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目录导航

病因

嗜血流感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分为荚膜型和非荚膜型两种。非荚膜型菌株一般不致病。荚膜型菌株含荚膜多糖抗原具有型特异性。应用型特异性免疫血清可将荚膜型菌株分为a~f6型。以b型致病力最强。绝大多数的重症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是由b型引起。年龄越小,感染Hib危险性越大,其发病率越高。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分泌物传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感染。感染多呈散发,常年都有发病,但通常是秋季开始上升,冬季达到高峰由它所致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居多。遗传因素可能有较重要的作用。另外疾病因素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或功能性无脾症、早产、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Hib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此外,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白血病或其他恶性淋巴瘤患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以及气管插管的增多等因素,使Hib感染有增加趋势。

临床表现

起病较缓,病程为亚急性,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继之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另外,临床常表现为痉挛性咳嗽及较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体检可见支气管肺炎或肺实变体征,可闻管状呼吸音及湿啰音等,易并发脓胸,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等,病程长达数周之久,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包填塞表现,X线胸片可呈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改变,少部分发生脓胸,肺炎吸收后可形成肺大疱。

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可减少,也可增至(20~70)×109/L,多数在(1.5~2)×109/L,伴有淋巴细胞的相对或绝对升高。

2.病原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最重要的是病原学检查。可取血咽分泌物、痰脑脊液、胸腔积液心包液、关节液、气管吸出物等标本进行涂片找细菌,或用含有Levinthol原液的特殊Hi培养基进行培养,可应用Hib抗血清、α-f多价抗血清进行进一步分型。其中痰液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需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痰培养结果。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确诊,有赖于痰培养。如同时血或胸腔积液培养阳性则更有意义。婴儿可采用消毒导管吸出支气管分泌物作培养。血培养对诊断很重要,通过血培养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有无菌血症的存在,而且还可以估计预后。嗜血流感杆菌血培养阳性率较高,胸腔积液检查或肺穿刺液的病原学检查也有诊断价值。另外,乳胶微量凝集(LPA)和对流免疫电泳技术(CIE)均已用于嗜血流感杆菌的抗原检测,有助于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的快速诊断。

3.细菌抗原检查

由于流感嗜血杆菌为上呼吸道常见菌群诊断呼吸道Hib感染时不宜用鼻咽部标本进行抗原检测可用鼻窦穿刺液、气管支气管抽取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查,这些标本取材较困难,一般常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即可。

(1)荚膜抗原  Hib在生长期间分泌b型多糖荚膜。可应用ELISA方法、乳胶颗粒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测定血清、脑脊液、尿液、心包液、关节液等标本中b型多糖荚膜抗原在Hib脑膜炎,脑脊液中荚膜抗原阳性率高。

(2)外膜蛋白(OMP)抗原  应用双抗体夹心的ELISA方法测定Hib的OMP抗原,用两种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应用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

4.血清学检测

可应用ELISA等方法测定b型多糖荚膜抗体。可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抗Hib多糖(Hib-PRP)抗体。也可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Hib的特异性抗OMP的IgG、IgM在感染急性期,抗OMP-IgM水平高于同年龄平均值两个标准差或双份血清抗体升高3~4倍以上,可诊断为Hib感染。

5.分子生物学检查

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PCR方法测定临床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DNA特异性片段,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

6.其他辅助检查

X线胸片可呈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改变下叶肺部多受累,也可呈弥漫性支气管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改变。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确诊,有赖于痰培养。

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因流感嗜血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故对青霉素不敏感,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或与氯霉素合用。庆大霉素,以静脉给药为佳。当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时,可改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塞肟钠,静脉点滴。尚可选用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克拉霉素氨苄西林等。

2.免疫疗法

可用Hib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菌多糖免疫球蛋白及正常人血丙种球蛋白等。

预防

秋冬季节要注意预防流感嗜血杆菌的侵袭,特别是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在感冒流行期间,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通畅。

1.嗜血流感杆菌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疫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新型耦联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这一疫苗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并主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婴儿群体中广泛应用,Hib荚膜多糖疫苗(PRP)已在美国批准使用,并证实对2岁以上小儿安全有效,应注意的是幼婴体内合成抗PRP抗体的能力很不完善,初染嗜血流感杆菌痊愈后还可能第2次甚至第3次发生再感染,此外各种Hib荚膜多糖蛋白疫苗如PRP百日咳杆菌疫苗,PRP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PRP-DTP)PRP-白喉类毒素联合疫苗等正处于实验及评价中,研制目的是为了提高机体的抗体反应性。

2.抗生素

有作者主张与Hib 感染患者有接触者服用利福平可起预防作用,剂量为每天20mg/kg,连用4天,也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应用细菌多糖免疫球蛋白(BPIG),可产生对b型菌株感染的有效保护,对所有侵入性Hib感染的小儿,也均应在完成抗生素治疗之前或之后服用利福平,因为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并不能肯定地将鼻咽部的细菌完全清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