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教授王兴国-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版男,1962年生,云南曲靖人,哲学博士,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哲学系,师方国定先生学习哲学与气功,师丁长青教授学习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师赵仲牧教授学习哲学与美学,并问学于韩敬教授(研究员)。1996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师侍方克立教授,并从学于刘文英教授与卢升法教授,攻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于2000年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由助教破格晋升为讲师。曾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系,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儒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负责人,中国哲学与逻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逻辑学会理事,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等。1995年调入深圳大学任教。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所教授,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美国(霍双印财人法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学术顾问并兼中国大陆地区执行副秘书长,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会员,中国孔子2000学术网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或出版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部:《契接中西哲学之主流——牟宗三哲学思想渊源探要》与《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姊妹篇);参撰学术著作有:《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辩证思维方式及其运用》等;目前主持在研的省厅级课题有:
1.牟宗三哲学教育与中国哲学建设思想研究(云南省规划重点项目),
2.大错和尚集校编(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3.牟宗三诠释学与傅伟勋诠释学之比较研究(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教育部重大项目“儒学与诠释学”子课题之一:儒学诠释史。
目前的主攻学术方向为中国儒家哲学(以当代新儒家哲学与先秦儒家哲学为重心),同时兼顾佛学、伦理学等的研究。
论文:
禅心澄悟。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熊十力与牟宗三(上)、(中)、(下)。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
历史的诠释与创造的诠释——论牟宗三后期哲学中的“物自身”是价值意味概念的命题。
牟宗三的实现之理与纪纲之理——兼与康德的轨约原则和构造原则比较。
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的反省与憧憬。
2003年被评为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定为1998-2001年度云南师范大学教学骨干(培养对象)并于2002年验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