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中文名 生命的舞蹈
作者 弗洛伊德
译者 杨东雄
出版社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ISBN 7537313091、9787537313094
目录导航

生命的舞蹈

作者:(奥) 弗洛伊德 著, 杨东雄 译

ISBN:10位[7537313091] 13位[9787537313094]

出版社: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1

定价:¥27.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尽量避免受生物学影响的同时,以 精神分析的研究为基础。它阐明的观点是完完建立在日常的医学观察之上的,其中精神分析的研究结果增强了它的科学性。我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心理学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人类的性生活的生物学知识。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1856~1939)Freud,Sigmund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 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1856 年5月6日生于 摩拉维亚,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 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 博士学位。他在求学时看到J. 布罗伊尔医生用催眠法治疗癔病。又于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 夏尔科,深信 神经症可以通过 心理治疗而奏效。他曾用催眠治病,后创始用 精神分析疗法。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1897年,他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 自我分析,提出了 恋母情结,即仇 父恋母的情绪倾向。弗洛伊德的"性"是广义的,他以为身体上的敏感部分都属于性觉区。著有《 性学三论》、《 梦的释义》、 《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目录

论一 性变态

第一章 性本能的奥秘

1 什么是本能

2 性本能的根源

3 本能的目的性

4 爱与恨的转化

5 快乐原则

第二章 变异现象

1 性对象的变异

2 性目的的变化

3 性变态的共同特征

4 神经症者的性本能

5 神经症与性变态

6 敏感区的作用

7 神经症中性变态出现的原因

第三章 倒错现象

1 选择恋爱对象的必要条件

2 性冲动问题

3 恋母情结

4 拯救动机

5 性爱的衰退趋势

6 欲望的产生

7 关于男人的 性无能问题

8 性爱的满足

论二 幼儿 性欲

第四章 幼儿的性

1 幼儿性特征的表现

2 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止

3 幼儿性欲的表现形式

4 敏感区的特征

5 隐秘的敏感区

6 敏感区的活动

7 婴儿早期自慰的复归

8 儿童性问题的研究

9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10 幼儿性欲的来源

11 儿童对性的好奇

12 儿童对婚姻的模糊理解

论三 青春期的性变化

第五章 青春期的变化

1 性目的的表现

2 性紧张现象

3 性兴奋问题

4 力比多理论

5 男女的分化

6 对象的发现

7 潜意识现象

8 变态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六章 解读自恋

第七章 处女的禁忌

第八章 性爱道德

附录一 性爱与文明

附录二 女人与家庭

附录三 梦与性的问题

书摘

性本能的根源

我们将本能的“压力”理解为本能的动力因素,是一种力量或它所展示出来的需要量。运用压力是所有本能的共同特征,事实上压力是本能的实质,每一种本能都是活动的一个方面。当我们不是严谨地说到被动的本能时,只是指本能的“目的”是被动的。

本能的“目的”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为了满足,而满足的获得仅能在本能条件下将刺激状态移开。不过,尽管每一种本能的终极目的保持不变,但却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目的。

因此,我们可能会发现本能具有多种相近的目的,它们之间相互结合或相互交换。经验还告诉我们,本能的目的是受到抑制的,这一过程

表现为在本能满足获得后,本能便被抑制或被转移。可以假设,即使这样的过程也渗透着部分满足。

本能的“对象”指本能所指的事物或本能为实现其目的所借助的事物,它们具有最大的可变性,与本能没有根本的联系,只是在使本能满足具有可能性时才与本能联系起来。本能对象不二定是新异的,它也许是主体自身的一部分。

在本能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对象可能会出现多次的变化,本能的移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样的对象可以使多种本能获得同时满足。阿德勒将这视为本能的汇集。本能与其对象的最密切关系,明显地表现为“执着”。它经常出现在本能发展的最早期,通过对分离的坚决反对,使本能的运动停顿下来。

本能的“根源”指的是身体过程,它产生于某一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其刺激以心理生活的本能表征出来。我不知道这一过程是否必定具有 化学性质,或对其他本能的释放做出反应(如机械的、力量的)。

关于本能根源的研究显然超出了心理学范围。虽说本能完全是由身体原因决定的,而在心理生活中我们却只能通过其目的才能了解它。关于本能根源的确切知识,对心理学的研究或许并不是惟一的,有时其根源是根据其目的推断的。

楚女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 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 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 大吃一惊,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了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样的无边、 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 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 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 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 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 叩问: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用童心无邪、用 不谙世事、用 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 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 双红 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任何 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 生命史穿越了几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了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