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沟镇

丁沟镇

人口 6.2万人
所属地区 江都区
下辖地区 辖22个行政村
方言 江淮官话
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514
目录导航

经济发展

  丁沟经济发展迅猛,建设日新月异,丁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市强镇、 三年倍增、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勾画“再造一个丁沟镇”的宏伟蓝图;全力培植汽车配件、机械冶金、精细化工等三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海棠科技示范园和安大线蔬菜产业园等二大农业示范园。借助校园经济和地热资源,全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努力实现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教育兴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和谐集镇”的“四镇”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原丁沟镇与麾村镇合并,组成新的丁沟镇。到2005年底,实现经济总量28.86亿元,年均增长26.6%,人均生产总值4.76万元,年均增20%,财政收入1110万元,年均增长18%。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项产业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2000年的5.5:4.5调整为2005年的4.5:5.5,三项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5.1:45:39.9转变为2005年的7.6:71.4:23。加大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城乡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巨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质的提高。2005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11340元,年均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年均增加600元。截止2004年底,各项主要指标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预期目标,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1、突出农民增收,切实抓好“三农”工作。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到十一五期末,力求达到“三万”目标,即“万亩蚕桑、万亩蔬菜、万亩花木”,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优质稻米、淡水养殖、家禽养殖等项目。推进园区建设。“十一五”期间,着力建设三大园区:一是佳禾蔬果示范园,种植规模达1500亩,培植绿色蔬菜,使之成为丁沟以及江都市场的绿色蔬菜基地;二是海棠科技园,新扩花木1000亩,引进新品种,提升高档次;三是鸵鸟养殖园,进行科技饲养,到“十一五”期末,鸵鸟总数达1000只。加快劳力转移。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成人校作用,积极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把富余劳动力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起来,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创业本领,更多更好地走出家门,跳出农门,跨出国门。加快小康进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按照到2009年全市90%以上的村建成“全面小康村”目标,进一步细化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找准加快发展思路,改善农村环境,确保到2009年达到全市要求。

园区建设

  打造特色园区。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聘请了南京东南大学相关专家对工业集中区规划进行了修编 。科学编制全镇工业区域布点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建设详规,园区体量扩大到6000亩,预留4000亩,总量达万亩。为连动两园,接轨两园,发展两园,首先启动两条路建设。一是沟通原麾村工业集中区和原丁沟工业集中区的中心大道,形成集中区规划面积6000亩的大框架。二是腾飞路延伸,迅速拿好路面土方工程,搞好排水工程,实施路面建设。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到2010年,建成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形成东片化工园,西片汽车配件园、机械冶金园。加快项目建设。重点是抓好投资1.2亿元的华顺钢管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建隆钢构项目、欧森凸轮轴项目、振世达汽车零部件冲压中心项目、江苏兴源车业轻卡货箱项目,明确专人跟踪温州老板投资1.1亿元的高低压电器柜项目,投资1亿元的温泉项目,积极打造丁沟镇的化工、汽车配件、机械冶金等三大产业群体,不断扩大企业规模,逐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力争实现“1234”目标,即实现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5000万元企业20家,3000万元企业30家,1000万元企业40家,确保工业产值超70亿元。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动员东区的化工企业移师沿江。主攻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首,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加大力度,强势推进。加强组织领导, 整合人才资源,组建专职招商机构;重点瞄准上海、浙江、昆山等民资集中地区和重庆、北京等联系较多的地区,积极引导、包装、推介以代表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为主体,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并将招商引资向农业、教育、城镇基础设施等领域延伸,到2010年,力争累计利用民资2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000万美元。

项目建设

  11月2日,投资5000万元的扬州市苏中重钢钢构项目在丁沟镇工业集中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这是丁沟镇在经贸文化旅游节期间签约的龙头项目。市委副书记李涛庆致了贺辞,市领导孙真福、潘安健等参加了奠基仪式。扬州市苏中安装防腐总公司成立于20多年前,现已成长为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的规模企业。曾先后参与秦山核电站、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建设工程。2008年,公司凭借长期在外承接安装防腐工程的市场、装备和人才技术优势,依靠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丁沟镇工业集中区新上重钢钢构项目。企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厂房、办公楼、居民高档公寓、公用设施工程等。该项目征地40亩,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主要用于8500平方米的主厂房、办公用房的建设和设备投资。投产后该企业年产量将达万吨以上,产值过亿元。

社会事业

夯实综治基础。进一步加大平安镇、技防镇创建力度,切实加强普法培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减少各类刑事、纠纷案件的发生。突出信访工作,提高防控能力,消除不安定因素。构建教育大镇。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成人校的建设民考核,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充分发挥镇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建立“整建制、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自觉自愿为原则,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保险,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 保健体系,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以上。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区域环境;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积极实施碧水工程,逐步实现蓝天、碧水、绿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大“铭志、诚信、团结、争先”的丁沟精神的宣传,充分展示丁沟的形象。

  

教育

丁沟是商贾云集、贸易散集之宝地,素有“买不到的东西丁沟买,卖不掉的东西丁沟卖”之美誉。丁沟是名人荟萃,教育大镇。镇内坐落有国家四星级中学——丁沟中学,有省示范初级中学——丁沟镇中学,有省农村实验小学——丁沟小学,同时,丁沟也是环境优美,卫生集镇。丁沟早在1997年就创成江苏省卫生集镇,并于2005年通过省复查验收。

镇域内7所学校,全部冠以“省”字头,其中省四星级中学1所(丁沟中学)、省示范初级中学2所(空港中学、麾村中学)、省农村实验小学2所(丁沟小学、麾村小学)、省优质幼儿园2所(丁沟幼儿园、麾村幼儿园),良好的教育资源已成为丁沟对外交往的名片。[1]

