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随着文论界学者向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或 文化学的大举拓展,文化理论在日益扩张中大有走向无边无没有涯而 无所不包之势。相对于以意识形态批评自己为己任而“替天行道”的“大文论”的风行,以作家作品读者为基本对象的“ 文学本位”研究似乎走到了尽头。于是,“理论终结”或“文论死亡”之新说应运而生。甚至于有 急先锋向“ 文学理论”这一学科本身发难:质疑它作为一门 人文学科存在的合法性,怀疑它的身份。于是“文学理论的边界”、“文论研究的空间”成为议论界同行十分关心热烈争鸣的一个话题。文学理论是否真的已经死亡?议论研究是否真的已经终结?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文学理论园地仍然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去探讨。“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便属其一。
多方位地吸纳、有深度地开采
跨文化语境中的 文化观念
象与境和时与空
柏拉图的辨析与孔子的诗
作为并峙 双峰的“席勒戏剧”与“莎剧世界”
方法与反方法
超越与解构
“ 卢卡契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衍变
让· 斯塔罗宾斯基:目光的隐喻
多义表述与超常推理
“形式化”·“ 语义化”·“意向化”
关于“真”和“虚构”的中西比较
二十世纪初中俄 文学革命比较
胡适的文学革命观及其西方学理依据
斯塔罗宾斯基论随笔:一种最自由的文体
论文撷英
印度古典 诗学和 比较诗学
自然、文学与中国诗研究
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
“跨文化”
附录
……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周启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