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峪村

孟家峪村

中文名 孟家峪村
地理位置 莱城西北5公里处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据村碑记载,清初孟姓由大洛庄迁此建村,因址在岭峪中,冠以姓氏,故名孟家峪。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仓山保·孟家峪”。1941年至1951年,该村一直隶属于矿山区;1958年3月至1981年隶属于矿山人民公社;1982年隶属城关镇;1984年3月隶属莱城街道办事处;1985年11月该村与古石沟、蔺家庄三村曾划归张家洼镇;1986年6月又划归城区办事处;1993年属莱城区街道办事处曹村管区;自2001年起,属凤城街道办事处管辖。

经济生活

村民过去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地瓜为主。现在村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有的地种上了蔬菜,栽上了姜,有的地块还建起了果园,综合效益也越来越高。该村地势条件很适合储存薯类和生姜,近几年不仅本村人新打了不少姜井,外村人也托亲借友到这里穿井储姜,现在挖在各处的姜井子、地瓜井子已不下200来眼。

“孟家峪子古石沟,盛产果子(花生)和芋头(地瓜)”的顺口溜,从前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而今,花生和地瓜不再是村里的优势作物,种姜种菜倒成了农民首选的致富项目。
该村土地大小、好坏差异很大,有许多因地形地貌而叫起的有趣地名,如北洼、东洼、十字路、大堰、小沟、蝎子沟、老牛沟、窝拉头、西沟底子、鸡食渣子、望穷楼、石榴园、柳行等。北洼、东洼和石榴园是村里土质较好的地块。
都说孟家峪村是风水宝地,以前按旧风俗来此选坟地的不少,不仅有本村的老林、少亡林等,还有鞠家林、亓家林、耿家林、于家林、高家林、白家林等外村、外姓人的坟地。当然,老祖宗过下的这片土地,过去并没给这儿的人们带来多大福份,真正使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还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过去孟家峪村“穷”得出名,村里的荒岭薄地多,水浇条件差,粮食打的少,日子很紧巴,所以外村姑娘一般都不愿意往这里嫁,以至于村里的光棍汉不少。而今的孟家峪村人靠党的好政策走上了富裕路,在家种地的不缺粮钱,外出务工经商的收入更高。村里已有多数户住上了前出厦的新瓦房,用上了高档家具,看上了电视,听上了音响,安装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伙子找媳妇再不用犯愁了。在莱城干民营企业的孟庆强是村里第一个买上汽车的年轻人。
过去这儿交通条件一直不太好,村里原有条老公路从村中穿过,虽不很宽,但当时汽车曾来往不断,是今莱口线向西通到赵庄矿区的一条主要通道,后因从别处修了道路,这段路运行两年多便不再使用。村东现有的一条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铁路,宽近10米、平均高约3米的路基,如一道天然屏障掩护着村庄。铁路上两个桥洞子和一个过道是人们西去东来的出入口,这条火车道当时是为拉运莱钢、赵庄铁矿所产矿石而修的专用线。到70年代末,因赵庄矿停产不再通车而逐步报废。现在,该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是从村西村北而过的西外环路,修建在该村东北方向的“玉龙大桥”,是西外环路上一座最大最高的桥梁。
孟家峪村旁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日夜流水哗哗,岸边栽植的白杨树、柳树等长势茂盛。自70年代初,孟家峪村的人们就先后在这条河边打过好几眼机井,建过多处扬水站。历届村干部带领村民架电、修水利、埋设暗管、修筑明渠,把水一直抽到了西岭顶上,使大片旱地变成了水浇田,从此结束了“肩挑人抬拧倒罐,吃粮多少全靠天”的历史。住在村子西北部的村民,房屋大都建在沙岭岗子上,盖房打地基很省劲且十分牢固,只是过去吃水较难,井很深,一般不下10多米深,全村也仅有四、五眼甜水井。现在好了,不少人在自家院里挖了水井或打了压水井,有的还用上了小潜水泵,吃水问题基本解决。
该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以前村里曾开过粉坊、磨面坊,养过蚕茧,但最终都未成气候。70年代初,村里人曾以从赵庄铁矿倒弃埋没的废渣土石中扒、捡铁石为副业,后又靠派劳力给马庄铁矿和赵庄铁矿干零活,使集体和农户增加了一定收入。农户中则有不少有经济头脑的人,孟宪众是织粗布能手。村里的馒头坊有三四个,孟宪红、孟宪辉、孟宪爱、孟庆成等人都是村里蒸馒头的好手。孟宪富、孟宪来等也是村里公认的“经济能人”。在莱城干民营企业的孟庆强,是村里第一个买上汽车的人。
1972年村里专门聘请来编条货的老师,当时四个生产队各派一人参加学习,后通过以师带徒,村里用紫穗槐、白蜡条编粪篓、抬筐、提篮等一时盛行,除己使用外,还拿到集市上卖钱。村里还有几个手艺不错的泥瓦匠和木匠,除在本村干活外,还常被外村人请去做工。

