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柱 1、 矿井中支承井顶的木柱
2、在矿井中留下作为支架的矿石的或煤的长柱
指为保护地貌、地面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主要井巷,分割 采区和矿井,防水、防火,留下不采或暂时不采的部分 矿体。
矿山开采所留设的 安全矿柱、岩柱,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保护地面建筑及井筒的矿(岩)柱、开拓矿(岩)柱、采区矿(岩)柱。
1.保护地面建筑物及井筒的矿柱
地面建筑物可分为3级:第1级保护级别的有 立井井筒; 井架、提升设备、跨度大于20m的桥梁的 桥台、大河的河
床、水库、有泄水设备的堤堰、110kV以上的 高压输电线路、
洗煤厂、
选矿厂、5层以上的公用或民宅房;属于第Ⅱ级保护级别的有:辅助
通风机、斜井井筒、 铁路干线路基、跨度小于20m的桥梁的桥台、地方性的地下煤气通道、地区主要管道、矿属工厂、3~4层砖房、医院、学校;属于Ⅲ级保护级别的有:最主要水道建设、天然水池、人工水池、河床、有水的山谷、斜井 通风井、 地方铁路、
架空索道的支架、矿用机车库、矿山中型机械厂及1~2层房屋。
计算安全矿柱尺寸时,为避免测量及参数误差,计算受保护面积时,应在受保护对象的外侧加一 围护带,对I级保护级别的地面建筑物及主要井筒,围护带的宽度为15m;Ⅱ级保护级别的建筑物,围护带的宽度为10m;Ⅲ级保护级别的建筑物,围护带的宽度为5m。
为保护主要倾斜巷道,对开有主要倾斜井巷的矿层,到下部各层间垂直 安全距离均小于安全深度时,其下部各层均需留设安全矿柱。
立井的井筒深度及工业广场下的 煤层赋存深度应小于安全深度。不论 煤层倾角大小,立井井筒和工业场地上的建筑物都须留设一个总的安全矿柱。如煤层赋存深度大于采掘安全深度时,不分煤层
倾斜角,均应留设井筒安全矿柱,而对工业广场上井筒附近的建筑物,按其使用意义在安全深度水平以下可不留设安全矿柱。
在地形比较简单、无滑坡和陡壁的地区,当缓倾斜和倾斜的薄及 中厚煤层,单层采深与采厚的比值应大于40,厚煤层分层采深与采厚的比值应大于60。对 工业企业 铁路线路可不留设矿柱,但应采用长壁陷落法进行开采。当薄及中厚煤层单层采深与采厚的比值大于60,厚煤层分层采深与采厚的比值大于80时,对网路m级的铁路线可不留设矿柱,亦应采用长壁陷落法进行开采。
2.地面建筑物下、铁路或水体下开采的安全规程
矿井在建筑物下、铁路或水体下开采时,必须建立
观测站,及时观测地表的移动与变形,查明
冒落带和 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以及 水文地质变化等情况,取得实际资料,作为矿区“三下”开采的依据。
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三下”开采时,必须经过试采,并按照建筑物、铁路、水体的重要程度及可能受到的影。向,编制专门的开采设计。
一般建筑物下的开采设计,必须报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省矿山主管部门备案。
重要建筑物下、铁路下及水体下的开采设计,必须报省矿山主管部门批准,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试采前必须完成建筑、铁路或水体工程的技术情况调查及加固工作。对此还必须及时观测,发现建筑物、铁路或水体受到开采的影响都必须及时报告、维修,确保安全。试采结束后,必须提出试采报告,报原批准部门审查。
3.井下边界(境界)留设的矿柱
矿山开采所留设的井下境界和巷道矿柱,其月的是防水、防火、防 漏风和防止瓦斯泄出,这关系到作业场所的安全,也与邻矿的安全有密切关系。
境界矿柱、,指 井田勘探境界和可采境界,这两种境界可不留设矿柱;相邻矿井间的境界、分界处,必须留设隔离矿柱,参考尺寸为两井田之间各留20m;如果两井田是以不含
承压水的断层作为境界时,断层两侧也必须留有30m隔离矿柱。对于新建矿井和被淹矿井间的隔离矿柱的尺寸,可依防水要求计算确定。对于 火成岩体边界线的矿柱,可依变质情况确定。对于丘陵山地、
覆盖层不含水的露头线的矿柱,其垂深不大于20m。对于露天与井下边界,若露天寿命小于矿井寿命,与露天坑底的隔离矿柱按井下开采冒落带高度确定;若露天寿命大于矿井寿命,其隔离矿柱可留10m以下。
4.主要巷道和采区矿柱
煤矿的主要巷道和采区都要留设 安全煤柱。对于煤层大巷,其上下两侧各留20~50m煤柱;两条煤层大巷之间,留设30~80m宽的煤柱;沿煤层开掘的回风大巷两侧各留20~30m的煤柱;开掘在煤层中的两条回风大巷之间,应留有20~40m宽的煤柱。
采区煤柱。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两采区之间应留有10m宽的煤柱;采区上(下)山的一侧应留20m宽的煤柱;采区上(下)山两条巷道之间,应留20~25m宽的隔离煤柱;对于分阶段巷道之间,应留有8~15m的煤柱。对于厚煤层,两来区之间应留有10m宽的边界煤柱;采区上(下)山巷道的一侧应留有30~40m宽的煤柱;采区上(下)山巷道之间应留有20~25m宽的煤柱。急倾斜厚煤层的上、下小阶段之间,应留有3~5m宽的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