽田吉海及 外高加索山以北诸部震服。九年(1237年)夏、秋,在 伏尔加河以东休养士马,决定征讨斡罗斯(今俄罗斯欧洲北部的 基洛夫州和鞑靼 自治共和国以西地区和 乌克兰、 白俄罗斯)。十二月,拔都等诸王率军渡过 伏尔加河,攻克烈也赞(一作“也烈赞”,今莫斯科东南亚赞州里亚赞城)、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诸城。次年二月,围攻斡罗斯 弗拉基米尔大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北)。大公阔儿吉弃城逃跑,至昔迪河(今 伏尔加河上游)畔等待 基辅公国援军。蒙古军围攻五日,并强迫斡罗斯人参加攻城战,城破。拔都分军数路攻取弗拉基米尔城附近的 罗斯托夫、莫斯科等10余城。三月,拔都派一军突然袭击昔迪河畔之大公军营,全歼其兵,大公战死。蒙古军由此向 基辅公国古都诺夫哥罗德(今俄罗斯诺夫哥德州诺夫哥罗德城)挺进,至城20里,忽改道南下向 高加索北进军, 蒙哥、贵由镇压阿速叛部,拔都经略 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在钦察草原休养士马。十年,蒙哥、贵由攻取铁门关(今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杰尔宾特西),打通高加索南北交通线。是年秋,召 蒙哥、贵由东归。十一年,拔都遣军渡过 顿河,复入斡罗斯南部抄掠。斡罗斯王公们忙于争权夺利,不能团结对敌,使蒙古军攻取别列思老勒、契尔尼果夫二城。攻打契尔尼果夫城时,蒙古军使用于巨型抛石机。是年秋,拔都亲率大军进抵乞 瓦城(今 乌克兰 基辅城),诸路军云集。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昼夜不息,猛烈攻击。十一月十九日,方才攻克(参见 乞瓦之战)。攻取乞 瓦城后,蒙古军继续西进,攻取加里奇公国都城 弗拉基米尔——沃伦(今 乌克兰西北部沃伦州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境内其他城市。加里奇公丹尼勒逃往马札儿。斡罗斯被蒙古军占领。
十二年初,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军。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 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 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 速不台为统帅,率领6万大军,越过喀尔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今匈牙利布达佩斯市附近)进军。南北二路军先发。拜答儿将南路军分数路,渡维斯多拉河向波兰进军。是时波兰分为若干小封国,国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辖直属之地,基余诸封国各自为政。十二年二月,蒙古军先后攻下波兰共主波列斯拉夫所辖桑多米尔城(今波兰 华沙东南 维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败波兰军,攻取都城克拉克夫(今波兰南部 克拉科夫城),纵火烧毁。然后蒙古军向波兰藩屑国 西里西亚(今波兰西南部之西里西亚)进攻,乘筏渡过奥得诃,攻其都城弗洛斯拉夫(今波兰西里西亚府弗劳兹拉夫)。 西里西亚王 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兹(今德国德雷斯登州之格尔利次附近),集结波兰、日尔曼、条顿骑士团共3万军队准备迎战。拜答儿放弃进攻弗洛斯拉夫城,进至勒格尼兹附近,引亨利出战。四月初,亨利率军出战,蒙古军佯败撤退,亨利尾追。蒙古军趁亨利部疲劳,突然发起反攻,尽歼其军。亨利被俘斩。蒙古军乘胜南下,攻入莫拉维亚(今捷克南部摩拉维亚地区),焚掠诸地后,遂向马札儿与拔都会合。 合丹统帅的南路军绕过喀尔巴阡山进入马札儿,先后攻取鲁丹、 瓦剌丁诸城,四月,在匈牙利平原与拔都会合。
