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1953年12月出生于 上海市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学会会员
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专家组成员
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国 团体心理咨询顶级专家
中外心理学学术交流专家
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华夏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授课专家
兼任:
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
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大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 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青年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教委 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 心理治疗师》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
劳动部 国家职业标准 《心理咨询师》
培训教材编写组专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曾任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博士点的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1994年获“ 清华大学有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称号
1999、2001、2003年获清华大学 研究生“良师益友奖”
2003年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和清华大学“ 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获全国 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获一等奖)
人格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人力资源开发、 比较德育研究,完成了 北京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制定。此外还进行“青年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研究,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1993年以来,樊富珉共参加或负责六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任务。例如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高校心理咨询对 跨世纪人才 心理素质优化的研究”; 北京市哲学与 社会科学八五课题“ 市场经济下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北京市百人工程资助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等。
1977年本科毕业于 清华大学机械系
1977年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辅导员
1979年清华大学 团委常委、文化部部长
1986年研究生班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
198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生工作组组长
1993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副教授、院党委副书记
1997年晋升教授,哲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思政教育教研室主任
1999年开始任主讲教授( 责任教授)
2000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
2001年清华大学- 香港大学 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
1973-197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
1984-1986年清华大学 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1990-1991年教育部公派 日本筑波大学 心理学系进修
1998-1999年 香港浸会大学 社会工作系 访问学者
2000-2002教育部高师培训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教育研究所 联合培养ac“心理辅导方向博士课程”结业
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制定
九十年代初留学 日本 筑波大学心理学系学习“青年发展与 心理咨询”,曾应邀到亚洲、 澳洲、 美洲多国讲学、交流
1993年以来,樊富珉共参加或负责六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任务。例如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高校心理咨询对跨世纪人才心理素质优化的研究”;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八五课题“市场经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北京市百人工程资助项目“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等
将 团体心理咨询体系全面、系统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从心理学角度将 团体咨询应用于企业服务的倡导者
引进、修订并推广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用于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校应用;
系统地研究了团体咨询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并撰写了国内第一本团体咨询的专著,已成为心理咨询人员培训必读教材;系统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并设计了符合中国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方案;
在国内较早开始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已对日本、 新加坡、 美国、 韩国、 香港等地区学校德育进行过研究。在国内大学德育及心理咨询界有相当的影响,是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学术带头人
《 社会心理学》
《 青年心理学》
《 成功心理训练》
《 生涯发展与规划》
《 管理心理学》
《 领导艺术》
《比较德育研究》
本科生必修课
《 思想道德修养》
限选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修课 《青年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
《社会心理学》
《 心理咨询学》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 团体心理咨询》(2005)
《 心理咨询学》(2005)
《 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2005)
《 尽展你人格的风采》(2004)
《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模式探索》(2003)
《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2003)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研究》(2002)
《 香港高校学生辅导》(2002)
《心理健康— 快乐人生的基石》(2002)
《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2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2001)
《心理咨询:理论与操作》(1998)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1997)
《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1996)
《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1994)
《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量》(199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主编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编著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主编
《心理咨询的治疗与测量》副主编
《心理咨询:理论与操作》副主编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参编
《大学德育新探》参编
《科技人材培养研究》参编等
全国统编教材
《 思想道德修养》本科版,一、四章作者,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编,高校出版社1995年8月
《思想道德修养》专科试用版,四、五章作者,教育部组编,高教出版社199年6月
清华校内教材
《比较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主编, 清华大学校内教材,1998年
《社会心理学讲义》编著,清华大学校内教材,1993年
《青年心理学教程》编著,清华大学校内教材,1995年
论文
《论我樊富珉是如何自杀的》,(《清华教育研究》96年第1期)
《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及教育对策》,(《 青年研究》96年9期)
《樊富珉是如何走向自杀的》,(《 清华大学学报》96年第4期)
《试论我国樊富珉的自慰问题》,( 《清华大学学报》95年第1期)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研究》96年第7期)
《优秀大学生心理特征研究》,( 《青年研究》93年第12期)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德育》,(《青年研究》96年第1期)
《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实证研究》,(《大学生德育》93年第1期)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青年研究》9 7年第10期)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清华教育研究》99年第2期)
《社会转型期下岗职工群体心态分析与调适》,(《市场与人口》98年4期)
《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
简介
社会学 精神医学 教育学 自杀预防 生命教育 自杀干预 心理疏导 珍爱生命
社会工作者
目录
第一辑 自杀问题的综合研究
中国精神 黄悦勤
宋剑锋 卢祖洵
冯珊珊 肖水源
张艳萍 李献云
第二辑 自杀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翟书涛
性生活 费立鹏
儿童期
抑郁症 王永学 金亮
自杀未遂
重庆市 危机干预 朱万里
第三辑 自杀问题的多学科研究
生物因素
刘雁
自杀性暴力犯罪 杨东
中国人与日本人 李建军
第四辑 高校自杀问题研究
程明明
广州市 陈振业
大学生抑郁症 周鄂生
傅晓 李丽萍
流行病学调查 王少敏
第五辑 中小学校自杀问题研究
郭向晖 赵静
江苏省
湖南省 彭国胜 肖汉仕
合肥市 陶芳标
第六辑 其他人群自杀问题研究
武汉市 社会支持
人格障碍
孙香萍
精神病人
第七辑 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
危机干预策略 季建林
李海燕 秦晓霞
自杀研究
刘继红
张美红
第八辑 生命教育研究
王学风
5·12汶川大地震 蒋洪波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指导丛书》
简介
咨询学 团体咨询方法
目录
前言
1 团体咨询综观
集体心理治疗
2 团体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3 团体咨询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人际沟通
个人中心治疗
4 团体咨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5 团体咨询中指导者的作用
伦理道德
6 团体咨询的组织与实施
7 团体咨询的方法及其技术
8 团体咨询中的团体活动
9 团体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咨询》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基础
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治疗
第二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
团体动力学
第四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领导者
第五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阶段及影响因素
团体凝聚力
第六章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团体讨论
第七章 结构式团体练习及其应用
第八章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内容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举例
第五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实施
第九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评估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概述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的理论模式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方法
第十章 团体心理咨询应用实例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在适应与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