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红学年谱

开本 16
书名 胡适红学年谱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31641261、7531641267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作  者:宋广波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41261

出版时间:2009-01-01

版  次:2

页  数:35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胡适红学年谱》分为“前记”、“年谱”两部分。其中,“年谱”是主体。他以胡适为中心将其全部红学著述言论及相关背景史料收列贯穿,使得胡适作为新红学开创者和奠基人的轨迹清晰可见,极具历史感。作者搜罗胡适研究《红楼梦》文献极为详尽,共104篇。其中有不少是作者挖掘出来的第一手资料。如《藏晖室札记·小说丛话》、《红楼梦考证》(初稿)的手稿、《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题记》等。现在流传的胡适论《红楼梦》著述,错讹极多。《胡适红学年谱》对所引用文献的各种版本做了细密校勘、查核订正工作,纠正了很多不正确之处,并将“校勘记”择要记于谱中。

“前记”主要写胡适红学研究的背景,而背景又以“著者”与“本子”为中心,因胡适研红,主张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前记”从曹寅去世记起,因胡适研究曹雪芹,是从研究曹寅开始的。该书填补了胡适研究和红学研究两个领域的空白。

作者简介

宋广波,山东章丘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科学史。近年来,先后出版图书四部:《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胡适与红学》(中国书店,2006年)、《丁文江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台北秀威科技股份公司,2007年)、《丁文

目录

序言 耿云志

耕云播雨嘉惠学林胡文彬

凡例

前 记

1712年 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 壬辰

1713年 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

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

1724年 清世宗雍正二年 甲辰

1727年 雍正五年 丁未

1728年 雍正六年 戊申

1729年 雍正七年 己酉

1754年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 甲戌

1756年 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

1759年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1760年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