人文历史

孟家峪是典型的“父母庄”,到目前为止,除几个上门女婿外,男性村民中还无一个杂姓,且基本都严格按“孟氏辈谱”而起名字,当年老祖生有五个儿子,后分成了现在的“五大院”。据说老祖宗盂宗红祖父从大洛庄刚搬到这儿来时,住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生活相当清苦,一条新裤子两人倒换着穿,谁有事出门谁穿上,于是就有了“老祖上俩人穿一条裤子”的传说。
“也有岭,也有洼,也有黄土也有沙”,这是孟家峪村人引以自豪的地理特点。村子三面高,只有东面低,但下再大的雨也闹不成水灾。那时村子小,又建在低凹处,人口少,外人称作“小峪子”,从村边西岭上往东看根本看不到有村庄。据说有一年夏天,有一西乡人到东乡走亲戚,走到孟家峪村边时,路上突遇大雨,他看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想找个临时避雨的地方也没有,只好在一棵小柏树下任雨淋着。半小时雨停后,走了不足百米,下了个崖头就到了孟家峪村,那人又好气又好笑说:“要早知这么近就有庄子的话,哪会被雨淋得这么苦。”而今孟家峪村比以前大出了好几倍,村南村北都建起了不少新瓦房,村里人也大都翻盖了新屋,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个村。
①孟氏辈谱:兴玉传继广 昭宪庆范祥 令德雏垂估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②写墙皮:是把一些要宣传的内容或标语口号直接拿毛笔在墙上悬着写成,一般人很难掌握字体及笔划的匀称,不像现在喷涂印字那么简单省事。
③围子:孟家峪村南原有一“围子”,系村里8个富户和一些村民为防御匪盗而凑集钱物所建二围子有北门楼,曾建有8栋住宅,其中有一栋为“管房”解放后围子里的房屋大都改为小学教室或村办公室,村小学、村办公室搬迁后,村民在此新建了不少房屋,现村庄南部早已延伸到了围子之外。而今村民再不用担惊受怕,家家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围子墙、围子门毁于战火,现仅存遗迹。

过去村里曾有几位老人上过私塾,他们大都知书明理,崇尚礼仪,特别是在打算盘、写毛笔字方面今人难比。孟昭衡和孟昭时两位老人,生前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在邻近是有名的“文化人”。当时全乡的烈军属光荣牌就是他们所写,成立人民公社后,他们“写墙皮”的功夫更令人称绝,“白战田,夜战帐,混乱帐目一扫光”的字迹,曾在孟宪芳的大北屋后墙上保留过很长一段时间。
本村建有小学和幼儿园各一处。过去有一至五年级4个教学班(设有复式班),80年代初村小学从“围子”里迁址到了村西南岭上,学生学习环境和教师办公条件都大有改善。现在本村和古石沟村联办小学,两个村的学生按不同年级分别在各村上课,初中一般在汶水学校就读。孟秀丽是70年代初村里第一个让人羡慕的女大学生。现在村里有大专以上文凭的12人,其中孟哲正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孟云霞(女)考取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孟宪国、孟庆聚、孟范新获中教高级职称。
村中有文艺特长的人不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村里的“文艺宣传队”非常活跃,除自编自演一些节目外,还上演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唱段选用豫剧调),春节期间不仅在本村演出,还到赵庄矿区和邻近几个村慰问演出过,受到广泛好评。
孟家峪村有3位烈士。其中,盂宪华牺牲前曾担任七县联合办事处主任,相当于现在地级干部。1953年,他父亲孟昭迎曾作为莱芜县烈属代表被特邀进京,参加过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同桌共餐。

人物事件

一 、烈士英名录
孟宪华  孟宪武  孟宪聪
二、历任村支书
1958年1年-1960年12月   孟宪利
1961年1月-1963年12月   孟昭言
1964年1月-1965年   孟宪林
1966年-1988年10月  孟宪浩
1988年11月-1990年12月  孟宪聚
1991年1月-1995年12月   孟庆宗
1996年1月-1998年12月   孟庆诰
1999年2月-2000年7月  孟庆轩
2000年8月(挂职)  刁兴才
三、历任村主任
1958年12月离职-   孟宪林
1959年1月-1960年12月   孟宪芝
1961年1月-1962年12月   孟宪林
1963年1月-1965年12月   盂宪荣
1967年2月离职-   孟宪林
1968年-1980年12月  孟宪浩
1981年1月-1982年12月   孟宪坤(大队长)
1983年1月-1989年12月   孟庆宗
1990年1月-1992年12月   孟庆高
1998年12月-  孟宪聚
四、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孟凡新  莱芜市凤城街道办中学高级教师
孟庆聚  莱芜市凤城街道办中学高级教师
孟宪国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教师
五、石林床黑驴石望穷楼
孟家峪村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名曰”老牛沟”。沟的南面和西面是片荆棘丛生的荒岭,而东北侧却有约3亩地大的平洼之处这儿地质独特,周围基本上全是砂石岭,独有这儿活土层达七八米深据老辈人讲这儿是藏金纳银、蓄水积粮的“风水宝地”于是村上人特意把这儿立为“少亡林”(即较年轻死者埋葬之地),又因其形同安放在石头之中的一张大寝床,故名为“石林床”。
“石林床’四周,裸露在外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黑石头随处可见,只可惜前些年村民建房打地基时,打去不少,那些幸存的石块.也大都支离破碎至今保存完好的,兀立王在“石林床”北头的一块黑色巨石,俗称“黑驴石”此石长约10米,地上部分高约3米,顶部平均宽约l.5米,顶上还有月亮、牛槽、酒盅、小脚印等图形,是自然而成还是后人刻划,说法不一。在向阳一侧的石身平面处,有“石林床不许动”六个字,虽刻痕不深,但字迹仍清晰可辨据说是老辈人怕外村人强占了这块风水宝地和破坏了这块大石头而特意刻记的。“黑驴石”上有一道2-3厘米宽的裂缝,,据说是从南方来的两个“风水先生’用金鞭抽打的,里面曾飞出两只‘金鹁鸪。
忘穷楼在孟家峪村西岭的最高点处,有一块约3亩多基本呈正方形的地块,据说很早以前,附近有位乐善好施的官人在这儿曾建有一座漂亮的阁楼,每天在太阳落山之前,他就登楼向四处观望,发现哪村这时还不冒炊烟或炊烟稀少,便认定那已经缺粮断炊,随即便派人前去送粮救济,忘穷楼一说也就传开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