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体育学院

莆田学院体育学院

目录导航

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 并能从事中学体育教学、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在政治思想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体育科研的基本训练, 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

①掌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 具备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与竞技等工作能力。

③掌握从事学校体育管理和指导社会体育的基本能力。

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⑤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⑥取得国家体育项目部分二级裁判证书。

⑦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81学分。

四、主要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与艺术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胜任学前教育和小学体育与艺术教学工作,在各级各类体育、艺术培训机构中担任教师;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从事群众体育与艺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观念。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系统掌握教育理论,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学基本功;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具有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四)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宽厚的文化素养;懂得小学艺术和体育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从事小学、学前艺术和体育类课程开发的能力,并在艺术和体育教育学科方向上有一定专长。

(五)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六)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七)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一)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学分

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81。

四、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田径、篮球、体操、武术、钢琴与伴奏、色彩、图案、电子琴。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管理与休闲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的需要,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体育管理与休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体育管理与休闲工作规律,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能够从事体育休闲、体育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和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

①掌握体育管理与休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掌握指导大众体育、休闲娱乐的基本手段与方法

③掌握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和指导社会体育的基本能力。

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⑤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⑥取得国家体育项目部分二级裁判证书。

⑦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生毕业应达到最低总学分:168学分。

四、主要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休闲概论、公共管理学、体育传播理论方法、运动与人际关系、市场调查、运动社会学、运动测量与统计、篮球运动管理、武术运动管理、健美操运动管理、羽毛球运动管理、体育舞蹈运动管理、高尔夫球运动管理、瑜伽运动管

办学成就

体育学院自创建以来,秉承学院“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莆田“田径之乡”、“篮球之乡”、“武术之乡”和体育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各项工作迅速发展,成绩显著。我院教师共出版专著12部,在各类CN刊物上发表论文4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40多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立项项目1项,获省级科研课题8项。在教材建设方面,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建设,编写了《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和《大学体育教程》两门教材,其中《大学体育教程》一书已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2007年《大学体育教程》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目前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几年来,体育系学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金牌6枚,银牌12枚,铜牌5枚;在省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金牌49枚、银牌53枚、铜牌25枚。2006年,在福建省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学院学生共获得金牌11枚,银牌23枚,铜牌33枚,荣获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确保学院在福建省同类院校体育专业前三名的位置;学院2名学生代表福建省高校参加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荣获2金1银2铜的好成绩。2008年10月,学院8名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泉州举行的全国第六届农民运动会上,荣获3块金牌、5块银牌、2块铜牌的好成绩,为福建省争得了荣誉;同时学院100人女子“车鼓队”队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表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8年11月,我校“舞龙舞狮”队参加了在广西梧州举行的全国龙狮精英赛,获得了2块银牌。2010年,女子“车鼓队”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福建展厅表演,为莆田学院争得了荣誉。自2008年首届本科毕业生以来共有19人分别考上国内知名院校研究生。

如今学院正积极抓好“省级体育教育特色专业”、“省级大学体育教学团队”以及“妈祖体育文化圈”省海西项目建设。同时发挥体育专业优势,抓好“舞龙舞狮”基地、福建省农体协“田径”、“毽球与花毽” 训练基地、“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 培训基地以及学院“健美操” 、“车鼓队”等特色项目的建设,打造品牌,办出特色。

师资队伍

田径教研室人员简况表

姓 名 学 历 学 位 职 称 毕业学校 政治面貌 担任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卢 伟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教研室主任 1986.08
曾少明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体育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教研室副主任 1986.08
黄荔娟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国民党 1983.08
黄文扬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87.08
林丽萍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1994.08
李飞腾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1995.08
吴进新 本科 学士 讲 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88.08
曾建川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1991.08
蔡东山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1997.10
武 炜 本科 硕士 讲 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1999.09

球类教研室人员简况表

姓 名 学 历 学 位 职 称 毕业学校 政治面貌 担任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许奋奋 本科 学士 教 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教研室主任 1986.08
滕盘石 本科 学士 教 授 齐齐哈尔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1972.04
肖熙然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1974.01
朱美金 大学 副教授 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1974.08
林雪峰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1987.09
陈淑英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体育学院运动系 中共党员 1987.08
陈庆胜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1992.09
夏志强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83.08
曾志飞 本科 学士 讲 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91.08
林新忠 本科 学士 讲 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98.10
倪必武 在职本科 学士 讲 师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科级辅导员 1987.08
程怀春 研究生 硕士 助 教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理论教研室人员简况表

姓 名 性别 学 历 学 位 职 称 毕业学校 政治面貌 担任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黄瑞国 大学 教 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中共党员 副校长 1988.01
戴维红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教研室主任 1987.08
林朝晖 本科 在读博士 副教授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1989.08
林顺治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91.08
朱美娟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1993.08
张明军 研究生 硕士 讲 师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中共党员 教研室副主任 2005.08
许洪文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实验中心副主任 1997.08
何建伟 本科 在读博士 讲 师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1998.10
范哲华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中共党员 1999.01
曹秀玲 研究生 在读博士 讲 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农工党党员 2005.08
黄树勇 在职专科 助理实验师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1988.0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