拔都、 速不台所率中路军分二路向匈牙利进攻。国王 贝拉四世仅派少数军队扼守喀尔巴阡山诸隘口,伐木塞道。三月十二日,蒙古军奇袭喀尔巴阡山诸隘口,至十五日将其全部攻破。拔都率军向帛思忒城进攻,所过焚毁。 贝拉四世闻讯,自 佩斯至帛思忒城,集结10万大军守城。蒙古军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军不出战。拔都率军引退。 贝拉四世出城追击,至赛约河(一作撒岳河,今匈牙利东部 蒂萨河) 河西(今 索尔诺克)驻营,遣兵1000守桥,以防蒙古军进攻。蒙古军退至匈牙利军不防之处、河东之沼泽地下营,夜分二路进攻:一路由拔都率领,遣兵夺桥,置炮攻击,失利;一路由 速不台率领,从河下游结筏潜渡,迂回匈军侧后。拔都猛攻守桥军,夺取桥梁。黎明时,两路军四面围攻匈军营地,发起突然袭击。匈军突围,拔都放西面一条路,匈军向西逃窜,蒙古军三面伏击,尽歼其军(参见 赛约河之战)。 贝拉四世逃入奥地利。蒙古军进抵佩斯城,攻破其城。此役,蒙古军亦损失惨重。夏、秋,全军在佩斯城附近的诺伊施达城,遇奥地利、波西米亚两公国的反击,旋即退走。十二月, 多瑙河封冻后,进攻匈牙利古都格兰城。该城处 多瑙河畔,绕以深壕,城有戍楼。蒙古军抵城下,置炮30攻城,驱俘虏填壕,进攻甚急。城内之法、德等国商人,尽焚其财帛。蒙古军破城后,将城焚毁。拔都遣 合丹统军往追贝拉。贝拉闻蒙古军追至,避入亚得里亚海岸边的岛上。 合丹至海边,掠斯帕剌托、卡塔罗二城。元马乃真后元年(1242年)初,窝阔台死讯传至,拔都召回 合丹。 合丹经塞尔维亚,与拔都会合。三月,拔都率军东还。
点评:蒙古军在征服欧洲诸国的战争中,军力削弱,已无力继续维持欧洲战事;窝阔台死后,成吉思汗诸子孙关注汗位继承人;蒙、宋战争还在继续。因上述诸原因,使蒙古统治集团无暇顾及欧洲战争。拔都率军经瓦刺吉亚(今罗马尼亚西部克里瓦纳)、 摩尔达维亚(今摩尔达瓦),于马乃真后二年初到达 伏尔加河下游拔都营地。拔都 留镇钦察。其它诸王将帅率军东还。此战争,为金帐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元宪宗九年、(1259年), 蒙哥汗死后,拔都建金帐汗国,都萨莱城(今俄罗斯 伏尔加河下游之 萨拉托夫),统治斡罗斯达200余年。
元宪宗二年至世祖中统元年(1252年一1260年), 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攻 波斯的战争。即 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
蒙古军灭花刺子模(参见 蒙古第一次西征)、征服保加尔、钦察、斡罗斯、波兰、匈牙利军后(参见 蒙古第二次西征), 蒙古帝国的实力已经扩展至中亚和欧洲。元宪宗元年(1251年), 蒙哥即汗继位后,遵奉祖父成吉思汗遗训,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派大将绰尔马罕进攻 波斯。经过几次远征,绰尔马罕等仅使札兰丁(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之子)覆没, 高加索和小亚细亚等部称藩,而对 波斯尚未征服。 蒙哥即位时,在 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 马赞德兰省)的刺客派之木刺夷国;一是建都 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 报达国)。其西还有 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刺夷人屡劫蒙古商旅。 蒙哥大汗为了维护 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 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
二年七月末,旭烈兀命令怯的不花为先锋率领1.2万人先发,为大军攻战做准备。旭烈兀本人仍留在和林,继续筹组西征军。三年十月初九,旭烈兀率军出征,命宗王巴剌寒、秃塔儿率拔都从征之军为前锋。旭烈兀大军经过阿力麻里(今新疆 霍城县 霍城镇西北阿脱诺克),到达土耳其斯坦(一作 突厥斯坦,指今哈萨克 巴尔喀什湖以南、 锡尔河以北地区)、河中(今锡尔河与 阿姆河之间地区)两地。四年夏,旭烈兀大军留驻土耳其斯坦。五年九月,旭烈兀大军进抵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之 撒马尔罕),休整40天之后,继续西进抵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又在此地‘留居一个月。六年春,旭烈兀率领大军,渡过 阿姆河,开始向木剌夷地区(今伊朗北部)进迫。
木剌夷国的军队总兵力有10万余人,在库希斯坦(今阿富汗西北部和伊朗东北部)境内有六七万人,在鲁德八儿区(今伊朗北部、里海西南鲁德巴尔一带)守兵有五六万人。在旭烈兀西征军怯的不花率前锋,进入木刺夷境内时,首先攻下库希斯坦的几个城堡,而后围困其要堡古儿都苦。在此期间,怯的不花部先后消灭木刺夷军5万余人,削弱了鲁克赖丁的实力,至鲁克赖丁嗣位之时,旭烈兀西征大军,已通过撒麻耳干,向其国境迫近。后旭烈兀率领西征军进驻水干城,命拜住带领军队移居小亚细亚。同时命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公爵们,领军参加远征。而后,旭烈兀大军进至撒瓦。派库喀伊尔喀率部,支援怯的不花,合攻库希斯坦诸堡。