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传
刘广传,南宋嘉定元年(1208)戊辰岁正月廿日辰时,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乙未岁,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卒于公元1277年(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妣马氏,名娲秀,源西北迁江南,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癸酉岁正月廿日辰时,卒于元至元 十八年(1281)辛巳岁三月十六日辰时。妣杨氏,生卒未详。
广传公儿子的出生时间:1239年冬月十七日辰时生长子巨源;1241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时生二子巨湶;三子巨汌公生于1242年腊月初一亥时;1242年腊月十九日戌时生四子巨渊(杨氏祖母生);1244年九月十一日子时生五子巨海;1245年五月二十四日寅时生六子巨浪;1247年四月初十日生七子巨波;1248年二月十三日亥时生八子巨涟;1249年正月初四日午时生九子巨江;1251年二月十四日未时生十子巨淮;1252年三月初三日卯时生十一子巨河;1254十月初一日寅时生十二子巨汉;1256年五月十五日寅时生十三子巨浩,1257年五月十五日寅时生十四子巨深,1278年正月十五未时生遗腹子巨淋。
广传公墓龙形眼珠穴
祖与杨妣合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圩三角塘-龙形眼穴,已山兼丙,本是名坟古墓。然而于1963年秋竟遭破毁灭骸,1987年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香港等海外族裔及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内地宗亲,聚集于瑞金宾馆,发起重修广传公墓的倡议:决定重修墓地,以免各地裔孙前往寻根拜谒时,再仰天浩叹,茫然无从寻觅。
广传公马氏妣墓穴
后几经周折,决定在兴宁县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后面和广西贺县各建纪念墓一座,以供裔孙祭祀。兴宁岗背墓地得由香港刘氏宗亲总会会长开七公二十八世孙兴邦捐资修建。于1991年辛未岁正月十八日竣工。广西贺县纪念墓则于1990年11 月1 日举行落成祭祀庆典。广东封开在明朝中叶也建有一座广传公纪念墓,当地传说四房后裔从瑞金广传公墓偷骨迁葬。
龙庆云从日,朝廷颂太平,尊承福粤绪,雅起桂兰英,
禄阁家声远,瑞金运化宏,传书徽典则,字约恢章程,
立学功宜裕,纯修德自成,观光伦俊士,达政撰名乡,
怀锦辉琼玉,函华灿秀莹,克修丰沛美,嘉绩庆长赓。
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广传公脉、巨汉公房、连业公裔追赞刘广传公曰:
官居高位 , 权倾一方 ; 尊崇明主 , 唯扶朝纲 ;
博学多才 , 门弟书香 ; 名留史册 , 裔播诸邦 ;
三县令、五道府、二大夫、一提学、一都运、一按察、一九门大都督:
广传长子巨源,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东济南中宪大夫,追赠参三郎,生子八。
广传 次子巨湶,官授湖南宝庆府府尹,享寿八十二岁。生子八 。
广传三子巨汌,官授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令,生子二。
广传四子巨渊,官授宁波府副总府,生子八。
广传五子巨海,官授云南都转运使、刺史。生子九。
广传六子巨浪,登进士第,官授云南云阳县。生子七。
广传七子巨波,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学政,享年八十四岁。生子四。
广传八子巨涟,官授山东泰安府尹、安徽安庆府尹。享年九十五岁。生子八。
广传九子巨江,官授广西太平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封为三海关大将军。享年九十八岁,生子七。
广传十子巨淮,官授湖南安庆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调任河南府。享年七十岁,生子五。
广传十一子巨河,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学士,官授湖南安庆府尹、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享年九十三岁。生子六。
广传十二子刘巨汉,官授司马,赠中宪大夫,享年八十四岁。生子四。
广传十三子巨浩,官授贵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子五。
广传十四子巨深,军功起家,累官至提领锦衣亲军指挥使司、京师九门提督,即京都指挥使、京府大提督,享年八十岁。生子二。
(被奉我刘氏族诗,谱曲后称刘氏祖训歌)
发生背景:广传公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此诗在封建社会里是比较大胆和开放的,也即是现在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人才的流动、工作业务交流、信息共享等,但最终目的是要认祖归宗,吃水念着水源头的优良传统。
骏马骑行各出疆 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 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 二七男儿共炽昌
广传公内侍诗
(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郎)
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
汌浪波河深同腹,列数五房是从杨。
一: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於一家。
二:睦宗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不可视为秦越,兹我宗族宜敦一本之谊,笃亲亲之道。
三:和乡邻: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宜视异姓如骨肉之亲。
四:明礼让:礼让为处世之道,非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泪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逊之风。
五:务本业: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於勤、荒於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戒盘游无度。
六:端士品:士为名之首,隆其名,贵有其实,凡为士者,宜居仁由义,以成明体,达用之学,若荡检偷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
七: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源,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尊之崇之。
八:修坟墓:坟墓为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整修祭扫,切勿挖掘抛露,致祖宗怨恨。
九:戒犯讳:同姓子侄,每派宜择定名字以为名,凡属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当讳之。
十: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讼则终凶,宜以忍处之,勿致倾家荡产之悔。
十一:戒赌博:赌博非人生正业,一入场中,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自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
十二:戒淫恶:淫为万恶之源,宜检身防过,免损名节。
十三: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
十四:戒轻谱: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宜珍重收藏,以传后世详悉源流,查考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