编辑推荐

《胡适红学年谱》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文摘

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已
是年,诸联著随笔式评论著作《红楼评梦》刊印。是书称《红楼梦》为“情书”,并非淫书。代表性观点如次:
书中无一正笔,无一呆笔,无一复笔,无一闲笔,皆在旁面、反面、前面、后面渲染出来。
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相,弹棋唱曲,……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得。
全部一百二十回书,吾以三字概之,日真,日新,日文。
书本脱胎于《金瓶梅》,……中间写情写景,无些黠牙后慧。非特青出于蓝,直是蝉蜕于秽。
或指此书为导淫之书,吾以为戒淫之书。
昔贤诏人读有用书,然有用无用,不在乎书,在读之者。此书传儿女闺房琐事,最为无用,而中寓作文之法,状难显之情,正有无穷妙义。不探索其精微,而概日无用,是人之无用,非书之无用。
人至于死,无不一矣。如可卿之死也使人思,金钏之死也使人惜,晴雯之死也使人惨,尤三姐之死也使人愤,二姐之死也使人恨,司棋之死也使人骇,黛玉之死也使人伤,金桂之死也使人爽,迎春之死也使人恼,贾母之死也使人羡,鸳鸯之死也使人敬,赵姨娘之死也使人快,凤姐之死也使人叹,妙玉之死也使人疑,竞无一同者。非死者不同,乃生者之笔不同也。
按,诸联(1765一?),字星如,号明斋主人,青浦人。
又按,称《红楼梦》为“情书”者,还有道光年间的花月痴人。他在《红楼幻梦·自序》中说:
本乎心者之谓性,发乎心者之谓情。作是书者,盖生于情,发于情,钟于情,笃于情,深于情,恋于情,纵于情,囿于情,癖于情,痴于情,乐于情,苦于情,失于情,断于情;至极乎情,终不能忘其情。凡一言一事,一举一动,无在而不用其情。此之谓情书。访。意外收获,是很难说定的。环境许可,我早去了。(只怕年久鞠为茂草!)
我一定等先生回平再去拜谒借书……(据拙编《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314-317页)10月23日,周汝昌致函胡适:适之前辈先生:
……先生临行之前,想象是在怎样百忙之下,还连接为我而写两封信,那样恳挚指导,中心藏写,迄不能忘。……我有了先生这样的师友,又有这样知己弟兄,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欣慨交集。……
由于先生的指示,使我对《红楼家世》一草,更不敢率尔从事。实在讲,在校读书,本没有自己另外研究专题与著述的工夫。一个暑假,仅仅勉强把材料整理成一个粗具模型的东西,算作书中一章,原想暑后就拿给先生看,不料开学后功课比去年大忙,而新材料也不断零星发现,使我无法马上告一段落。我决定使它着实充实以后,好好重写一下,像个样子时,再给先生看,不然这个草率随便的坏处是仍要不得的;但又想,这个半成形的初草也无妨使先生一见,因为可以使先生知道大概我是怎样作法,因而可以通体的指导我、帮助我、教正我。总之,这个东西恐怕在我毕业前是写不了的了!因为明年有了论文,一定更要忙,而毕业后环境是否还允许我续作搜求著作的工作,更属可虑。我深恐这批东西会半成不成的被迫搁置下去。那是很可惜的!
《懋斋诗抄》,我原想使先生一见,但因系善本,不能借出馆外。现在探知此书被哈佛燕京学社当局转往城里,先生如和他们相识,不妨就机一看,因比在城外燕京要方便多了。
《华北日报》的副刊,最近刊出一长篇叫做《<红楼梦 发微="发微" 署名="署名" 湛庐="湛庐" 他要替索隐派算总帐矗大纛="他要替索隐派算总帐矗大纛" 而此人可怕处="而此人可怕处" 在他知道过去此派之弱点="在他知道过去此派之弱点" 他比他们明白="他比他们明白" 他说="他说" 所可自慰者="所可自慰者" 我之举步极慎重="我之举步极慎重" 并非盲目跟着飞跑者="并非盲目跟着飞跑者" 尤其穿凿附会的寻章索义="尤其穿凿附会的寻章索义" 不但深所惑惕="不但深所惑惕" 而且本文里面还要对于这类文字随时予以纠正的="而且本文里面还要对于这类文字随时予以纠正的" 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人" 也替="也替" 红楼="红楼" 加烟瘴="加烟瘴" 实在比过去一切索隐更可怕="实在比过去一切索隐更可怕" 学一句时髦报纸上的话="学一句时髦报纸上的话" 我在密切注意其发展中="我在密切注意其发展中" 自十月一日始="自十月一日始" 每星期四或五刊一次="每星期四或五刊一次" 先生不妨也看看="先生不妨也看看" 又例如="又例如" 他提到先生="他提到先生" 说="说" 胡先生一方面反对蔡先生的索隐="胡先生一方面反对蔡先生的索隐" 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做了一种索隐工作="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做了一种索隐工作" 姑不论胡先生说法是否较蔡="姑不论胡先生说法是否较蔡" 王诸氏为可靠="王诸氏为可靠" 无论如何="无论如何" 他已承认了="他已承认了" 红楼梦="红楼梦" 为一部将真事隐去的书="为一部将真事隐去的书" 而且也曾费尽心力做了一次不同的索隐工作="而且也曾费尽心力做了一次不同的索隐工作" 究竟谁猜的谜是笨谜="究竟谁猜的谜是笨谜" 谁是智慧的="谁是智慧的" 在这里无意予以径直批评="在这里无意予以径直批评" 但在我的想法="但在我的想法" 谜终归是一个谜="谜终归是一个谜" 有大智慧者固然可以猜="有大智慧者固然可以猜" 即大笨伯亦未始不可参加去猜="即大笨伯亦未始不可参加去猜" 且看他是怎样智慧地去猜="且看他是怎样智慧地去猜" 但二百年来="但二百年来" 此书蒙受的不白之冤太大了="此书蒙受的不白之冤太大了" 先生出始为一廓="先生出始为一廓" 然而二十年来="然而二十年来" 附会索隐势力="附会索隐势力" 不但未尝打倒="不但未尝打倒" 反而有增无已="反而有增无已" 在索隐等书之后="在索隐等书之后" 寿鹏飞的="寿鹏飞的" 本事辩证="本事辩证" 景梅九的="景梅九的" 真谛="真谛" 都为该派张目="都为该派张目" 现在居然又有新生的="现在居然又有新生的" 反视先生之后="反视先生之后" 并无一人继起作有系统的接续研究="并无一人继起作有系统的接续研究" 为我派吐气="为我派吐气" 俞平伯先生的书另是一路="俞平伯先生的书另是一路" 因此丝毫不能有所加于先生之说="因此丝毫不能有所加于先生之说" 显然先生在这件小而又小的事上是孤立的="显然先生在这件小而又小的事上是孤立的" 我觉得="我觉得" 虽然久在国内享了大名="虽然久在国内享了大名" 但中国人这种="但中国人这种" 似是而非的赏音="似是而非的赏音" 最要不得="最要不得" 而且无论何事有人起了头="而且无论何事有人起了头" 便无人继承发扬下去="便无人继承发扬下去" 只是保持这个="只是保持这个" 起头="起头" 完事="完事" 坏一坏="坏一坏" 连="连" 也给湮没了="也给湮没了" 这是不叫人慨叹吗="这是不叫人慨叹吗" 所以我这样孜孜于此事="所以我这样孜孜于此事" 也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也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 至不济也如先生对考="至不济也如先生对考" 水经注="水经注" 所说="所说" 犹之别人好打牌吸烟一样="犹之别人好打牌吸烟一样" 而已="而已">
刘铨福这个人很重要,因为脂本和妙复轩本(此本现为最流行有势力的批本)都由他一人而传,在《红楼》版本史上他是一个不朽的人物。由他的跋语可知其人情致不俗,眼光正确,可能也是旗人。……
两个最基本的史料:《楝亭全集》本和故宫折子,我全无由运用。先生还能在天津根寻当初的“公园图书馆”的藏书,和在北平故宫文献馆给我安排最大可能的便利吗?李煦的全部折子还在。此外,还有织造衙门和内务府的文献都是无尽宝藏,必须发掘的。人微言轻的学生,在社会上想作任何理想的事亦困难万分。先生能替我想一个办法,真是受惠无穷的。
目前偶然到Marquis.W.Childs所作的先生的传记,很受感动。先生有自传。可以借给我看吗?