城镇建设

  高起点规划。根据区划调整变化了的区域、人口、形势,将重新规划集镇建设,大力实施集镇东移战略,以工业集中区带动新镇区的开发,延伸腾飞路,形成整个集镇新区的框架,同时,在三洋河畔、丁沟大桥以南规划500亩的农民集中区。高投入建设。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运用市场化机制盘活闲置资产,重点抓好腾飞路延伸工程、农贸市场东迁工程、农民公园建设工程、农民集中区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城镇功能配套设施按照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力求做出精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高标准管理。以省卫生镇品牌为抓手,建立集镇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驻镇各单位和居民的能动性,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文明程度。

丁沟镇组织人大代表把脉

江都区丁沟镇组织本镇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该镇一年来实施的机场安置区、三洋大道、新丁麾路、团结路以及振兴南路拓宽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视察。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均对项目建设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投入表示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建议政府对未完成的工程项目,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保证群众交通方便安全。

丁沟镇搭建农民就业增收平台

近年来,丁沟镇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为农民就业增收搭建平台。据了解,该镇工业集中区已入驻民营企业290多家,占该镇工业总量的90%以上。

  昔日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纷纷走进工厂,成为企业工人。该镇腾飞村的罗春玉在扬州登天服饰公司上班将近6年。“在家门口上班,既可以照顾到家庭和小孩,又可以拿到稳定的工资收入。现在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商品房,日子越过越滋润,生活越过越富裕。”像罗春玉这样在工厂上班的农民在丁沟镇有30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

丁沟镇温泉项目迎来30亿投资

12年前,江苏油田一支石油勘探队来到江都区丁沟镇,在镇区北侧3公里处打出了一个孔。出人意料的是,黑色的石油没有冒出来,却喷出了汩汩热气腾腾的泉水。“丁沟地下有温泉。”一时间,消息像长了脚一样,传遍了十里八乡。

  随后,地质专家来到丁沟进行考察,给出了权威数据:地下水来自于地质中表层,温度高达74℃,富含多种矿物质,是非常适合温泉开发的天然资源。后来,经北京一家资质单位鉴定,这里的温泉水只要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

  当年的丁沟地势偏僻,安大路这条“金腰带”还没有飘至里下河腹地,温泉宝藏只能“待字闺中”。据镇里知情人说,一天出水500吨,当地人就专门挖了一个水塘,让它常年喷。真要是把泉眼封起来,说不定泉路就要改道,上天恩赐给丁沟人的好宝贝就要拱手送人了。

  这一等就是12年。如今,扬州泰州机场通航在即。丁沟,这个世世代代靠土地吃饭的地方,因为机场,变得格外热闹繁华起来。前不久,深圳庆鹏集团抢先一步,与丁沟人签订开发协议,决定于今年5月启动温泉度假村项目。对方投资总额达30亿元。投资完全到位后,丁沟温泉区将是丁沟航空配套产业的亮点之一。

  在丁沟采访,丁沟人直言:“感谢上天的恩赐。”温泉也好,机场也好,自然的馈赠,空港条件的独有。

  真应了那句老话:区位条件决定发展前景。开通空港前,丁沟在江都13个乡镇中,综合实力处在倒数三四位。与邻近麾村并镇之后,甚至有人笑说,两个弱镇并一镇,就叫做“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苦瓜”终于苦尽甘来。因为机场,丁沟人越来越自豪。丁沟镇党办秘书朱锡来告诉我们,过去丁沟人走出去,见人矮三分。现在,就是到了省城,人家问起来,机场就是我们最亮的名片。过去,丁沟是个无名的旮旯地,现在高速公路路标上到处都有“丁沟”、“机场”等字样。

  因为机场,丁沟人的梦想也越来越多。行走在安大公路丁沟段,一块偌大的广告牌引人注目,上面写着“苏中明珠——空港丁沟”。丁沟镇党委书记李向阳说,丁沟镇未来最大的发展方向,就是对接空港经济,做好空港文章。

  关于空港经济,丁沟人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

  李向阳说,我们这样问自己:机场通航了,来丁沟的人越来越多,丁沟如何找一个让旅客留下来的理由?

  朱锡平告诉我们,服务于机场建设,前后重新安置了附近几个村616个农户,集镇区人口扩大了。今年镇里确定了“东移南扩”战略,决定实施6万亩新集镇区开发,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将来,还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服务业项目,让空港旅客留在丁沟,消费在丁沟。

  在机场魅力的吸引下,一批丁沟当地能人也开始“能人回迁,项目回流”,参与家乡建设。万顺集团市场一直在外,为北汽、南汽做配套,董事长周善红最近决定在丁沟投资兴建万顺广场,开发各类空港服务项目和空港物流办公楼。

  此外,丁沟人还要建一座高达15层的机场医院,按照二级标准打造,能够提供300张床位。当地医院的同志十分自豪:将来,在里下河腹地,将会矗立起一个以医院名义建成的“第一高楼”。

  而最让丁沟人兴奋又感到棘手的,就是做空港物流文章。李向阳说,空港物流将是丁沟未来的主导产业。机场所在地,如何寻求与空港物流配套?在这个从未触及的课题面前,丁沟人选择了探索。

  “5月8日机场正式通航以后,我们要组织考察团,赴南通、无锡、常州等周边有空港城市的所在地,向他们学习。”李向阳说,镇区版图要扩张,物流配套要提速,将来丁沟不仅要大起来、快起来,更要富起来,让老百姓家家都能在空港的庇佑下,走上一条全新的创业道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