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祝

杨宝祝

中文名 杨宝祝
职业 农业信息技术专家
职称 硕士学位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杨宝祝,男,1966年2月生。1991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农业信息技术专家。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班毕业,技术专长: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书记,研究员。[1]

科研情况

杨宝祝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6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新产品30多个,包括电子农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水务和信息服务等5个方面,获软件著作权登记3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一等奖1项。1998年列入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1999年荣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称号,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4年荣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信息化百名学术与管理带头人”称号,并入选《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库》和《科技兴国--杰出科教专家库》,2007年获信息化影响中国贡献奖、中国信息化杰出人物奖,2008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称号。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协理事,电子政务理事,北京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理事,《农业网络信息》编委会委员,《中国信息界》杂志特约专家。

(1)主持开展了以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PAID)研究与应用为核心的6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平台遵循COM/DCOM技术规范,具有网络化、构件化、智能化、层次化、可视化等特点,实现了知识规则与模型、专家系统与WebGIS技术的集成,技术整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在北京10个区县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不同区域26个省市和东南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并成功地开发出了200多个实用型农业专家系统,累计推广应用8000多万亩、608万头(只),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社会经济效益5多亿元。编写培训教材3套,先后培训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5000多人次,社会效益显著。

(2)主持研制了基于掌上电脑(HPC/PDA)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产品突破了产生式知识规则推理、用户分层、数据库同步转换、CF卡和网络升级等关键技术,开发出了面向不同地区和领域的40多种农用掌上电脑(HPC)和300多种农用数字助理(PDA)产品。先后在北京、四川、辽宁等12个省市和地区应用推广5000多台,20多万农户受益,实现直接效益300多万元,社会经济效益2亿多元。该项成果在农学知识规则整理、系统集成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开发的便携式农业专家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3)主持组建了“现代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开通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中国三农网”(农业网站100强),该网络基于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将信息处理加工后,通过计算机网、电话网、卫星网等多种网络渠道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克服了过去信息服务途径单一、效率低下、用户面窄、成本高等问题,网络已覆盖北京10个主要农业区县和全国20多个省市的50多万农户,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缩小“数字鸿沟”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4)主持开展了农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深入研究了农业企业的业务特征和流程,实践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协同商务”的理念,开发了农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内部管理和高层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产品先后在北京、湖北、宁夏等地区20多家农业企业推广应用,客户商机签约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20%,客户订单处理周期由过去的7天缩短到3天,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20%,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先后在《科技日报》、《中国信息界》、《财经界》等多家媒体和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论述了我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其信息化发展战略应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统一部署。[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