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鲁斯,原名:Karl Groos ,1861—1946,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美学家。曾任吉森大学、巴塞尔大学、杜宾根大学教授。
《美学导论》(1892)、《动物的游戏》(1898)、《人类的游戏》(1901)、《审美欣赏》(1902)等。
他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研究美学,受丁·席勒“游戏冲动”说影响,以“内摹仿”为一切审美欣赏活动的核心,提出“内摹仿说”(注意与立普斯“移情说”的区别,内模仿强调由物及我)。认为在审美欣赏活动中,伴随有一种摹仿性的运动过程,这是外物的姿态在欣赏者内心的再现。审美欣赏是同情地分享旁人的生活和情绪的产物。他把内摹仿的运动知觉(包含了动作和姿态的感觉,特别这平衡的感觉、轻微的肌肉兴奋以及视觉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运动)看作是审美活动的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过去的经验的记忆和当前对形象的知觉才融为整体。由于内摹仿的作用,审美主体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幻觉(Tauschung),把自我加以变形,投射到外物中去。这种审美幻有不同于日常幻觉的自觉和主动的特点。这种幻觉有三种:(1)附加幻觉(感觉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即内摹仿);(2)模仿原物的幻觉(把自己混同艺术作品及其所表现的事物);(3)同情的幻觉(把旁人的行为和我的行为等同起来)。他的“内摹仿说”是建立在游戏说基础上的。他从动物的游戏本能揭示艺术的起源。认为内摹仿是人的天生本能。从动物的游戏萌芽。在动物的游戏中,最普通的是与欲望无关,只用来练习自己能力的“练习游戏”。
晚年他又用“宣泄”说(catharsis)补充“练习”说,认为本能的活动带有天然的情感,本能得到实现,情感也就自由地发泄出来。游戏的功用在于使本能活动得以实现,并使情感得到发泄而不致淤积为患。谷鲁斯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浮龙·李、巴希、维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