两位将军攻克秃温(今伊朗东部呼罗珊省费尔道斯)后,与旭烈兀大军会合。旭烈兀继续经过徒思(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抵达尼沙不耳州哈不衫(今伊朗东北部萨布泽瓦尔)。派贝克帖木克赴木刺夷谕降。木剌夷拥有重兵,凭险据守,未可即下。旭烈兀遂取逐步消耗之策略。六年六月,鲁克赖丁见旭烈兀大军步步压境,感到无力自保,故派其弟沙歆沙,去旭烈兀统帅部请投降。旭烈兀致书鲁克赖丁:若鲁克赖丁毁其数堡,亲自来营谒见,可保其国不受损害。鲁克赖丁接到旭烈兀信之后,堕其数堡,并把部分要塞削平。旭烈兀亦命拜住帐前将军牙撤兀儿,退出木剌夷边境。但是,鲁克赖丁对出谒一事,则请宽限一年。九月,旭烈兀于比斯塔姆,再对鲁克赖丁谕以恩威,命其来见。鲁克赖丁仍以宽限为请,并求除保有阿剌模特(今伊朗西北部吉兰首府拉什特)、兰巴撒耳(今伊朗北部里西南的兰加鲁德附近)、刺勒三堡外,其它诸堡一律献出,并谓已命吉儿都苦堡和库希斯坦守将,赴营纳款。鲁克赖丁以为冬寒将临,旭烈兀大军不可能冒寒在山国作战,故作口头退让,以拖延时间,等待良机。旭烈兀认为鲁克赖丁没有投降诚意,决心以武力解决。他把全军分为三路,向木刺夷国都堡——麦门底司堡(今伊朗剑北部吉兰省与马赞达兰省交界之厄尔布尔土山中)进攻。经激战,鲁克赖丁军不支,被迫于十一月十九日出降(参见麦门底斯之战)。十二月,旭烈兀率领大军进入兰麻撒耳附近。命令塔亦儿不花军和波斯军一起,围攻兰麻撤耳堡。塔亦儿不花军和波斯军奋战数十天,才将兰麻撤耳攻克。于七年元月初二班师。至此,木剌夷国全部被旭烈兀占领。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旭烈兀率军向报达(今伊拉克)进攻。报达国教主木思塔辛宣战,立即召集重臣,研究抵击方略,决计组织7万军队迎战。旭烈兀首先派怯的不花率领骑兵,进入木刺夷和报达之间的山地,打开从哈马丹通往巴格达通道,接着,分三路进攻报达;右军,由拜住率领,从毛夕里(在今伊拉克北部边境)渡底格里斯河,向报达西北进攻。左军,由怯的不花、忽都孙率领,向报达东南罗耳之地进攻。中军,由旭烈兀亲自率领,向开尔曼沙(今伊朗赫塔兰,原克尔曼长)、火勒完(今巴格达之东北)一道进攻。十一月间,三军同时向报达国首都巴格达城前进。旭烈兀中军首先攻破开尔曼沙,于十二月十八日,进至火勒完。同时,怯的不花率左军占领了罗耳之地大部;拜住率右军在塔克利特(今伊拉克巴格达西北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附近渡过了底格里斯河,与报达将领费度丁所部1.2万余相遇,拜住乘夜决堤,用水淹没报达军营后方之平原,后向费度丁军发起进攻。全歼费度丁军(参见 底格里斯河之战)。木思塔辛见费度丁军败,立即下令修缮巴格达城墙戍楼,沿街布置障碍。此时,拜住右军已进占巴格达城河西之附郭;怯的不花左军已进抵撤儿撤儿;旭烈兀中军于八年正月十八日,已集结于巴格达城东。对报达首都巴格达构成合围之势,三十日诸军同时开始进攻。二月初十,木思塔辛知道败局已无法挽救,故带领其3个儿子和官员、贵人3000余,走出巴格达城,向旭烈兀投降。十三日,旭烈兀大军进入巴格达城。报达国至此灭亡(参见巴格达之战)。
旭烈兀占领报达后,继续向西进攻。西行千里,进至阿拉伯,又攻下百余城池,降服 巴尔苏丹。九年九月,旭烈兀军进至叙利亚。叙利亚军约有10多万人。旭烈兀军分为三路,开始进攻。进至 额弗刺特河(今幼发拉底河)时,叙利亚王纳昔儿大震,立即召集诸大臣和将领议战策,因意见分歧,致军心涣散,乱作一团。纳昔儿王派人赴 开罗,求救于埃及王。埃及内乱,无暇援助。这时,旭烈兀已攻下额弗刺特河畔的毕莱特。接着,强攻在额弗剌特河岸上的9个堡垒(参见 额弗拉特河之战)。继向 阿勒颇城挺进。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正月二十四日,开始攻 阿勒颇城。经过7天的连续进攻,克城(参见 阿勒颇城之战)。旭烈兀军从 阿勒颇城逼进叙利亚首都 大马士革。纳昔儿王得悉 阿勒颇城失守后,离开 大马士革逃走。 大马士革城民迎接旭烈兀军。三月初一,怯的不花率领部抵达,宣布安民教令,不许侵害生命财产。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军围攻 大马士革子城,经过激战,至四月初六子城守军投降。旭烈兀全部占领 叙利亚国(参见 大马士革之战)。之后,继续进攻小亚细亚(今土耳其 小亚细亚半岛),又击败 巴尔干诸国之联军。旭烈兀又命郭侃渡海,陷富浪国(即 塞浦路斯岛),使地中海诸国,大为震动。东罗马朝廷和西欧之耶稣教国家,亦纷纷派来使者,与旭烈兀联络,欲与联盟,共讨回教国家。旭烈兀进至亚洲西南端之地后,准备进攻埃及。此时, 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蒙古军第三次西征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