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妤

孙华妤

中文名 孙华妤
代表作品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II》
民族 汉族
职称 教授
兼职 主持人
目录导航

教育背景

1983-198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7-1990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20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至1993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助教;

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2005年1月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教授课程

博士课程:《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II》

硕士课程:《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I》、《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本科课程:《国际经济学II》(荣誉学士学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一)》、《经济学原理(二)》

研究领域

汇率和汇率制度、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问题

荣誉称号

1. 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2. 论文“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第十五届(2008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3. 论文“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第十二届(2004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4. 1998年华为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科研项目

(一)主持项目

1.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目标与手段(项目号11AZD039)。

2.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项目号10AZD017)。

3. 2009年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的衡量(项目号09YJA790037)。

4. 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资助编号NCET-08-0762)。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度重大预研项目,国际货币动荡与我国汇率政策应对(ZD2-02)。

6. 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协调关系(批准号05BJL056)。

7. 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一五”211工程子项目《汇率制度弹性与货币政策自主性》(课题号73100017)。

8. 200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五”211工程子项目,“真实利率——真实汇率差异:人民币与美元、日元、和英镑的整合关系”暨“人民币汇率平价可持续性研究”。

9. 2014年珠海中共珠海市委体制改革办公室委托项目“互联网金融研究”。

10. 2014年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科研团队培育基金项目“社会资本结构、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国际化研究”。

11. 2014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基地自设项目,“华侨华人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国际化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12.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项目《外汇储备规模和损益的再审视一从政策角度》

(二)参与项目

1.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人口迁移、人力资本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项目号:13BRK013)。

2. 200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 工程项目“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平衡统计体系”(项目号: E11020 )。

3. 2004年香港岭南大学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s Monetary Policy During the Periods of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Funding Reference: DR03B3。

研究成果

(一)国际学术期刊

1. “Accounting for China-US Trade Imbalance: An Ownership- Based Approach”,(第三作者)with Yi Ping Xu and Gui Jun Lin,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US,SSCI),18(3):540–551,2010。

2. “The Autonomy and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under De Facto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China and World Economy(China,SSCI),Volume 17,Number 3,May-June 2009 :23-38。

3. “Saving Flow, Net Capital Inflow, and Interest Rate: Any Link?”,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STP/ISSHP 检索。

4. “Hot Money Inflows and Renminbi Revaluation Pressure”,with Yue M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Vol. 5, No. 1:19–36, February 2007。

5. “Policy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revaluation pressures on the renminbi”, with Yue Ma, China Economic Review(US,SSCI), Vol. 16, No.2:103-117, 2005。

6. “Measuring the Extent of Open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Parity Test”, (第二作者)with Majid Taghavi,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S), No.10:38-45, 2004。

7. “Money and Price Relationship in China”,with Yue M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UK), Vol. 2, No. 3:225–247, 2004。

二) 学术核心期刊

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第二作者),和王家玮、门明,《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月。

9. “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金融》,2010年第07期:70-71。

10. “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改革促进内外均衡”,《国际贸易》,2010年第4期。

11. “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世界经济》,201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分类)2010年12期全文转载。

12. “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 1998到2005”,《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29-28。

13.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和有效性检验: 1994-2004”,《当代财经》,2006年7月:26-32。

14. “汇率的四个事实——伯格斯坦《汇率的四个神话》背后的事实”,《武汉金融》,2006年6月:4-7。

15. “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和许亦平),《国际贸易问题》,2006 年第5期:5-1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分类)2006年09期转载。

16.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自动稳定性”,《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98-104。

17. “化解热钱流入形成的升值压力——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和马跃),《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13-21。

18. “利率市场化: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金融论坛》,2004年第9期:10-14。

19. “通胀和通缩时期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动态关系”,(和马跃),《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88-91。

20. “‘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11-16 ;《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第12期转载。

21. “升值压力的缓解:利率机制和政府对策”,(和马跃),《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17-26。

22. “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和马跃),《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3-10。

23. “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和马跃),《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44-5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分类)》 2003年第10期转载。

24. “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国际商务》,2003年第1期:53-56。

25.“论通货紧缩及其对策”,《国际商务》,2000年第5期:43-47。

26. “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应从货币数量转向利息率”,《经济科学》, 2000年第1期:13-19。

27. “从货币内生性看利率下调之必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 1期:25-28。

28. “浅议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经济纵横》,1998年6月。

29.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年4月。

(三)非核心报刊

30. “汇率政策目标应从贸易平衡转向金融稳定”,中宣部社科规划办编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1年第60期刊发。

31. “科学看待外汇储备损益,合理控制外汇储备增长”,中宣部社科规划办编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1年第60期刊发。

32. “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宣部社科规划办编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1年第10期刊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向校党委发来通报,高度评价。

33. “应对美“汇率法案”中国可开出报复清单”,《华夏时报》,2011年10月15日。

34. “我国贸易顺差不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8期:4-6。

35. “认清通货膨胀根源,采取适宜对策”,《国际贸易论坛》,2011年夏季号。

36. “政策转向或致顺差持续下降”,《华夏时报》,2011年4月15日。

37. “人民币汇率:有管理,非操纵 ”,《中国经济》(香港),2010年第7期:117-120。

38. “人民币“被”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商报》,2010年7月2日。

39. 关于“分蛋糕”的一种计量,《南方周末》,2010年6月24日 。

40. “Phenomenal growth expected to continue”,(第二作者 )with Robert Dekle, China Daily ,2007-05-31: page11。

41. “How long can the Renminbi Peg Last?Policy Options to Deal With Revaluation Pressures”,with Yue Ma,《中国经济理论》(季刊),第1卷第1期。

42. “短期内利率下调对经济有利”,《经济学消息报》, 1999年6月18日。

43. “流动性陷阱不适合我国经济分析”,《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月15日。

(四) 书和书中章节

44. 《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孙华妤、潘红宇、赵忠秀、刘晓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45. 《社会经济读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46. The Impact of Monetary Variables on the Price Level during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Periods in China ,Globalisation Competition and Growth In China,Edited by Jian Chen and Shujie Yao,(Taylor & Francis Group),2006。

(五)论文集文章

47. “外汇储备的规模、损益和控制”,辽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暨“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理论研讨会,2011年9月17-18日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举行。

48. “The Autonomy and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under 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yoto, Japan, August 8-11, 2007。

49. “国际游资对人民币汇率所带来的压力”,“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出,2005年6月。

50.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探查:1994 -2004”,收于上财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2005年11月25日-11月27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