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闽江大桥

琅岐闽江大桥

目录导航

建设历程

2010年9月24日,琅岐闽江大桥开工仪式2010年9月24日,琅岐闽江大桥开工仪式2009年12月31日,福州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22项,其中包含琅岐闽江大桥建设项目。

2010年2月22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过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工作[4];4月13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琅岐闽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项目建议书;5月11日,琅岐闽江大桥进行墩位勘探工作;9月16日,琅岐闽江大桥进行试桩工作,并举行相关仪式;9月24日,琅岐闽江大桥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仪式[1]

2011年4月9日,琅岐闽江大桥进行主桥4号墩最后一根钢护桶建设工作[5];4月19日,琅岐闽江大桥进行4号主塔墩开钻工作;5月11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10号孔钻孔工作;12月22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3号墩承台浇筑工作。

2014年1月1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车仪式2014年1月1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车仪式2012年2月15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Ⅱ标段4号主塔墩上游塔柱首节混凝土浇筑[6];5月21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主塔下横梁浇筑工作;8月10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0号节段梁浇筑工作;9月27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4号主塔墩中横梁浇筑工作;11月25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首段钢箱梁架设工作[7];12月13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6号主桥辅助承台混凝土浇筑工作[8];12月18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主塔墩封顶工作;12月25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作[9]

2013年6月19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主桥钢箱梁合龙工程[10];10月31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大桥及接线贯通工作,大桥全线贯通[2];12月29日,琅岐闽江大桥完成琅岐侧桥面伸缩缝铺装工作。

2014年1月1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3];12月28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过交工验收工作[11]

桥梁位置

琅岐闽江大桥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大桥距上游西南方向青洲大桥约15千米,距下游东北方向长门大桥约8千米,线路西起104国道,上跨闽江入海口至,东至琅岐岛的环岛路立交;途经该桥线路为通和路。

琅岐闽江大桥夕阳景图琅岐闽江大桥夕阳景图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琅岐闽江大桥分别由主桥、桥塔、斜拉索、桥墩、引桥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方向布置。

琅岐闽江大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方向布置琅岐闽江大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方向布置

  • 设计理念

琅岐闽江大桥采用钻石形斜拉桥塔方案,并桥塔横梁、塔顶采用圆弧顺接过渡,增强了景观效果,并与当地的“福”文化相融合,彰显福州市之彩。

  • 设计特点
结构特点
整体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半漂浮结构体系;桥塔下横梁顶面处,竖向设置双向活动球型钢支座,纵向设置液态阻尼装置;塔侧设置横向抗风支座,边墩及辅助墩各墩顶竖向均设置双向活动球型钢支座,边度顶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各墩顶设置横向限位档块。
主梁 ①主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结构,钢箱梁纵向设外腹板,横向中心线两侧设内腹板;箱梁顶、底板均设计为正交异性板结构。②斜拉索在钢箱梁上的锚固采用锚拉板结构形式。
桥塔 ①桥塔采用钻石形桥塔,为C50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两个塔柱、三道横梁及塔加强段组成。②中横梁为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上横梁为实心矩形截面外,其余构件均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且上横梁位于塔柱顶端。
斜拉索 斜拉索为扇形平行空间索面,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并设置体外阻尼减振装置、表面采用螺旋线形护套,两层HDPE护套合理隔离。
参考资料:

设计参数

结构特点
整体 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半漂浮结构体系;桥塔下横梁顶面处,竖向设置双向活动球型钢支座,纵向设置液态阻尼装置;塔侧设置横向抗风支座,边墩及辅助墩各墩顶竖向均设置双向活动球型钢支座,边度顶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各墩顶设置横向限位档块。
主梁 ①主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结构,钢箱梁纵向设外腹板,横向中心线两侧设内腹板;箱梁顶、底板均设计为正交异性板结构。②斜拉索在钢箱梁上的锚固采用锚拉板结构形式。
桥塔 ①桥塔采用钻石形桥塔,为C50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两个塔柱、三道横梁及塔加强段组成。②中横梁为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上横梁为实心矩形截面外,其余构件均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且上横梁位于塔柱顶端。
斜拉索 斜拉索为扇形平行空间索面,采用高强度镀锌钢丝,并设置体外阻尼减振装置、表面采用螺旋线形护套,两层HDPE护套合理隔离。
参考资料:

设备设施

琅岐闽江大桥线路长度8.437千米,大桥长1280米,采用(60+90+150+680+150+90+60)米跨径布置,其中,主跨680米,桥面宽28.7米,边跨比0.44,。桥塔字承台顶面以上高223.0米。桥梁中心线处梁高3.5米,桥面全宽30.12米,钢箱梁共计2到外腹板,厚24毫米,横向间距27.4米;内腹板距桥梁中心线两侧5.98米,厚12毫米;顶板厚16毫米,底板厚12毫米;顶板U形肋高280毫米,板厚8毫米,间距600毫米;底板U形肋高210毫米,板厚6毫米,间距720毫米;横隔板厚12毫米,标准间距3.0米。塔座顶面以上塔高220.0米,桥面以上塔高162.435米。塔柱外轮廓尺寸顺桥向宽7.2至12.0米,横桥向宽4.8至9.0米;下横梁标准截面高7.0米,宽12.0米;中横梁跨中梁高5.0米,宽8.2米。上横梁跨中梁高5.0米;塔顶圆弧直径12米,下横梁长40.884米两索面在桥面横向间距27.6米,每索面布置21对斜拉索,于主梁上索距15米、9米,于桥塔上索距为2米;斜拉索钢丝直径为7毫米,标准强度为1670兆帕。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设计速度 60千米/小时
荷载标准 公路-Ⅰ级
坡度系数 纵坡:2.85%
设计基准 100年
通航水位 6.778米(最高)
通航标准 净宽:≥630米,净高:≥55.1米
航道等级 Ⅰ级航道
通航吨位 3万吨级海轮
洪水频率 1次/300年
设计风速 39.1米/秒
抗震等级 基本烈度VII度,按VIII度设防
参考资料:

运营情况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设计速度 60千米/小时
荷载标准 公路-Ⅰ级
坡度系数 纵坡:2.85%
设计基准 100年
通航水位 6.778米(最高)
通航标准 净宽:≥630米,净高:≥55.1米
航道等级 Ⅰ级航道
通航吨位 3万吨级海轮
洪水频率 1次/300年
设计风速 39.1米/秒
抗震等级 基本烈度VII度,按VIII度设防
参考资料:

票制票价

  • 防撞设施

截至2014年1月,琅岐闽江大桥采用新型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可有效减少船舶撞击事故[12]

通行事项

建设成果

2014年1月1日,琅岐闽江大桥通车运营,不实施收费制度[3]

价值意义

在台风期间,当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阵风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等情况下,琅岐闽江大桥将会实施封桥措施,禁止车辆通行[1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