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十五是所知太阳系少数在轨道上运行的时间比母星自转的时间还要来得短的卫星。木卫十五在木星环主环的边缘上运行,且被认为是导致木星环组成最主要的根源。尽管在1990年代已派出伽利略号探测器来探测木卫十五,但科学家除了知道木卫十五的大小以及它与木星同步自转,对其他方面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大卫·朱维特与G·爱德华·丹尼尔森在探测器旅行者2号于1979年7月8号所拍下的照片中发现了木卫十五,并将它暂时命名为S/1979J1。虽然木卫十五在照片上看起来只有一个点的大小,却是有史以来第一颗透过星际探测器所发现的卫星。木卫十五被发现后,科学家又陆续在旅行者1号几个星期前所拍摄下来的照片中发现木星的内圈卫星群的其它两颗卫星(分别为木卫十四与木卫十六)。1998年,伽利略号探测器经过木星时拍下了木卫十五的照片,虽然画质不高,但仍能看出木卫十五的轮廓。国际天文联会于1983年正式将木卫十五以希腊神话人物宙斯的养母阿德剌斯忒亚(一说是宙斯与他的情妇阿南刻的女儿)命名。
木卫十五木卫十五的形状非常不规则,大小为20乘16乘14公里。木卫十五的表面积估计在840到1,600平方公里之间,为内圈卫星群中最小的一颗卫星。木卫十五的体积、组成成分及质量仍不为人所知,但如果它的平均密度与木卫五相似(约为0.86公克/立方公分),则体积大约为2×10公斤。木卫五可从它的平均密度中推出它由冰体构成,而孔隙率大约在10到15%之间。若木卫十五的平均密度与木卫五相似,则其他条件上可能与木卫五相同。
木卫十五是木星的内圈卫星群中体积最小且距离第二近的卫星。木卫十五主要在木星环主环的边缘上运行,而运行轨道的半径大约有129,000公里,相当于木星赤道半径的1.806倍。木卫十五是太阳系所知的卫星中,少数在轨道上运行的时间比母星自转的时间还要来得短的卫星。另外两个为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十六及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福波斯)。木卫十五的轨道离心率及轨道倾角(相对于木星赤道夹角)皆特别小,分别为0.0015 and 0.03°。
由于木卫十五与木星同步自转,代表它在绕着木星公转时会随着同步地自转,所以木卫十五永远只有一面会面向木星,另外一面则是永远背向木星。木卫十五的长轴方向与木星平行,这个结构是消耗最低能源的。
发现 | |
---|---|
发现者 |
|
发现日期 | 1979年7月8日 |
轨道参数 | |
二次轨道半径 | 129,000公里 |
离心率 | 0.0015 |
轨道周期 | 0.29826天 (7小时9.5分钟) |
平均轨道速度 | 每秒31.378公里 |
轨道倾角 | 0.03° (木星赤道夹角) |
隶属天体 | 木星 |
物理特征 | |
大小 | 20×16×14公里 |
平均半径 | 8.2 ± 2.0公里 |
体积 | ~2,345立方公里 |
质量 | ~2×10公斤 |
平均密度 | 每立方公里0.86公克(估计) |
表面重力 | 每平方秒~0.002米 (0.0004 公克) |
逃逸速度 | 每秒~0.008公里 |
自转周期 | 同步 |
转轴倾角 | 0 |
反照率 | 0.1 ± 0.045 |
温度 | ~122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