后记

我最早读《红楼梦》,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在山东上大学的时候。我一接触到她,便被她深深地“迷”住了。那时,我每天都要读《红楼梦》,每天的午睡、晚睡之前,读一二回《红楼梦》,是我睡前的必备“功课”。我的体会是,每一次读,总会产生新的感想,有新的收获。我以为,《红楼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只有充分了解中国文化,才能读懂《红楼梦》;而通过读《红楼梦》,又能了解中国文化。《红楼梦》对我而言,真正是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如果有人这样问我: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说:《红楼梦》。但如果要让我说出《红楼梦》有多/z,博大精深、对我的人生影响有多大,我还真的找不出合适的语句。我要做的,就是不停地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体味,迄今为止,共读过40余遍。
读红读得多了,于是就开始思索书中的一些问题,思索《红楼梦》里的人物、思索《红楼梦》里的各种艺术描写、思索《红楼梦》的结构、思索《红楼梦》的版本、思索脂砚斋批语……从此,我不但读原书,也开始读研红著作(主要是周汝昌、王昆仑、胡文彬、吴世昌、吴恩裕等等),并做了十数本厚厚的笔记。
我最早关注胡适,始于1997年。此前,我对胡适知之甚少。是年,我在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已有两年,次年即将毕业。此时的我,准备投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耿云志先生的博士生。1997年5月,我专程由西安来到北京,拜谒耿先生。5月下旬的一天,我在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即胡适之先生在大陆的最后一处故居,现为近代史所办公地),见到了耿先生。耿先生同意让我报考,并允许我抄走他的论著目录。

序言

《红楼梦》向称一大奇书,晚清以来即受士子青睐。至文学革命起,胡适将其视为近世白话文学的典范,于是更加声价百倍,无分男女老幼,凡喜读文学书者,无不争读之。《红楼梦》一书,不但拥有众多的读者,而且还吸引许多有心人对它做考究,他们各申己意,大体皆视为影射小说。有的认为是写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的故事,有的认为是演绎顺治皇帝与名妓董小宛的故事,更有人认为是康熙一朝的政治斗争故事,书中人物皆被指为即是某某,颇能引读者好奇之心。于是大家竞相悬猜,每能从字缝中寻出不同证据,争作比附。这样的所谓研究。所谓考据,人称之为“索隐派”,曾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其最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蔡先生之后,虽仍有“索隐派”的著述,但都不能成气候,不能发生大影响)
作为新文学首倡者的胡适,原本即有做考据的长处,他很不满意于“索隐派”的做法。1921年3月,他写作《<红楼梦 考证="考证" 一文="一文" 在5月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标点本="在5月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标点本" 红楼梦="红楼梦" 一书上刊出="一书上刊出" 后经征求许多朋友的意见="后经征求许多朋友的意见" 并得到他的学生顾颉刚的帮助="并得到他的学生顾颉刚的帮助" 查出许多新材料="查出许多新材料" 于同年11月改写定稿="于同年11月改写定稿" 这篇两万六七千字的长文="这篇两万六七千字的长文" 用大量可信的材料证明="用大量可信的材料证明" 的作者是曹雪芹="的作者是曹雪芹" 书中所写内容是自叙其身世="书中所写内容是自叙其身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